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17

第17章 蔡伦

蔡伦是我国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纸对推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约在三千五百年以前的商朝,中国人把字刻在龟甲骨上,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甲骨文逐渐被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简牍代替。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简或木牍上,显然是要比刻在甲骨上或铸在钟鼎上便利许多,但是仍然很笨重。这些锯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竹子和木头,约莫有一至二尺长,大的可以刻三十五到四十个字,小的可以刻八到九个字,刻写好之后再用皮带或麻绳上下横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据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简牍重达一百二十余斤。西汉时有一个人叫东方朔,写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文章给汉武帝看,这篇文章共用了三千多片竹简,由两个武士合力抬进宫去,汉武帝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文章看完。这样的情况在今天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简牍太重,又很占地方,而且上面的字容易被抹掉,又容易生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丝织的帛便渐渐地流行起来。用来记载文章的帛,每段都有一个卷轴,所以后来的书籍便沿用了“卷”的名称。帛比简牍方便,但却十分昂贵,普通人是根本用不起的,这对文化的普及是很大的阻碍,因此发明一种比较廉价的代替品便成了当时读书人的普遍需求。

西汉成帝时,我们的祖先终于在不断的尝试制作中,发明了“赤踬”。赤踬,根据后人的注释是“薄小的纸”或者是“染赤色的纸”的意思。这种“赤踬纸”是我们祖先在制作丝绵时发明的。古代我们没有棉花,人们穿的是丝制的衣服,缫丝的时候,好的蚕茧用来抽丝,差一些的蚕茧就用来制作丝绵。制作丝绵的时候,不像我们今天那样把蚕茧放在水里煮,再用手慢慢地把它撕开,而是把蚕茧煮过后,铺在席子上浸到河里去敲打,敲烂了就成为丝绵。

蚕茧是有腻质的,在敲打的时候,这些腻质便会和一些碎丝堆在席子的表面凝成一片薄薄的丝片。这些丝片是制作丝棉时的副产品,价钱当然要比丝织的帛便宜很多,而且书写起来又和帛相近,因此当时的人都乐意于采用它。但是这种赤踬还不是真正的纸,真正的纸要到东汉和帝时,才由宦官蔡伦综合前人的经验发明出来。

公元57年,蔡伦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里十分穷困。迫于生计,公元75年明帝在位时,蔡伦就进宫做了宦官。因为他聪明伶俐又有学问,很得后来的和帝的赏识。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就提升蔡伦为“中常侍”,更兼任“尚方令”,也就是王室工厂的主持人,负责各种器物的制造。蔡伦觉得宫里对纸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开支很大,于是便把精神集中在研究改良纸张上去了。

蔡伦是个有心人,他经常到田野和河边走访,观察河边的劳动人民洗蚕丝和抽丝漂絮的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残留物,有人把它晒干,用来糊窗户,包东西,有时也用来写字。

那时农民的衣服都是用麻料制成的,他们在沤麻的过程中,也像洗絮一样,最后也会在篾席上得到一些薄膜。蔡论想到,既然利用蚕茧的腻质和碎丝可以获得比丝帛更便宜的“纸”,那么何不用麻、破布、破渔网这种类似的东西来试试呢?于是蔡伦便着手从事这方面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又扩大原料采集的范围,把麻头、树皮也加进来,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造纸的成本。蔡伦把破布、破渔网、麻头和树皮捣烂,加以高温蒸煮,使其纤维疏松拆散后放入石臼中再行捣烂,成为纸浆;然后采用“漂絮”的方法,用席子捞出纸浆而后漂白;最后再用细竹帘把纸浆拨出来,用火烘干揭下,就成为物美价廉的纤维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纸张的“祖宗”了。

蔡伦造纸成功以后,正式把他自己发明纸的经过及制法呈报给朝廷,为了奖励他的贡献,和帝封他为“龙亭侯”,而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发明纸的功劳,便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用树皮做原料,可以说开了近代用木头造纸浆的先河。而且造纸从此成了独立的行业,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自此,造纸术很快地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牍和丝帛逐渐地因成本较高而被淘汰。公元3到4世纪,纸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书写工具之一,强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自蔡伦发明纸以后的六百多年,全世界中只有中国独自拥有这个制造方法。直到唐朝,才在某次战役中偶然把这个方法传给了阿拉伯人。原来这次战役中,唐朝因为劳师远征,吃了败仗,而被俘虏的士兵当中,刚好有精于造纸术的工人,于是阿拉伯人就从他们身上学会了造纸的方法。此后阿拉伯人便把造纸术视为他们的专利品,并且在国内和属地广设造纸厂,大规模地生产纸张来供应自己的需要和国外的输出。阿拉伯纸一直专利了五百多年。根据文献记载:英国到了14世纪才知道有纸,这时距离中国发明造纸术已经落后了一千多年了。再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了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立了造纸厂。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直接或间接地传遍了世界五大洲,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此蔡伦功不可没。

尽管蔡伦地位非常卑微,但他的发明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他是造纸技术的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和推广者。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作出的宝贵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