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10569000000001

第1章 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

曾巩是宋代著名的古文家,其文学思想主要是以变革时期的社会文化性格为背景,以个人的儒家修养为基础,和在前辈师友古文家的影响下形成的。个人的儒家修养是他形成文学思想的基础,使他以“宗经”、“明道”、“复古”为旨,有浓厚的正统色彩。变革时期的士风、学风和文风是培育他文学思想的土壤,使他的文学思想适应了时代潮流而向“文以致用”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诸师友的楷模,为曾巩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他文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曾巩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中叶,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发生变革的时代,从政治上而言,就有“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从文化上讲,有“宋学”之兴起,文学上则有声势浩大的“古文复兴运动”。社会的急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价值趋向,同时也影响着当时的士风、学风和文风,并进而影响文学创作观念的变化。作为那个时代的产儿,曾巩也不例外,他的文学思想也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庆历四年,曾巩二十六岁,这也是北宋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是年范仲淹实施“庆历新政”。宋王朝经过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六十余年的励精图治,政权已经巩固,社会逐渐稳定,民众的生活也开始富裕,到了仁宗一朝,各种隐藏的弊病逐渐呈现出来,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愈来愈明显,仁宗朝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黄袍加身”的政权问题,而是皇权内部慵懒的军队、办事效率极低的官吏和来自边陲的兵患,王禹偁说:“冗兵耗于上,冗吏耗于下,此所以尽取山泽之利而不能足也。”①范仲淹在《十事书》中批评朝廷政事云:“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堪,不限内外,不问老逸,贤不肖并进,此岂黜陟幽明之意?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人,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称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事,随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耻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纲纪之坏哉?在京百司,金谷浩翰,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实癛禄、待阙一二年,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恪恭其职?”②由此形成的文弊武病,导致了国家政事的沉冗,更为严重的在文化内部,也面临着一场挑战,儒家文化自唐末五代以来惨遭破坏,伦理道德的丧失,使一部分士大夫散失了士风与人格,所有这些问题,从仁宗一朝就开始凸现出来,到神宗时已十分严重,形成了种种危机,正如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云:

本朝累世因循未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异于庸人。农民坏于傜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劳,而未尝申勅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之宜。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人恭俭,忠恕诚愨,此其所以获天助也。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①

王安石对当朝百年以来的政事做了认真全面的分析,认为在承平百年无事的掩饰之下,当朝在政治、军事、财税、农业等方面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内患外忧。正是在这种局面下,王朝的内部不管是上层士大夫群体,还是下层的知识分子中间弥漫着一种要求社会变革的心理,如尹洙在上书中说:“因循不改,弊坏日甚”②。范仲淹不但主张政治改革,而且还“请救文弊”,他在《奏上时务篇》中云:“臣闻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惟圣帝明王,文质相救,在乎己不在乎人。《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亦此之谓也。”①当时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就连仁宗也“遂欲更天下弊事”②,其后的英宗、神宗更有改革之心。朱熹说:“英宗即位,已有性气改作,但以神躬多病,不久晏驾,所以当时谥之曰‘英’,神宗继之,性气越紧,尤欲更心之。”③这种变革的社会要求逐渐在人们当中形成一种变革心理,并且这种心理贯穿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其结果是在政治上进行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两次变法的时期与形式不同,但文化背景相同,都是在这种渴望变革的群体意识下进行的,且两者变法的实质都是一脉相通的,都是针对北宋王朝内弊外困的局面,同时,它所反映出来的士人心态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希望通过改革,对外建立“尊王攘夷”的新秩序,对内重塑政治宪纲。而曾巩所处的时代,正是这一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士人的心态也正在发生剧烈变化。那个时候,士人再也不是将目光只专注在死读书上,而是将自己的读书与学以致用结合起来。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之下,他们有“学而优则仕”的出路,他们大部分都想顺应改革的社会思潮,通过读书然后有所作为,出仕是他们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有效途径,而出仕则必须通过科举的形式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变革思潮激发了士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他们感奋时事,议论变革,希望自己有功于世,成为一种激切的群体渴望心理积淀。如《宋史· 范仲淹传》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④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内涵普遍代表了那个时代士人的一种心态,使士人们急切地关注时事,激烈要求变革,并且也形成一种士人的群体意识,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则是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创作。欧阳修在《与黄校书论文章书》中说:“见其弊而识其所以革之者,才识兼通,然后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盖见其弊,必见其所以弊之因,若贾生论秦之失,而推古养太子之礼,此可谓知其本矣。然近世应科目文辞,求若此者盖寡。”①欧阳修认为文章要切于时事而不为空言,这是他基于经世致用思想的观点出发,认为文要致用,要敢于揭发时病。由于欧阳修是当时公认的文坛盟主,并在嘉佑二年知贡举,凡不合其创作要求的皆罢之。欧阳修的这一文学主张思想,不但影响这一时期的科举文学,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思潮。关于欧阳修对曾巩的具体影响,下面还有专门论述。

