书城励志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
10581700000002

第2章 真诚地赞赏他人

我们往往不惜一切,去供给我们的子女、友人、劳工身体所需的养份,但都从未注意到他们的自尊,一样需要细心的灌溉、滋养。适度的赞美和鼓励,将会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样,在他们心中萦绕不去。

你可曾想过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支配他人去做某事?那就是让他心甘情愿地去做,让他拥有去做某事的强烈欲望!

除此之外,绝无他法。

你可以用枪威逼他人,要他乖乖交出手表;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直到你不在跟前;也可用体罚或恐吓的办法使小孩听从于你。但是,这些粗陋的办法只能造成一种极为不良的反应。

我要支配你作任何事,先决条件是要能提供你所需的一切。

你需要的究竟是哪些呢?

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便能将他人掌握在手中。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不外乎是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则有另一种说法,他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请记住这句话——“希望具有重要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需要的是什么?或许并不很多,但有些基本需求是你我无法否认的,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免不了要追求以下这些:

(1)健康的生命;

(2)食物;

(3)睡眠;

(4)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

(5)未来生活的保障;

(6)性满足;

(7)子女的富足安定;

(8)受重视感。

上述的这些欲望,一般说来都不难满足,但除此之外,仍有一种超越七情六欲之外,却又举足轻重的欲望,往往却很难得到满足。它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渴望伟大”,或是杜威所说的“希望具有重要性”。

林肯有一次在写信时,开门见山就说:“任何人都喜欢受人奉承。”威廉·詹姆斯也说:“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

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便能将他人掌握在手中。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感觉,也是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区别。

关于这一段,我小时候有过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我幼时是在密苏里老家的农庄里长大的,那时父亲饲有不少种猪和白牛,而且经常都参加当时中西部举办的牲口展览和竞赛。有一次我们得了首奖,父亲还特意把奖带别在一块白色软洋布上,见人便拿出来炫耀一番。

但那几头猪却对这份奖。显得一点儿也不似老爸那么兴奋,仿佛那跟它们一点关系也没有。父亲却十分珍惜,因为那使他有“深具重要性”的感受。

人类祖先若非一直都拥有这样的欲望,今天的人类文明史,很可能整个改观了。没有了它,我们人类跟动物何异之有?

就是这种渴望,促使一位未受教育、极度贫苦的杂货店员,去研究他在一只装满杂物的大木桶底下找出的那本曾花费他5角钱所买得的法律书。你或许已经听说过这位杂货店员是谁,他的名字叫林肯。

同样的冲动,使得狄更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巨著;使得克里斯多福·瑞恩写下了动人的交响乐章;就是这种渴望使洛克菲勒聚积了耗之不尽的财富;也是这种渴望,让你们镇上的有钱人建造了超出实际所需的大房子。

当然,也是这种渴望,会使你急于赶上潮流,穿最新款的衣服、开最新式的跑车,或是吹嘘你儿女的卓越成就。甚至使得一些年轻人铤而走险,干起盗匪的勾当。“今天的青少年犯,”前纽约市警局长墨洛尼曾说:“多半带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被捕之后最开心的事,就是要求一些三流记者,将他们描写成马路英雄,只要能登上报纸,与报上常见的那些名人如罗斯福、爱因斯坦、林肯等分占少许篇幅,就可以了,至于会不会上电椅、被处重刑,那就管不了这许多了!”

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那是“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它就是每个人的本质理想,而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就是希望被别人重视的欲望。

假使你告诉我,你是如何满足这种“具有重要性”的需要的,我就能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那决定了你的人格,是对你最具有意义的事。

每当洛克菲勒捐钱在非洲某个落后地区建立一家医院,去救助成千上万他根本都未见过的人,他就会得到那种有价值、有重要性的满足感。

另一个人名叫狄林杰,他让自己感到“具有重要性”的方法,是走上邪途,成为抢劫银行的匪徒和杀手。在美国联邦调查局追缉他的时候,他逃到密苏里州一处农舍,对着惊惶的农民说道:“我是狄林杰!”似乎对身为第一号社会公敌的身份感到自豪,“我不会伤害你们,但是,你们要知道我就是狄林杰!”

