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10576100000013

第13章 智能教育

1.游戏是最佳的方式

人的智力发展在5岁前最为关键,但早期智力开发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寓教于乐”。

较之1~3岁的幼儿,3~6岁孩子的动作和言语有了长足的发展,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独立性不断增强,这时父母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儿童独立地负担某些简单的职责,如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开始要求儿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但学龄前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其经验也非常缺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因此,孩子渴望独立活动的需要跟他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游戏活动。它之所以成为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和游戏本身的性质以及它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1)游戏最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欲望的正当满足能使儿童精神愉快,而这种愉快也能成为求知的动力。在不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游戏是适合于学龄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跟劳动不同,劳动要求生产物质财富,而游戏并不生产什么。游戏也跟学习不同,学习虽然并不创造什么财富,却带有强制性。

(3)游戏是促使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游戏不但是适合学龄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学龄前儿童心理过程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4)运动器官能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锻炼。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为完成这一任务,他的动作要求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使身体的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

(5)游戏可以更好地培养儿童的个性。游戏一般都是集体活动,能使儿童学会遵守游戏的规则。同时,由于儿童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他必须要完成角色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就培养了儿童的性格和意志。

归纳起来看,游戏具有趣味性、随意性、模拟性、具体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游戏的趣味性决定了孩子对它的喜爱;随意性使游戏不仅可以在户外进行,在家里也能进行,并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大大方便了孩子和家长;其模拟性和具体性可以充分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群体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认识及适应社会生活。儿童的学习、劳动技能、知识积累等大都是通过游戏而获得的,游戏在儿童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它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父母的参与

家长应该给孩子游戏的权利。有些家长忽视了游戏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孩子识字、数数、计算、绘画等,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利,这样会影响孩子智能的全面发展。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条件。除了给孩子提供游戏场地及一些简单的器具外,自己应主动参与,还要欢迎更多的孩子参与游戏,增加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并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与同龄伙伴友好相处。

不能抢占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应把主角的位置留给孩子,自己做一些配合、指导性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智能。

家长还应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自我,开阔眼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组织和指挥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早期智能的开发。

3.把玩具收拾起来

玩具弄了一地,凌乱不堪,谁看到都难免心烦,但这时父母不宜强迫孩子去收拾,以此来“惩罚”他,而是应该建立一种认识,即把玩具收拾好,也是孩子游戏的一部分。父母可以对孩子热情地说:“这些方木块儿应该放在这儿,长木块要放在那儿。我们把这儿当车库吧,让所有的汽车晚上都进车库去睡觉。”这样到了4~5岁的时候,孩子就养成了把东西收拾好的习惯。如果孩子偶尔需要帮助,父母就应该和他一起收拾。

但对一个3岁的孩子说“现在把你的东西都收拾好”,听起来会有点儿刺耳,即使孩子很喜欢做这件事,这样的任务也是3岁孩子没有毅力去完成的,况且他处于比较倔强的阶段。所以,父母应高兴地帮着孩子收拾东西。这样可培养孩子的良好态度,比试图改变孩子的脾气容易得多。

4.爱问问题的孩子

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都是新鲜而新奇的。孩子如果向父母提一些幼稚的问题,家长也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忌胡乱回答或敷衍。

学龄前期的孩子好奇心强,特别是4~5岁的儿童,面对绚烂多彩、神奇而陌生的世界感到新奇。这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1)应当正确面对孩子提出的一系列“为什么”,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提问得到了重视,并获得满意的回答。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孩子再观察、再提问,形成良性循环。

(2)父母在给孩子做出解释的同时,应鼓励、指导孩子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对于那些已经有了自己思考问题能力的较大的孩子,还应当诱导、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观察、思考找出答案,或同孩子一起来寻找答案,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

(4)千万不能对孩子的提问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用“不知道”、“别烦我”之类的话回应,否则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压制其求知欲。

(5)面对孩子提出的怪问题,家长可能回答不上来,但也不能随意解释。要知道这时孩子得到的回答往往会给他留下长久的印象,错误的解释会给孩子留下对某个事物错误的认识,影响其智能的正常发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明确告诉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或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也能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

(6)在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还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生活常识、社会规范等教给他,比如当家长带孩子经人行横道线横穿马路时,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走这些白线”,这时除了要告诉他这些白线是人行横道线外,还应教给他一些相关的交通规则及安全常识,这种效果比简单说教要好百倍。

5.发现孩子的天赋

天赋事实上在学龄前期就能表现出来。孩子的好奇心极强,语言能力发展很快,对读写的兴趣浓厚。长期以来,教育家们普遍认为,帮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天和他们谈话,给他们读书,让他们接触周围世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如果家长能够提供激发孩子兴趣的活动,并且和孩子一起参与,也有助于促进对有天赋的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比如,参观博物馆、动物园以及图书馆能使孩子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旅游以及去自然界中漫步等。这些活动能丰富孩子的经验,并且能帮助他把从外面学到的更广泛的知识带回到课堂上加以运用。