强烈的变革要求是当时士人的一种急切渴望心理,反映了北宋中叶士人的一种强烈责任感。同时,皇室采取的偃武修文政策,政府对大量文人的选官,以及科场取士名额的扩大,无疑使文人看到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希望,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途径便是读书。在当时,读书成为一股潮流,目的在于明理经世,知识的尊严在这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管是在大富贵宅,还是在平民孤村,到处都弥漫着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②反映的正是这一莘莘学子读书求仕的情景。只有读书仕进,才能实现当时士人渴望有为于世的理想。而当时文人不仅能写文章,而且还会经术,如果考中成为官吏,则成为文章、经术、吏才合于一身的文人。对于科场的文章而言,自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古文在科场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同时与古文有密切联系的儒术在庆历年间就日受重视,当时的官办学校为太学,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在那里讲学,吕希哲说“胡翼之瑗初为直讲,有旨专掌一学之政。……各因其所好,类聚而别居之,故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战者,好文艺者,好尚节义者,皆使之以类群居,相与讲习。胡亦时召之,使论其所学,为其定理。或自出一义,使人人以对,为可否之。当时政事,俾之折衷。故人皆乐,从而有成。今朝廷名臣,往往胡之徒也。”①胡瑗本精于经术,却又用分科教学的方法把“经术”、“兵法”、“艺文”、“节义”等贯之于政事之中,体现了学以致用、有益于世的学风。而曾巩也曾一度入太学学习,他在《王君俞哀辞》中说:“庆历元年,予入太学,始相识。馆余于家,居数日,相与讲学。”②虽然曾巩不曾亲受教于胡瑗,但是作为政府最高学府的学风、士风还是对他有影响。尤其是有为于世的士人心态和学贵致用的学风影响了曾巩,反映到他的创作思想,就是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其实这也与古文运动的价值趋向一致,就是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以文章论时事。曾巩所写的许多奏议,其实大部分都结合国家形势而论,都是精彩的议事文章,况且曾巩本身是集经术、文章与吏才的宋朝典型文人,本身就表现了强烈的通经致用的人生思想,反映到他的文学思想中,那也是很自然的事。

宋代中叶的士人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他们往往有感于五代以来儒道纲常的破坏,认为当时的内困与外弊也与这有关,主张重整道德风尚,矫厉风节。这种道德重整活动从宋初就开始了。如石介说:“唐十八帝,惟武德,贞观、开元、元和百数十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女后乱之于前,奸臣坏之于中,宦官覆之于后。颠侧崎危,绵绵延延,乍倾乍安,若续若绝,仅能至于三百年,何足言之。”③石介从批判唐五代入手,倡扬道德,其后欧阳修更是矫厉风节的健将,在《新五代史》中一改前人之做法,把矛头猛烈地对准五代以来的士人风气,他说:“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无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①欧阳修严厉地否定了冯道,并且把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此外还有其他文人重整道德的活动,如范仲淹、理学三先生的胡瑗、石介、孙复等人。在当时,矫厉风节,倡扬士风也成为一种风气。曾巩更是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多次提到“道德”二字,如在《上王转运》说:“夫然则某之进于道德也虽浅,然称之四方。曰执事之遇曾某也以道,曾某受执事之遇,无所非其道,其可以无愧矣。四方之人闻之者曰:如某且然,况深于道德者如何哉?则其为补于世岂少欤?”②短短数语,三次提到道德,其中还提到“为补于世”,都是曾巩人生思想的体现,并进而影响其文学创作思想。

