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和亲最多的朝代,曾先后远嫁过19位公主。在和亲的公主当中,最著名的当属嫁给了吐蕃第一位赞普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80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
吐蕃人是今天藏族人的祖先,他们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公元7世纪,弃宗弄赞继承王位做了吐蕃的赞普,也就是吐蕃的首领,人们称他为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善战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最终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此时的唐朝正值太平盛世,国富民强,很快便大败吐蕃军于松州城。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的时候还特地向大唐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传说松赞干布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非常漂亮聪慧,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们的智慧。他叫人牵来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这匹母马生的小马一见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来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一匹一匹地认,很快就找出了每匹小马的妈妈。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他猜得果然不错。皇帝见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前,中原与吐蕃间鲜有往来,更没有像丝绸之路那样成熟的路线。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公元641年隆冬,24岁的文成公主起程前往吐蕃。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为什么会选在隆冬出发呢?原因是此行由长安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
这是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中包括了大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就像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为唐蕃和亲而兴高采烈,逢人便夸耀:“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过与上国通婚的先例,今我能娶文成公主为妻,真是太幸运了!”
文成公主带着宫娥、乐队、工匠及许多家具、绫罗、珠宝、经史、文籍、谷物种子取道青海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后,增进了汉藏两族的手足情谊,促进了中原和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的交流。她带去的谷物种子,在西藏高原上广为种植;带去的工匠帮助藏族人民制造农具、纺织机、碾米机,兴办制陶、酿酒、造纸、制墨等手工业;带去的宫娥教会藏族人民纺纱织布。文成公主还鼓励和帮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藏文。后来,她又把许多汉族书籍译成了藏文,促进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藏,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为后世留下了著名“唐柳”。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佛教中的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以其带来的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子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玉树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
藏族人民始终怀念文成公主,在拉萨大昭寺内有她与松赞干布的塑像,每年有两个节日纪念她,文成公主一直为汉藏两族人民所爱戴。
文成公主进藏所走的道路,便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青海古道,它经陇南、青海到达了黄河的发源地。松赞干布亲自率队到柏海迎亲,然后同公主一道返回逻些城。为了将这次和亲永载史册,留示后人,松赞干布还特别为文成公主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宫殿,它就是今天西藏的标致之一——布达拉宫。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威享元年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的影响很大,唐朝不但巩固了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了西域。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民的哀痛,吐蕃人民到处为她立庙设祠,以示纪念。一些随她前来的文士工匠也一直受到丰厚的礼遇,他们死后也纷纷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两侧。至今文成公主和这些友好使者仍被西藏人视为神明。
文成公主为吐蕃日后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不过在史料中,她的身份被记为“宗室女”,也就是说她不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除此之外关于她的出身便没有更多的记载。历史上文成公主成了最后一位隐匿了身份出嫁的和亲公主,在她之后,和亲公主的真实身份便不再隐瞒。唐朝以后,和亲之事仍在继续,不过作用已远非文成公主这样显著了。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藏人民心中。
公主下嫁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像文成公主这样泽被后世、影响深远的还为数不多,汉藏两族人民世代传颂着她的功绩和她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