在有些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比他们意识到的还要高。他们为了让孩子在知识方面获得成就,宁肯牺牲孩子在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全面的发展。例如,当4岁的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父母可能对此毫不在意。但是,当孩子开始学习读书的时候,父母的眼睛就立刻亮了起来,并且对此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当孩子意识到家长对此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就会以更高的学习兴致予以回报。这样一来,孩子就可能失去该年龄段的孩子本来应有的兴趣,而过早地变成一位学者。

6.兴趣的引导

一旦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发生兴趣,孩子就会积极地去探索、研究。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引导孩子的一种内在力量。例如,当孩子听到优美的音乐时手舞足蹈,有节奏地打拍子或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身体,这说明孩子对音乐有兴趣;当孩子得到一盒彩笔就聚精会神地在纸上画个不停,其他事情均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这往往表明他对绘画的兴趣较大。只要家长耐心、仔细地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的兴趣。兴趣实际上跟孩子的个性形成有关,它是在个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自发的学习过程。

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父母还应正确引导。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动力,但这并不是说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就应该立即给孩子提供相关的条件进行培养,因为孩子对外界反应不完全是精神上的,比如喜欢听音乐,并非就表明孩子一定喜欢音乐,只能说孩子对正在播放的音乐很敏感而已。而且经验也表明,虽然孩子可能在某个方面很有兴趣,如果父母过于关注,也可能使孩子的热情减退。所以父母有必要在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继续耐心地观察,并绝不随意干涉,让孩子的兴趣随着个性的形成进一步稳固。

除此之外,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还应注意不要寄予过多的功利心理。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兴趣,并不表示孩子将来必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成名成家。因此,不能忽视孩子其他方面兴趣的培养。

7.喜欢动手操作

手的运动对大脑的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动手操作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学龄前儿童都有爱动手的特点,剪纸、拼图、粘贴、捏泥、搭积木、小制作、种植花草等都对孩子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孩子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及记忆力,同时,孩子的注意力及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

父母应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物质条件。利用一些废旧生活用品如破旧的收音机、包装瓶、包装盒、旧钢笔、破眼镜等给孩子制作一个玩具箱;为孩子购买一些仿真玩具,如锅、碗、勺、桶、听诊器、注射器等,还有积木、拼图板、布娃娃等,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来进行动手训练。

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不会利用这些玩具,家长应利用闲暇时间带孩子进行操作,给孩子以示范、指导,比如,教孩子拼图、搭积木,带他利用花盆或一小块空地种植花草,等等,帮助孩子建立起动手操作的兴趣,并对孩子的微小成绩给以表扬,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在手工制作上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热情的帮助。

如果家长修理物品时孩子愿意在一旁观看,不时想伸手帮忙,这是锻炼其观察力、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千万不要因孩子碍手碍脚,甚至有时还帮倒忙而训斥孩子或把孩子支走,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他热情地讲解,或主动邀请孩子参与。

若孩子在动手操作时把玩具或家里的物品搞得凌乱不堪,家长也不要对孩子过多地责备,以免造成孩子的畏惧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玩完后带孩子一起将环境打扫干净,将玩具收拾好。

8.爱听故事的天性

爱听故事几乎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天性,故事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吸引力。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模仿能力,还可以使孩子初步识别善恶、美丑。

父母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故事。年龄越小,故事应越简单,故事的篇幅越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及故事篇幅的长度。

选择健康有益的故事。给孩子讲故事,应选择那些生动活泼、简单易懂,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能增长孩子的知识,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故事。应避免那些恐怖的及带有迷信色彩的故事,否则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都是值得推荐的。

给孩子讲故事应生动活泼。学龄前儿童对形象化的东西较易接受,给孩子讲故事时要语言生动、语调动听、表情丰富,对不同的人物选择不同的语调,最好能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这样有助于孩子接受、记忆,同时还有利于孩子模仿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孩子想象。可以在故事讲到某一个关键情节时暂时停顿一下,启发引导孩子往下发展这一情节,对于孩子合情合理的想象要加以肯定、鼓励,甚至可以脱离原故事内容,顺着孩子的思路向下进行,这样对于孩子的想象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给孩子讲故事花10分钟时间往往就足够了,最好一次讲一个故事,这样有助于记忆。

9.幼儿园的学习准备

从能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儿童就有了学习活动的萌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为这不是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但这时成人通常并不向儿童提出专门的学习任务,学习本身也往往缺乏系统性。学习还未完全从儿童生活中分离出来,还不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

学习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不是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正式开始的。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从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才开始的。但学龄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学习活动,比如幼儿园里的作业,包括讲故事、绘画等。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既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学习,也不同于学龄时期的学习。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成人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然后逐渐教会他们有系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个性品质。幼儿园里的作业正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

10.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孩子个性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一种井然的秩序也会给孩子性格的培养产生良好影响。

学龄前期的孩子已经可以从事一些劳动,且劳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首先是自我服务的劳动,例如,自己吃饭、大小便、穿衣、脱衣、洗脸、洗手等。其次是参加家庭或幼儿园里的简单劳动,最常见的是值日生劳动,例如扫地、收拾玩具、洗茶杯、照顾自然角等。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带有生产性的简单劳动,例如,在生物园地上拔草、浇水、捉小虫等。

