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10576100000030

第30章 成才

1.智能教育的误区

当一个孩子被长期忽视,比如,家长经常这样呵斥孩子:“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再来打扰我!”孩子的精神和思维就将不会得到完全的发展。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当一些家长看到别的父母通过严格的训练教会了一个2岁的孩子阅读,甚至教会1岁的孩子认识闪光卡片时,他们就受到鼓舞,由此而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名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儿童,让孩子在不寻常的道路上成为一个佼佼者,然后他们就从孩子婴儿期开始,通过适当的玩具,通过家庭或学校里的适当的智力训练和精神鼓励,来展开这一计划。

但是,尽管这种特殊类型的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可以理解,尤其在那些智力被高度赞誉的国家中受到推崇,但人为地让这些天赋过早地发展膨胀,却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会造成不良后果。

当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智力因素时,孩子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发展不平衡的人,这种人不仅不适合任何工作,也不会得到任何源于生活的乐趣。过早地逼迫儿童去获得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可能变得紧张;由于过于强调智力而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为了达到目标,可能会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况且过早地逼迫孩子做什么,并不一定能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创造优势。而且要想让孩子在某一方面超前,往往就需要牺牲孩子另外一方面的能力。

所以在培养孩子智能方面,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智力能力只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它的充分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孩子在生活中的成功,因为成功的前提是,智力与情感和常识之间必须构成一种平衡。

2.自然而然的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一定要使用什么特殊的器材和采取什么特殊的措施,一切往往是在每天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自然发展。父母不用刻意强调什么,仅仅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让孩子在对父母的模仿中成熟起来。

究竟是情感的、社会的还是智力的因素,刺激了孩子正常而全面的发展?儿童天生就保持着与人和事物的接触。溺爱孩子的父母看着、哄着孩子,用自己的微笑点头,去积极回应婴儿的第一次微笑。这种场面的重复,以及几个月以来孩子醒着的时候紧抱着她,痛苦的时候安慰她,饥饿的时候给她食物,保持了孩子对母亲不断增强的爱与信任。这些行为构成了一个基础,孩子的未来生活中与其他人的关系将建立在此基础上,甚至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他日后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想法和概念的能力都将依靠这一基础。

这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教育,它并不需要父母刻意地提供什么或采取什么手段,需要的只是悉心的照料。只要孩子能得到应有的爱心和教养,他身上的优良品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他就会有信心和动力,去从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体验并且掌握那些与他的天分相匹配的经验。因此家长既没有必要送孩子去读兴趣学校,也没有必要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更没有必要让他没完没了地参加各种课程的学习。

1~2岁时,孩子通过努力模仿父母的行为而日益成熟,父母则通过对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成就都表示欣喜来鼓励这种发展。到3岁时,孩子变得对他们看到或听到的每件事情都非常好奇,他们求助于父母以获得解释和鼓舞。在3岁到6岁之间,孩子们通过努力模仿他们所深爱的父母,从而在感情上和智力上成熟起来。

这种在孩子向外接触与父母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足够在这一阶段培养聪明、有能力、友善、可爱的孩子。特殊的训练和特殊的仪器至少在上学前是不必要的。

如果试图使孩子通过家长的兴趣和创造力成为天才,那么家长可能就会用错误的方式引导孩子,使孩子对父母的计划感到厌恶。也许这样的父母能成功,但却使孩子成了单方面发展的“机器人”。同样的危机也存在于过分强调一个小女孩的美貌或竭尽所能使一个男孩成为运动员的行为之中。

父母要做的,就是应该让孩子伴随着这样一种感觉长大:觉得自己被人欣赏和喜爱是因为自己的为人和性格,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头脑、容貌、肌肉或他们的音乐才能。欣赏一个孩子特殊的天赋是对的,只是不能将其奉为主要方面。

3.培养友善和奉献精神

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因此仅仅在智能教育上努力,不如从整体上提高孩子的品格和精神。一个看上去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愿望就是,要让孩子觉得他们活在这个世上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处于和平状态下的世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逐渐加强一种奉献意识和友善态度,让孩子骄傲地认为自己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并且长大后面临挑战。

即使只有9个月大的孩子,我们也不应允许他留下这种印象:揪母亲的头发,或者咬母亲的脸颊没什么事。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尊重母亲。也不应该允许孩子1岁多时,仍然故意破坏物品,或把东西搞得乱七八糟。2岁之后,就应该吩咐孩子做一些家务,比如帮助布置桌子或倒垃圾,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孩子长到7岁或8岁时,每天就应该做些真正有用的工作。成了青少年之后,就可以在医院或其他机构做志愿者或者给小孩做指导老师。

在家庭谈话中,孩子们应该听到他们的父母对社会、民族和世界的关心。他们应该看到父母正通过参与地方组织和委员会的活动来寻找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而直接作贡献。

在学校里,孩子需要学习自己民族的伟大成就,也要了解本民族的缺点与错误。他们的学校应该容纳来自不同种族、拥有不同背景的孩子,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对少数群体的公平的考虑,而且也能使各种各样的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并与别人友好相处。

对于已经接近成熟的大孩子来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上学时可以做一些志愿工作或者在业余时间做一些有报酬的工作。在这些地方,他们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服务,从而改变对他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