就学术而言,宋学形成了有宋一代之学术,它不但与儒家有天然的关系,而且还与古文运动也有紧密联系。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面对隋唐五代以来佛教的盛行,对儒学形成挑战,而那时的人们发现西汉以来经学只是训诂章句,流于空泛,不能适应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而要重振儒学,就需要借助古文来重新阐释义理,“义理”化是宋学的一个特点。对佛学,在排斥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引入了佛教性理中的东西,自然使宋学的发展更加有了思辨性,以至在后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理学。现在有的学者说曾巩坚决反对宋学,而且是一个理学者。也有人认为不尽对,理学用章太炎的话说是“表皮上的儒学,骨子里的佛学。”③曾巩一生与韩愈一样坚决排佛,对排佛从不留情,甚至比韩愈更加厉害。他的《梁书目录序》可谓他排佛的一篇文章,认为:“自先王之道不明,百家并起。佛最晚出,为中国之患。”①王安石也认为曾巩力排佛经,他在《答曾子固书》中云:“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区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与读经有所不暇也。”②正是曾巩恪守儒家经义,使他对佛经大力排斥。王水照先生也认为把曾巩当成是理学先驱是不确切的。王先生主要认为理是程朱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和基本范畴,曾巩的理主要是事物的道理、原理。③就连理学大师朱熹也说曾文:“只是关键紧要处,也说得宽缓不分明。缘他见处不彻,本无根本功夫,所以如此。”④而曾巩对于宋学的态度,则处于中立态度。宋学的发展如皮锡瑞所云:“经学自唐以至宋初,已陵夷衰微矣。然笃守古义,无取新奇,各承师传,不凭胸臆,犹汉唐注疏之遗也。”⑤然而早在中唐,陆淳、刘知几已开“舍传求经”的风气。⑥但这种风气发展很慢,到了仁宗朝,这种排斥汉唐注疏之学的风气才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相适应,士人抛弃传注,发明经旨,以出新意,已成为学界的风气,后来随着“庆历新政”的实施,疑古惑经风气遂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皮锡瑞云:

宋儒拨弃传注,遂不难于议经。排《系辞》谓欧阳修;毁《周礼》谓修与苏轼、苏辙;疑《孟子》谓李觏、司马光;讥《书》谓苏轼;黜《诗序》谓晁说之。此皆庆历及庆历稍后人,可见其时风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①

当时疑古风气正炽,欧阳修也参与其中,而作为其弟子的曾巩,并没有积极参与其中,但他也有一些批评汉代之学的言论,如云:“惟知经者为善矣,又争为章句训诂之学,以其私见,妄穿凿为说。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②并且在“古文运动”中,主要的古文家都精于经术,曾巩也不例外,曾巩的很多文章都在讲“道”,其实在阐释儒家道义,与宋学的“义理”并没有相背而走。他的古文创作响应了欧阳修“古文运动”的号召,以儒道为古文的充实内容,古文则成为儒学议事的工具,而在文学思想上则表现为文道观念中道的倾向性。

曾巩的时代,还是一个古文复兴的时期。近人论宋朝的古文复兴,总是简单地把它同宋初文风与残唐五代文风联系起来,认为古文的复兴是反对这种文风的简单结果。《宋史》尝言“国初,杨亿、刘筠犹袭唐人声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变古而力弗逮。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于古矣。”③这里的声律之体就是所谓的西昆体,并且形成了“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④为了反对这种侈靡文风,入宋之初,就有柳开等人倡导古文,范仲淹尝言:

寝及五代,其体薄弱,皇朝柳仲涂起而麾之,髦俊率从焉。仲涂门人能师经探道,有文于天下者多矣。洎杨大年以应用之才,独步当世,学者刻辞镂意,有希仿佛,未暇及古也。其间甚者,专事藻饰,破碎大雅,反谓古道不适用,废而弗学者久之。洛阳尹师鲁,少有高识,不逐师辈,从穆伯长游,力为古文。……遽得欧阳永叔,从而大振之,由是天下之文一变。①

从上面看,柳开、穆修、欧阳修等人的古文是针对此时的文风有为而发,这的确不错,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宋朝古文的复兴不仅仅是矫正当时的文风,更为重要的是与当时的儒学复兴联系在一起的。文场文体的变化也与儒学的升降有关系。唐末五代以来,朝纲受到破坏,作为儒家知识分子信仰的儒道受到重创,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以致于连仕四朝、三入中书的冯道仍享儒臣殊荣,“道既卒,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②冯道连仕四朝,与儒家的忠良之气相悖,而他之所以能被称道,亦可见当时儒道遭受破坏后士人之扭曲心态。这种正统的儒家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封建伦理纲常与传统道德已经逐渐崩毁。甚至在文学上,中唐韩柳倡导的古文观念的基础也遭到瓦解,并且出现了“学古文者,深以为惭”③的局面,古文与儒学一起走向衰落。由此可见,文学的变化只不过是一个简单形式的表面现象,其实质的东西是儒学的盛衰。古文扎根于儒学,古文的兴起,其实质也就是儒学的重振。宋朝古文的兴起,其实质反映了士人强烈要求恢复儒道、重振朝纲的思想要求,在文学上,则是要求以古文作为载道的工具,儒学则给古文以充实的内容,这集中表现在欧阳修倡导的“古文复兴运动”上。陈寅恪曾云:“虽然,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于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瓌宝。孰为空文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①陈寅恪一语道破了欧文在实质上是以“振道”为目的。因此,对于曾巩而言,文也是其治道的一种表达形式。作为欧阳修的门生,曾巩也积极参与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如前引《宋史》所言,曾巩在“古文复兴运动”中功不可没,他的创作思想顺应了“古文复兴运动”的潮流,他在积极创作古文的同时,大力倡扬儒道,表现了浓厚的儒家气息。他的古文创作思想,大体上与古文复兴运动的创作实质一脉相通。