由此可见,由于满足的方式不同,就足以发展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狄林杰与洛克菲勒之所以不同,也正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就连乔治·华盛顿也喜欢人家称呼他“美国总统阁下”;哥伦布要求女王赐予“舰队总司令”的头衔;凯瑟琳女皇拒绝接受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林肯总统也曾有一次在白宫对格兰特将军夫人当庭咆哮:“好大胆子!我没叫你进来,你竟然贸然出现在我面前!”

1928年,好几个百万富翁资助拜尔德将军到南极大陆探险,因为他们明白,那些封冻的山岭将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法国文豪雨果,又何尝不是处心积虑地想把巴黎市改名为雨果市。甚至连著名的莎士比亚也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家族获得一枚象征荣誉的徽章。

也有一些人是藉着柔弱、无助,博取他人同情,来满足自己的被重视感。我们以麦金利夫人为例子,美国第25届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夫人,经常要求丈夫不理国家大事,只留在房里陪她,抚慰她入睡。甚至连拔牙,都硬要丈夫陪着,有一回因为他半途离开与另一内阁要员谈话,而大发雷霆。

人人天生渴望受重视,渴望被肯定。只有感受到被信任、被重视、被接受时,潜能才会被激发,充满了动力。有不少人选择发疯,是为寻求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从获得的受重视的感觉。

有些专家指出,人的精神异常,往往是想在幻觉中寻求肯定自己的重要性,这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的。全美国因精神疾病导致的伤害,比其他疾病的总和还多。事实上,如果你已年满15岁以上,而且还是居住在纽约州里,那你在7年之内被送进精神病院的机率,将会高达5%。

精神失常的原因是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大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有些疾病,比如梅毒,会损及脑细胞而造成精神异常。事实上,半数的精神疾病可归咎于生理因素,诸如脑部障碍、酒精、毒素和外伤等。

但一个令人惊骇的事实是,另一半精神异常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根据死后的验尸,假如把这些人的脑部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绝对和你我的脑部组织一样健康。

那他们为什么还会发疯呢?

日前,我以此问题请教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精神病院的住院医师,结果这位颇负盛名的心理医师却告诉我,说他也不知道何以这些人会发疯,不过他却是告诉我有不少人选择发疯,是为寻求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从获得的受重视的感觉,他还告诉了我一个故事:

“我现在有个病人,她的婚姻非常不美满。她渴望得到爱、性满足、孩子和社会地位。但是,现实生活摧毁了她一切的希望。她的丈夫并不爱她,甚至不愿同她一道吃饭,却又要她把食物送到楼上房间让他享用。这位女士没有孩子,没有社会地位,于是她发疯了。在她的想象世界里,她与丈夫离了婚,恢复了本性。现在,她甚至想象自己同一位英国贵族结了婚,所以要大家称她为史密斯夫人。

“更荒唐的是,她总以为自己每天都在生孩子,每次我去看她,她都会跟我说:‘医生!我昨晚又生了一个宝宝。’”

现实生活一度摧毁了她的梦幻之船,但是,在另一个充满阳光与神密岛屿的世界里,她的梦幻之舟又再度扬帆驶进快乐的港湾。

这是一场悲剧吗?我不知道。医师告诉我:“如果我真能扭转她的病状,我也不会去做的。因为她现在快乐多了。”

事实上,大部分疯子都比你我要过得快乐一点,他们宁可像这么疯下去,为什么不呢?在他们的奇幻意念中,他们随时都可以开一张巨额的支票给你!或是写封推荐函,介绍你去见见上帝,这么重要、这么有身价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返回冷酷的现实中来呢?

