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越最好的自己
10573100000003

第3章 自信:张扬自己的凸透镜

翻阅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段话:

那些特别乐观、特别自信的人总能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找到前进的动力,总能设法让自己身体里的潜能超水平地发挥和释放出来——也就是说,从他们自身的潜能,到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个映射中似乎隐藏了一种神奇的“放大”效应。

上中学时,物理老师帮我揭开了这个问题的谜底。物理老师告诉我,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自身巨大的潜能,或者不善于将潜能释放出来,我们就好像故意在自己的潜能面前放置了一个凹透镜,潜能在凹透镜里的成“像”(也就是我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光线折射原理“缩小”了;反之,如果善于发现并释放自己的潜能,我们就有可能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获得巨大的、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成功——这种效应就像在自己的潜能面前放置了一个凸透镜一样。

的确,自信可以突破自我的能力极限,是潜能面前的凸透镜,也是做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乐观自信是超越自我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不在乎钱多少,只在乎活得好”的口号就成了一句流行语言。然而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度呢?首先我们必须培养出活得好的先决条件——自信。

李开复博士认为,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很多人认为自信就是成功。一个学生老得第一名,他有了自信。一个员工总是被提升,他也有了自信。但这只是一元化的成功和一元化的自信。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多元化的成功和自信呢?我们都知道,过分自信就等于傲慢,而自觉的自信才是成功的保障,也就是说自己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他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丧失自信。我们下面所说得就是李开复先生提倡的这种自觉自信。

在工作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如果我们能够把自身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就可以充分实现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就可以增强超越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曾经有人问球王贝利:“您最得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总是能乐观自信地说:“下一个!”就是这不满足于现状的“下一个”,使球王贝利数十年驰骋于球场,踢出了一个比一个更精彩的进球,成为饮誉全球的“球场王子”。由此可见,乐观自信常常能使人树立更高的信心和目标,去战胜强大的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居里夫人也曾说:“我们要有恒心,要有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心。”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进攻开始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只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露出孔雀羽毛制作的箭尾。儿子喜上眉梢,想象着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而倒。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快要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一声拔出宝剑,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背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说道:“没有自信的人,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乐观自信也同样推动了无数自然科学秘密的发现,许多重大的发明都离不开这种执著和勇气,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来一次,挫折是不屈者必经的道路,成功的剧本要靠你自己去写。

著名的莱特兄弟初试飞行时,曾经有人讥笑他们是异想天开。但莱特兄弟充满信心地说道:“即使上天的梦想永远是一个梦,我们也要在梦中像鸟儿一样离开大地,到湛蓝的天空中飞翔。”

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莱特兄弟的耐心被考验到了极点。当又一次看到飞行器尚未离开地面就又被撞得粉碎时,莱特兄弟再也忍耐不住了,当着讥讽他们的飞行器是“永远飞不起的笨鸭”的人而流下了眼泪。但当他们泪眼以对时,他们竟又同时说:“兄弟,让我们擦干眼泪再来一次,我想我们最终会成功的。”

终于,飞行器平稳地离开了地面。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但从此人类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梦想,已经变成了可以触摸得到的现实。从这一刻起,人类不再徒羡鸟儿的自由。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的事业也不会屡屡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一些像莱特兄弟那样的信念和勇气,使我们不再为咫尺之遥的成功不翼而飞而懊丧不已。莱特兄弟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它告诉了我们当遇到困难,遭到挫折时,就应该有“再试一次”的决心。

有人说,乐观自信是超越自我的调温器,这的确是有道理的。实践证明,否定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走向失败之途;而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则常常踏上成功之路。所以说,乐观自信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样也是我们能够生活得好的保障之一。

自信是可以培养的

对于那些有意识地培养、强化和巩固自信心的青年来说,自信就意味着不断的成功。古希腊的哲人说过,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由此可以推理,天底下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而特殊存在的个体,相信自己,尊重自己。只有这样,人才会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李开复先生认为,自信是一种感觉,你不可能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只能靠“学习”来提升自信。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心呢?以下几个法则或许正是很多人苦苦追寻的:

法则1:首先对自己抱有希望。如果你连改变自己的信心都没有,那就不要再向下看了……要对自己宽容,并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到。

法则2:表现得自信十足,这样会使你变得勇敢些。

法则3:停下来想一想。既然别人面对沮丧和困难时能克服,当然你也能。

法则4: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法则5: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自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法则6:克服急促不安与羞怯的最佳方法是对别人感兴趣,并且想着他们。然后胆怯便会奇迹般地消失。为别人做点事情,举止友好,你便会得到惊喜的回报。

法则7:只有一个人能治疗你的羞涩不安,那便是你自己。没有什么方法比“忘我”更好。当你感觉胆怯、害羞和局促不安时,立刻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演讲,那么除了讲题,把一切都忘了吧。忘记自己,继续你的演讲。

法则8: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任何恐惧。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法则9: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充分准备,便不会害怕。