第二节 儒学修养:文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曾巩在《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中说:“巩性朴陋,无所能似。家世为儒,故不业他。”②曾巩出生在一个儒家文化家庭,“家世为儒”使他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林希曾云:“曾氏在南,三世有闻。维祖维考,始亨復屯。畜厚潜深,儒学之门。迨公之兴,益显于文。奋躬力行,道义之存。”③可见曾巩的先祖世习儒术,而及曾巩,已彰其宗。随着年龄的增长,曾巩自觉地学习儒家经典,他说:“巩年龄益长,血气益衰,疾病人事不得以休,然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④又称:“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⑤及其成人至殁,所作文章,未尝不言及儒术之理。《宋史》亦称他“斟酌损益,必本于经,必止于仁义”①。虞绍庵也说曾巩“在孟氏既殁千五百年之后,求圣贤之遗言、帝王之成法于‘六经’之中,沛然而有余,渊然而莫测,赫然为时儒宗”②。曾巩的一生也是从事探索儒家之学的一生。儒家思想是他一生遵循的人生思想,他自己推崇儒学,并有一定的成就,然正如其诗名为文名所掩,他的经术亦为其文名所掩。其弟曾肇为乃兄所撰的《行状》对其经术做了评价,云:

盖自扬雄以后,士罕知经,至施于政事,亦皆卑近苟简,古道术寝微,先王之迹不复见于世。公生于末俗之中,绝学之后,其于剖析微言,阐明经疑义,卓然自得,足以发六艺之蕴,正百家之谬,破数千载之惑。其言古今治乱得失是非成败,人贤不肖,以致弥纶当世之学,斟酌损益,必本于经,不少贬以就俗,非与前世列于儒林及以功名自见者比也。③

“正百家之谬,破数千载之惑,弥纶当世之学,斟酌损益,必本于经”是曾巩儒术的特点。曾巩在文章上推重韩欧古文,而在学术上重刘向,王震说:“先生自负要似刘向,不知韩愈为何如尔。”④刘向在经学史上属今文学派,所以他的经术多与政治现实紧密。曾巩不但受刘向经术影响,还受其文学影响,李涂《文章精义》曾论:“曾子固文学刘向。(平平说去,叠叠不断,最淡而古。但刘向老,子固嫩;刘向简,子固繁;刘向枯槁,子固光润耳。)”⑤并且曾巩还亲手校订了刘向整理和编著的《战国策》、《列女传》、《新序》等书。正统儒家的人生思想,对他的人生观、学术观、文艺观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儒家思想亦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后人论及曾巩的儒学,多谓“本于六经”,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是儒家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内容。孔子曾这样解释“六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②从儒家对“六经”的解释看,六经是儒家行为处世的准则。而曾巩的儒术本源“六经”,除了他从小受业于儒学之外,还与宋代的儒学复兴运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就宋代的“儒学复兴运动”而言,曾巩主要经历了庆历学术和王安石新学派学术。宋初的大政方略,大致是建立在晚唐五代割据的混乱基础之上的,经过宋初几代君主的征战与恢复,国家处于相对安定之后,他们加强了皇权政治,但民族矛盾依然严重,西北有西夏,北有契丹大辽,西南有吐蕃,都对赵宋王朝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宋太祖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以儒臣知州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③宋太祖虽有重儒轻武之策,但重用儒生,对恢复儒家传统文化和儒学的兴起起到了很好的积极的作用。庆历年间,在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下,各地兴学运动出现。《宋史·选举志》曰:“庆历四年,诏曰:‘……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由是州郡奉诏兴学,而士有所劝矣。”①各地兴办学校,无疑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尤其是科举内容的变化,也对儒学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自唐代开明经之科,以帖经试本文,以墨义问注疏,盖成定式,宋初相沿未改,如景德、祥符间连知贡举的晁迥,关于诸科对义的出题,仍是‘经注四道,疏义六道’,纯用宋学家不齿的汉唐注疏以取士。至此始有大义之试,举子可以自出己意,发挥义理,不须具注疏。”②庆历新政之后,科举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増诸科以大义,也就是考试的儒士再也不能局限于章句训诂知识,若专守注疏,不能发明新意,则被认为是固守,于是在庆历之后,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知礼部贡举,大力推行新科制度,他曾经批评旧科说:“今贡举之失者,患在有司取人,先诗赋而后策论,使学者不根经术,不本道理。”③于是欧阳修大力支持科改,使儒学的“义理”与“实用”在科场中得以体现,而儒生亦不得不遵此旨而行,新科的推行,使得欧阳修在嘉祐二年的礼部考试中,获得意之士曾巩、三苏、程颢、张载、及朱光庭、吕大钧等人。韩琦高度评价此事:“嘉祐初,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乎澹造理者,即预奏名。初虽怨讟纷纭,而文格终以复古者,公之力也。”④