在我一生中,所接触的绝不乏各地权贵要人。我发现不论他们权势多高,几乎清一色都是在赞美鼓舞之下,才更肯全力以赴,没有人愿意在接受批评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要求。

查理·史瓦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之一。1921年,安德鲁·卡内基慧眼独具,提名史瓦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史瓦布刚38岁。(史瓦布后来离开了“美国钢铁公司”,接管当时陷入困境的“贝氏拉罕钢铁公司”,经过他的重新部署,果然使这家钢铁公司变为全美获利最大的公司之一。)为什么安德鲁·卡内基每年要花100万聘请史瓦布先生呢?这几乎等于每天支付3000多元。难道史瓦布先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还是史瓦布先生对钢铁生产比他人知道得多?也不是,史瓦布先生曾亲口告诉过我,说他手下有太多太多比他更聪慧能干的人。

史瓦布说,他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我问他怎样做到这一点,他跟我讲了下面这段话,这段话应该铭刻到铜板上,悬挂在每个家庭、学校、商店和办公室里。只要我们还活着,这段话就会改变你我的生活面貌。

“我最可贵的一项资产,就是我具备了引发属下热诚与冲劲的能力,而要想鼓舞一个人善尽其材,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给他们赞美和鼓励。”

“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

这就是史瓦布成功的秘诀。但是,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件事,必定对下属大吼大叫;如果喜欢,就默不吭声。就像俗语所说的:“好事无人知,坏事绕房梁。”

“在我一生中,所接触的绝不乏各地权贵要人。”史瓦布又说,“我发现不论他们权势多高,几乎清一色都是在赞美鼓舞之下,才更肯全力以赴,没有人愿意在接受批评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要求。”

这也是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杰出成功的主要原因。史瓦布指出,卡内基经常公开称赞别人,私底下也是如此。即使是卡内基死后,都不忘在墓碑上赞美他周遭的人,在他的墓碑上,写着:“此处埋葬的,乃是一位懂得网罗英才、不吝求教的人。”

人的身体需要养份,人的自尊一样需要细心的灌溉、滋养。对别人适度地赞美和鼓励,将会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样,在他们心中萦绕不去。

真诚的赞赏是约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诀。

爱德华·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伙人之一。有一回,爱德华·贝德福特因在南美投资失误,使公司损失了近百万美元。洛克菲勒当然可以指责贝德福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事情已经发生并且过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称赞贝德福特,说他节省了60%的投资金额,“这太好了,”洛克菲勒赞美说,“我们并不能总是像巅峰时期那么好。”

百老汇最有眼光的一位影剧巨子齐格非,素以善于发掘新人、培养艺坛新星著称。任何一个姿色平平、乍看之下并不起眼的女孩,一经他调教,送上舞台,立刻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熠熠红星。他的诀窍却仍是乐于赞扬,他总有办法使那些女孩深信自己是美丽、受欢迎的。为了鼓舞合唱团的女孩子们认真献唱,他肯将她们的周薪由30元一下调至175元,在新戏开幕时,他会不远千里寄上贺函,并赠送每一位女团员玫瑰花,以示鼓舞。

在我的剪报中有一段故事,我了解不是真的,但它证明了一个真理,所以我要重述一遍:

有一位农家妇女,经过一天的辛苦之后,在她的男人面前放下一大堆草。当他恼怒地问她是否发狂了,她回答说:“啊,我如何了解你注意什么?我为你们男人做了20年的饭,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从未听见一句话使我知道你们吃的不是草!”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有良好的修养。上流社会有一个风俗,当他们享受过丰富的菜肴时,坚持将厨师召入食堂,接受他们的恭贺。

几年前,有人对离家出走的妇女进行过研究。你知道这些妇女离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没有人领情”。我相信,离家出走的男人大概也是一样的理由。虽然我们也经常心里感谢另一半所做的一切,却从来没有说出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个朋友的妻子参加了一种自我训练与提高的课程,回家后,她要先生列出6种能让太太变得更加理想的事项。这位先生说道:

“这个要求真让我吃惊。坦白地说,要我举出6件事实再简单不过了,天知道,我太太可是能列出上千个希望我变得更好的事项,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告诉她:‘让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诉你。’

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打电话要花店送六朵红玫瑰给我太太,并且附上纸条写着:‘我想不出有哪六件事希望你改变,我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傍晚回家的时候,你想谁会在门口等着我呢?对啦,我太太!她几乎含着眼泪等着我回家。没必要再说什么了,我很高兴没照她的请求趁机批评一番。

星期天她再次去上课的时候,她把事情经过向别人讲述出来,很多太太走过来告诉我:‘这真是我听到过的最善解人意的事。’我也因此体会到赞赏的力量。”

我一度屈从时尚,绝食了6天6夜。这当然不容易做到,不过,到了第6天晚上,已不像第二天晚上那么饥饿难熬了。你我都知道,假如让家人或雇员6天不进食,我们一定有犯罪感。但是,我们却经常对家人或雇员6天、6星期,甚至60年都从不表示赞赏,这份精神鼓舞不是同食物一样重要吗?

