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风范,它使你表现出良好的素养,也能使你得到别人的尊敬。生活中肚量最为重要,宽容乃是人类性格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格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就不易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对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学会宽容和忍耐,才会有更多的快乐。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
李开复先生刚加入微软时,有一位资深经理看到他的工作既受比尔·盖茨重视,又受员工和媒体瞩目,怕李开复抢了他的风头,总是排挤他,不让他参与公司的项目,甚至李开复请他帮忙时,他也经常搪塞。但李开复认为他是个人才,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一时糊涂。所以,无论他怎么对李开复,李开复都会原谅他,尽量与他合作。项目完成后,李开复还在比尔·盖茨面前感谢他。
几年后,这位资深经理人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他的上司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当他的上司来征求李开复的意见时,李博士依然就事论事,坦诚地说他是一个可用之才,只是在与人合作的时候有些固执,应该再给他一个机会。
结果,这位资深经理人不但留在了公司,而且改掉了自身的一些弱点,还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后来,他找到李开复,说:“我非常感谢你的帮助,但我更加感激的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事后,李开复这样说:“对别人的宽容不但可以让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别人。当时,如果我不是用宽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件事,而是一开始就与他针锋相对,结局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没有必要和别人争强斗胜,没有必要……请记住: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丘吉尔听了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
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说了一句话,就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宽容的品质,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歌德曾经说过:“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而宽容的品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相互宽容谅解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没有宽容的生活,如在刀锋上行走。如果美德可以选择,请先把宽容挑选出来吧!因为,宽容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能力,宽容需要学习,需要磨砺,需要一点一点培养。
赏识别人,包容他人
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有雀斑。”说到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世上有能人,但绝对没有完人。每个人独立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要解决这些人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具备宽容的品质。
宽容的前提是赏识,只有我们学会赏识别人才有宽容的品质,也只有具有赏识之心的人才称得上是宽容的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不是为了挑剔而生活。因此,每个人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人一起工作、生活,而不愿意和整天挑自己毛病的人在一起。
再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要做到宽容,就要学会包容对方,只用放大镜看人的优点,对对方的缺点和不关要紧的事最好不要太计较。
包容了别人就等于包容了自己,包容的同时,也能创造出最好的自己。
在美国的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女的生意特别好,引起了其他摊贩的忌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妇女只是宽容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扫到自己店里的角落。旁边卖菜的一位墨西哥妇女观察了几天,忍不住问到“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这位中国妇女笑着说“在我们的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很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现了。
这位中国妇女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赞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她与人为善的宽容美德。俗话说和气生财,如果那位妇女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人为了针尖大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打得不可开交,真是太不值得了。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是完人,更不可能没有错误。世间没有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重用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当然,宽容也要有度,宽容不是纵容对方的错误,而是显示我们的大度,使对方能够在我们这种品质下自觉感化。宽容更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
学会淡忘,保持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到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以牙还牙、变本加厉地“回敬”对方、中伤对方,实不足取。最好的办法是别把这些让你不快乐的事放在心上,如果你始终跟自己过不去,让自己烦恼,无疑只会在自己心里留下阴影,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与爱人曾经有过的争吵,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退后一步,天地自然宽。
因此,我们要学会淡忘,乐观地把它作为生活的积累,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磨炼自己的机会,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对方。因此,学会淡忘,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或许就是成就自己的一个最好的方式。
三国时的曹植曾经说过,“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
海是宽广的,所以能纳百川之水。做成功的自己更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青年人,只要你能够真正做到宽容待人,那么你将会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