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公元1051年),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五桂墩村)人,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古代,还没有印刷技术的时候,读书识字是件很辛苦的事。那时,书籍只能靠人来抄写,一部书要好长时间才能抄完,书籍显得十分珍贵,因此拥有藏书的人吝于将手抄本借人参阅。读书士子们互相传抄,发生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错误,更加深了图书传承的困难和古书尽失原意的程度。
五代时的官员冯道,开始用雕刻版印刷发行“五经”。这虽扩大了书籍的流通范围,但印一页书,必须先把字雕刻在木板上。刻一部书要花费几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如果是一部大书,就需要花几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到了北宋时候,雕刻印刷大为盛行。宋朝秉承五代的遗风,图书印刷的内容不再集中于经书,历史、哲学、文学、算学、医学等,都在它的印刷范围内,这可算得上是图书出版的一个新纪元。虽然雕版印刷已经印出一批可观的书籍,让在朝为官者及市井小民阅读,但是,它的印行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毕昇幼年时期,相传杭州西山有位号称“神刀王”的雕刻师傅,技术出众,享有盛名,但他有个怪规矩,就是不肯轻易收徒弟。那时毕昇还是个小孩子,知道“神刀王”有高超的手艺后,就慕名前往拜师。“神刀王”看他虽然小小年纪,但聪明灵巧,十分讨人欢喜,就破格收下了这名小徒弟。毕昇跟着师傅早起晚睡,勤奋学习雕刻技术,不长时间,他的技艺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几年后的一天,“神刀王”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昇在一旁观看揣摩,谁知毕昇不小心碰到师傅的胳膊,结果最后一行的一个“之”字刻坏了,整块木板都要报废。当时“神刀王”并没有责备毕昇,可是毕昇难过得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一连好多天都为此事感到不安。同时他也想,木板雕刻印刷这么麻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此后,毕昇一有空闲就考虑这件事。
一天,师傅让毕昇到街上买菜。毕昇边走边想,不觉经过刻制图章的摊前,看到一个一个图章排得很整齐。他灵机一动,如果印刷也能像刻图章一样把所需要的字一个一个排起来,就不会因为一个字坏了而影响整块雕版了。他想起了在家和小朋友一块捏泥人的游戏:我何不用泥来试试呢?这样一来,他一有空就用胶泥做成一个个的方块,在上面刻成反字,晒干后,涂上墨,果然印出了字。毕昇高兴极了!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也就是用很细的泥做成小块,待干了以后,用刻刀把需要的字刻在上面,放入窑中烧硬,再利用它来排版。排版时要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涂上一层松脂和纸灰的混合物,然后将烧过的泥硬块排上,排满活字以后,加热铁板,使松脂溶化,趁铁板还热时,使用另一块平滑的木板,把活字压平,等松脂冷却后,活字便牢固地粘在铁板上了。这样只要施一层墨汁,就可以印书了。印完后还可以把铁板加热,使活字脱落留待以后再用。
一个活字板,通常可以印上二至三本书,因此要印上几百本书,必须制造另一个活字板备用,当一个活字板印刷完毕,另一个板便接连下去,这样交替使用,既能快速处理来稿,又不损伤字板,倒不失为一种简易方法。此外它也可以储备一些常用的字,像“之”、“乎”、“者”、“也”等,因为一板里一定会有很多重复的字,多制作一些常用字正好可以供不时之需。为了便于比较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字,毕昇把所有的字按它的偏旁部首来排列,把同一偏旁部首的字排列在一起,在同一偏旁部首的字里,再按笔画的多少先后排列,这样找起字来就方便多了。
这种活字板可以反复使用,造价低廉,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材料、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数量和质量,比刻板印刷术的整版雕刻更加经济方便。活字印刷使书籍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对文化的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惜由于毕昇出生低微,他发明的活版印刷并没有引起当时社会大众热烈的回响,而在他死后,他的徒弟也没有把活版印刷发扬光大。后来这套技术辗转传到宋朝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的一位亲戚手里。沈括便把这种印刷技术详细地记载在他的晚年著作《梦溪笔谈》里,这也是毕昇发明活版印刷后最翔实的记录。沈括的记载使活版印刷得以世代流传。后来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毕昇的发明比欧洲早四百多年。他成了活字印刷的“祖师爷”,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其影响之深远是众所周知的。而我们尤其要提倡和发扬的是毕昇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手脑并用、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