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声律启蒙·弟子规
10580800000007

第7章 虞

“原文”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1〕。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2〕,李白对杨朱〔3〕。

“注释”

〔1〕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为玉兔。金乌:传说日中有三足金乌,故称日为金乌。

〔2〕捻吟须:捻,搓也。唐卢廷逊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

〔3〕杨朱:老子的弟子。

“译文”

黄金和玉石相对,宝物和珍珠相对,月亮和太阳相对。孤单的小船和短小的船浆相对,一只孤雁和两只野鸭相对。横生着醉醺的眼睛,捻着胡须吟诗,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和战国时哲学家杨朱相对。

“原文”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译文”

秋天霜降时节,北方的大雁开始陆续飞向南方,夜晚月光下的枝头,鹊鸦鸣叫。风和日暖,草木逢春,鲜花遍野;雪大风寒,村偏路远,好酒难买。

“原文”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1〕。

“注释”

〔1〕骊龙:黑龙。传说海底骊龙颔下有宝珠,称骊珠。《庄子》载,河上翁有子,没渊得千金之珠,翁曰:“此珠在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遭其睡耳;使寤,子尚奚有哉!”

“译文”

岭南的人,擅长探找大象掩埋的脱掉的牙齿,长江下游以西地区的人,会在骊龙睡着后偶然得到其颔下的宝珠。

“原文”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对提壶〔1〕。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2〕。

“注释”

〔1〕挈:提起酒樽。

〔2〕郇厨:唐代韦陟袭封郇国公。其厨中饮食,香味错杂,人入其中,多饱饫而归。石帐:晋代石崇乃巨富,尝作锦丝步帐五十里之长。

“译文”

贤能和圣明相对,聪明和愚蠢相对,搽粉和涂红相对。功名的牵制和利禄的束缚相对,举着盛酒的樽和提着装酒的壶相对,斑鸠在给小鸟喂食,燕子在训练自己的幼燕,西晋大臣石崇的锦丝布帐和唐代韦陟的奢侈厨房相对。

“原文”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眼一方端石砚〔1〕,龙涎三炷博山垆〔2〕。

“注释”

〔1〕眼:广东端溪砚石有鹆眼。

〔2〕龙涎:香名,出大食国,即古阿拉伯帝国。博山:在山东省。

“译文”

烟雾笼罩,岸边柳影朦胧;风疾力劲,院前梧桐摇动。端州出产的石砚上有八哥鸟眼形纹理,博山垆面雕刻有山形图像,垆上燃着三炷龙涎香。

“原文”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1〕;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2〕。

“注释”

〔1〕渔人结网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也。

〔2〕守株:守株待兔也。宋耕者见兔走触田中株死,因释耕守株子,冀复得焉。

“译文”

曲折水深的池塘里鱼儿多,可以使渔人结网捕鱼;平坦的田野上兔子很少,让守株待兔的人白白等待。

“原文”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1〕,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

“注释”

〔1〕箕裘:《礼·学记》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用为克承家业之义。箕,簸箕也。裘,皮衣也。杖履:杖,拐杖也。履,鞋也。

“译文”

秦国和赵国相对,越国和吴国相对,渔民和耕夫相对,继承父业和尊重老人相对,杞木梓木和桑树榆树相对,天快亮了,太阳快下山了,狡猾的兔子和阴险的狐狸相对。

“原文”

读书甘刺股〔1〕,煮粥惜焚须〔2〕。韩信武能平四海〔3〕,左思文足赋三都〔4〕。

“注释”

〔1〕刺股:战国时苏秦夜读欲睡,则引锥刺股。

〔2〕焚须:唐代李勋之姐病,李勋自为粥而焚其须。

〔3〕韩信:秦末汉初,韩信佐刘邦平四海,定天下,封为淮阴侯。

〔4〕左思:晋时左思写《三都赋》,十年乃成,人争录之,洛阳一时纸贵。

“译文”

战国时期,苏秦夜晚读书,为防止困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提神;唐代时,李勋的姐姐病了,他在为姐姐煮粥时,灶火烧到了他的胡须。汉初大将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四海、定天下,后被封为淮阴侯,晋朝文学家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人们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原文”

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译文”

合乎情理而退隐的隐者在竹篱茅舍中舒适自得,喜欢享乐的公子们整天闲游于花街柳巷。

以上对句中,珠、乌、凫、须、沽、愚、朱、壶、雏、厨、梧、垆、株、吴、夫、榆、晡、狐、都、衢等字,均属七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