艾佛瑞·兰特在《重逢维也纳》一剧中,曾说:“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提升我自尊的养份。”

我们往往不惜一切,去供给我们的子女、友人、劳工身体所需的养份,但都从未注意到他们的自尊,一样需要细心的灌溉、滋养,适度的赞美和鼓励,将会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样,在他们心中萦绕不去。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心理距离,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美的愉快情绪体验。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视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有时候,儿女从学校带回一份好成绩单,我们忘了称赞他们;当孩子们第一次烤了一个蛋糕或做了一个鸟笼,我们也忘了鼓励他们。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让他们高兴的。

下一次,你在餐馆里见到盘中漂亮的装饰,不妨告诉厨师他们做得多好;当疲惫的店员耐心地拿出货物给你看时,也别忘了称赞他们。

每位演讲者、公共发言人都知道,当他们倾其所有给听众,却得不到一丝赞赏时,他们的内心有多失望。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办公室、店铺和工厂的员工,甚至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他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加倍难受。别忘了一点,在人际交往里我们所接触的是人,他们都渴望被人赞赏。给他人以欢乐,这是合情合理的一种美德。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下次再度来访时,会惊奇地发现它会留下多么明显的痕迹。

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下面是一则古老的格言,我剪下来贴在镜子上,每天都看它几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行文至此,相信一定有不少读者已开始批评:“老套!讲神话!根本是在骗人!我早就试过了!根本就不管用嘛!”

当然,如果赞美并非发自内心,而流于一种肤浅、做作的巴结或谄媚,那对某些人来说,是不会轻易上当的。事实上,有不少人由于过分地渴望满足,而不顾一切地沉醉于这种谄媚之中,就像一个快饿死的人,随手抓到一些树根草皮,都会囫囵吞入腹中一样。

举例来说,为什么第凡尼兄弟能够深受上流社会女人的青睐,几度结婚,对方不是美艳红星,就是千万富婆,其魅力究竟何在呢?

艾德拉有一次在自由杂志上撰文表示:“第凡尼兄弟为何受女性欢迎,多年来一直是个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都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位著名的女艺术家包娜·茹卡莉,却像是深知其中奥秘地告诉我说:‘他们比世上任何男人都更懂得恭维女人,在今天这个现实、了无趣味的时代里,恭维所能带给人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我相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魅力所在。’”

曲意奉承、假言谄媚,有时对某些人确有奇效,但那种虚假,非发自内心的赞美,就像假钞一样,胡乱使用,早晚会给你惹来一身麻烦。

最近在墨西哥市的查布帝佩宫里,我看到了一尊欧布瑞岗的半身铜像,铜像下方,还雕着一排欧布瑞岗将军的警世之言:“不必畏惧敌人的攻击,值得畏惧的,应该是朋友的假意恭维和谄媚。”

本书扯了半天,我当然不是教各位如何去恭维谄媚他人,我是在教大家如何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形态。

乔治五世在他白金汉宫的书房的墙上,刻着六条嘉勉铭言,其中一条写着:“请助我拒绝,并永不赠予他人廉价无谓的赞美。”所谓廉价无谓的赞美,指的正是谄媚,正是假意的恭维。

人一生中,除非碰上了什么重大问题,否则,至少95%的时间,都花在想自己的事情上。只有我们肯稍歇片刻,试着去想想别人的优点,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赞美别人,而不至于口是心非,纯为外交辞令式的恭维谄媚了!

爱迪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如果爱迪生都是这个样子,那你我平凡如是,岂不更该虚怀若谷,勇于谦虚学习他人的长处吗?所以,让我们先别过分沉醉于自己表面的成就,让我们先试着去找出别人的优点,然后撇开那些虚伪夸大的恭维,给予对方最真诚、最由衷的赞美。

因此,如果你想学会待人处世,那就记住第二个技巧:

真诚地赞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