(1)吃饭

大部分3岁的孩子已能够用匙子或叉子吃饭,而且也不会撒得满桌都是了。有的已能用筷子吃饭。不过,灵巧的程度有差异,所以,不会用筷子吃饭不算什么问题。4~5岁孩子的动作要比大人慢些,但基本上都能吃完,不会剩饭菜,而且能用筷子吃。在吃饭时,要教育孩子专心吃,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要端着饭碗站着或走来走去地吃,要有规矩。

(2)大小便

3岁以后的孩子一般都能自己上厕所大小便了。但是,偶尔因玩心过重,也会尿在裤子上。碰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责骂,而是应该对孩子鼓励。在这个时期必须教育孩子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要让孩子记牢,便后必须洗手,女孩子则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3)睡觉

3岁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但由于缺乏自制力,往往到了睡觉的时候还不肯上床,并且装出一点都不困的样子。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迁就孩子。即使孩子不困,到时也得督促他上床睡觉;孩子睡不着时切不可责怪,应该在旁边和他讲话,让他安静下来。有的孩子醒来后不高兴,甚至哭闹。只要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大人应若无其事、高高兴兴地让孩子起床。如孩子自己坐起来穿衣,就要表扬。

(4)讲究卫生

家长要让孩子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这个时候的孩子一般都能自己洗手了。所以,每次外出回家,饭前、便后、玩耍以后,家长都要记住让孩子洗手,教孩子学会用肥皂。

11.从学习脱衣到穿衣

幼儿1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试着自己脱衣服了。他们可能会把袜子的脚趾部分一直拽向他们的腹部以把脚趾脱出来。

大约2岁左右,他们就能够很熟练地脱衣服了。这时他们开始试图穿上衣服,但是有时会把衣服纠缠在一起。要再过一年的时间,亦即3岁的孩子,一般应该会穿鞋、袜、衣裤等。至于钮扣,就算孩子弄得大人心烦,大人还是要鼓励孩子自己扣钮扣,并适当给予指导。4岁以后的孩子几乎都能自己穿衣脱衣。若还不会料理,那是因为还没有充分掌握诀窍。除此之外,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可乱丢、乱扔。为了能将衣服等放得整齐,父母最好准备一个孩子专用的衣柜,让孩子按自己的需要自行取放。

照料18个月至4岁的儿童需要很多技巧。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或过分地干涉,孩子就会生气。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想学习穿衣服却又没有机会学,他就可能失去这种愿望。如果他在学习穿衣服的时候父母一点都不帮他,他就可能因为失败而灰心。所以,在能帮上忙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帮助。

家长在做较难的事情的同时,要让孩子对其中的简单部分感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脱下袜子的一部分,以便让孩子能很容易地脱下剩余的部分。孩子想穿衣服的时候就帮他把衣服抻开。孩子把衣服纠缠在身上时,家长不要完全替他穿上,而是要把衣服抻开以便他继续。如果孩子觉得家长总是和他想的一样,而不是反对他,他就会乐意与家长合作。但这一切需要家长的耐心。

还有另一件容易引起矛盾的事情,那就是谁能决定孩子该穿什么衣服,这个问题甚至成了一些人的日常斗争。一些家长从来不让孩子选择。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同意孩子在参加某种活动时自己选衣服,但要合乎常理,在参加一些特殊活动的时候让孩子先选择,由父母最终决定。

12.做家务的意义

要想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尽家庭成员的义务和做一些杂活。这样的任务有助于孩子理解生活不只是关心自己,它还包括关心和照顾别人,同时,还可以使孩子懂得,即使有的时候自己不愿意,但是自己的任务也必须由自己来完成。另外,通过做这样的事情,孩子还可以明白自己是一个大集体(眼下指家庭,以后则指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所以,无论孩子怎样抱怨和多么不情愿,他都将在干家务活的过程中培养起自己的家庭观念,并学到日后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经验。

3岁之后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扫地和收拾东西这类事情很有意思,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成年人才能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大一点儿以后仍然和父母保持着和睦的关系,他们就会很乐意做一些跑腿、搬包裹及耙草坪之类的活,因为他们也想参与一些重要的工作让父母高兴。

孩子2岁的时候,就能装装样子把玩具收拾起来了。3岁的时候,尽管孩子并不能帮上多大的忙,父母也应该让他们干一些诸如摆饭桌或者倒垃圾之类的杂活。

孩子长到7~8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他们每天都干些真正有用的工作了。

我们不能期望孩子总是对自己应该履行的家庭义务负责,他们需要父母的不断提示。父母要有耐心,要尽量使提示平淡而有礼貌,就像在同另一个成年人讲话一样。唠唠叨叨和贬低孩子的语气是抹杀孩子对工作的热情的罪魁祸首。不管是擦盘子还是修理草坪,只要是和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的工作,分配给孩子以后他们都能做得很好。因为,做成年人的工作的自豪感及帮助父母的快乐感会鼓舞孩子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