除了以上在心理上自我打气的方法外,你还要让自己的言语充满自信,因为你讲的每一个字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的潜意识。如果一个人的每句话都带着消极、失望的情绪,那么他肯定会越来越自卑。改变说话的习惯可以帮助你获取足够的自信。因此,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说“我做不到某件事”,而要学着用李开复先生教给我们的三句话来激励自己:

到现在为止,我尚未做到这件事;

我只要……就能做到这件事;

为了做到这件事,我要努力做好……

有一位同学曾对李开复博士说:“我是一个很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我想做一个更有自信、更有想法的人,但是,我周围的人让我越来越自卑。”

李开复是这样告诉那位同学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莉诺·罗斯福说过:‘没有你的同意,谁都无法使你自卑。’自信是一个循环。如果你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别人就会认同你的自信,你就会因此而越来越自信。”

当然,自信不等于自满。自满是盲目的自负,是生活和工作的包袱,是导致失败的因素之一。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的科学思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因而说,自满不可有,自信不可无。

所以,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真正站到自我实现的舞台之上。这样的人面对金钱、权势、名声、地位等耀眼的镁光灯,能镇定自如地表现自己,不断超越,迈向巅峰,成就丰满真实的完美人生!

李开复教训练自信的4种方法

李开复是一个普通的人,因为他曾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上台演讲会手脚发抖;怕得罪人而不敢行使管理权利;认为只要创新就一定有市场价值。李开复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因为他为了提高演讲能力,强迫自己每月做两次演讲;他为了追求良知,勇敢地开除绩效低的师兄。如今,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人类有用的创新才是更重要的。

这一切源于李开复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定位清晰,方向坚定,持之以恒。有位哲人说得好:“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拥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即将面临的任务,认为自己能够比一般人出色,并时时展现这种出色。

独木桥的那边是结满硕果的果园,自信的人大胆地走过去采摘自己喜爱的果子,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在原地犹豫:走独木桥太危险了,是否能过去?而此时果实早已被自信的人采光了。自己都信不过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充满自信。强烈的自信心,能鼓舞自己的士气,在许多时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情绪悲观,则让人始终沉浸在郁闷、消极的心境里,从而形成逃避失败或屈服于困难的习惯。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培养能够提升自信心的言行。

针对平时如何用言行来增加自己的自信,李开复先生给了我们四种训练方法:

第一,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能因为在乎别人的意见而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要未经判断就盲目接受他人的立场。

第二,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在与人交换意见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第三,自信心是要通过自我表现才能不断加强的。只有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出来,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才能从这种影响力中获取足够的自信。

第四,在表现自我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一个有自信的人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说起话来是大不一样的,明眼人只要两秒钟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一个有自信的人总会在表达和沟通时表现出以下几点:

多用有魄力的词语,如“我”、“我认为”、“我希望”、“我要求”、“我决定”等;

讲话清晰,声音中底气十足,善于用语调、音量、停顿来强调话语里的重点信息;

主动和对方目光接触,向对方传达“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信息;

坚持真理,不随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表述时不让他人随意打断,也不默许他人不理会自己的意见;

对听众足够尊重,不担心听众不尊重自己;

拒绝沉默,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表达和沟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必要的演练等。

认识自我,制订合理目标,树立自觉的自信心

一些青年人之所以缺乏自信,甚至过敏和自卑,就在于对自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有了愿望却总是无法实现,有了目标却总是达不到,这样就会一次次地打击信心,甚至迁怒于别人,怨恨社会。事实上,他们只要降低期望,把目标订得触手可及,多几次成功,就能够把心态纠正过来。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想超越最好的自己,就必须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够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从而为成功缔造稳固的基础。倘若连自己的优缺点都不知道,即便是订的目标再前卫,再崇高,那也等于盲目。自信在于准备充分。心里没有属于自己合适的目标,当然难以确立信心。

在学生给李开复先生的来信中,有相当多的人这样说:

“我找不到工作,你可以借我100万元,用来创业吗?”

“我虽然高考失利,没考上大学,但我的目标锁定了清华大学,明年重考一定要考上。”

李开复认为,这些学生的心态比较浮躁,他们的自信也不太切合实际。也许,这种浮躁的心态与中国普遍存在的一元化成功的思维有关。许多时候,失望的最大原因就是期望太高。因此,无论制订的是哪一类的目标,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出发。

每一个人无论是踏实或浮躁,聪明或愚蠢,他的表现都是与当时的“自我观”相符合的。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找工作,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能力相称的工作,讲话时你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来决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

虽然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拥有自信,想超越自己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起码的要求。认清自己后,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为适合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可以踏踏实实地把一件事或一门学问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看到成功的降临。

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内心的自信才会找到方向,漫无目的的漂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会因为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

然而,由于每个人都以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已有的行动目标和心理特征得以存在,因而采取何种方法、何种途径实现你的目标,那就是千差万别,别具一格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