庆历学术给儒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地州县学校的兴起和科场的变化,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曾巩的儒学思想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形成的。当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施时,曾巩风华正茂。在庆历元年,曾巩赴京应试,先在太学学习。曾巩曰:“庆历元年,予入太学,始相识。馆余千家,居数月,相与讲学,会余归,遂别。”①曾巩在京师居数月,正是二十出头,内心对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也寄予了热切的关注。他的《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就是一篇谈儒论文的名篇,是斯年呈于欧阳修的,他在文中称:

夫世之所谓大贤者,何哉?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下。其口讲之,身行之,以其余者,又书存之,三者必相表里。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其闻与实,卓卓然轩士林,犹雷霆震而风飚弛,不浮也。则其谓之大贤,与穹壤等大,与《诗》《书》所称无间,宜矣。……巩自成童,闻执事之名,及长得执事之文章,口诵而记之。……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②

曾巩在此文中称颂欧阳修为大贤,其文章为六经之羽翼、道义之祖。当时曾巩虽居太学,但也耳闻儒学复兴之钟声,他有感于当时士大夫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淡薄,故称欧阳修为大贤,其文章为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实乃曾巩对儒学衰弱之际的复兴心愿。“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是曾巩对朝野士大夫的希望,也是他推崇欧阳修的原因。王安石的新学派在北宋儒学复兴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直接联系的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运动。为了配合变法的实施,王安石对学校也采取了措施,为了加强儒学的统一,王安石亲编了各级学校的统一教材《三经新义》,这是根据王安石自己的儒学理想编定的。《宋史·王安石传》论《三经新义》之通行说:“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③王安石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同时,王安石令各地广设学校:“诸路置学官,州给田十倾为学粮,元有学田不及者益之,多者听如故。”①王安石兴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太学当中择其优秀者直接选官,对此曾巩极为赞同,他说:“诚令州县有好文学、厉名节、孝悌谨顺、出入无悖者所闻,令佐升诸州学,州谨察其可者上太学。以州大小为岁及人数之差,太学一岁,谨察其可者上礼部,礼部谨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学至礼部,皆取课试,通一艺以上,御试与否,取自圣哉。”②曾巩赞同“好文学、厉名节、孝悌谨顺”的儒生可直接上太学,并进而可以除名礼部选官。可见,在这次新学的儒学运动中,曾巩也自觉地加入其中了。

北宋前期的两次儒学运动,曾巩无一例外地加入其中,事实上成为曾巩儒学思想的儒学背景,并且对他的儒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曾巩的儒学思想也具有不同于他人之处,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并进而影响其文学思想的生成。

曾巩甚是推崇大学之道。《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③“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之根本,具体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巩说:“《大学》所以诚意正心修身,治其国家天下,而要其所以为始者,致其知也。故臣以谓正其本者,在得之于心而已。得之于心者,其术非他,学焉而已矣。此致其知所以为大学之道也。古之圣人,舜禹成汤文武,未有不由学而成,而傅说周公之辅其君,未尝不勉之以学。”④曾巩是一个学者型的古文家,他把大学之道作为立身之本,强调自觉修养的“学”,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所以为此者,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的终极目的,也是其功利性所在,表现在文学上则是经世致用。曾巩所认为的大学之道在某种意义上是种理想化的目标,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是种理想化的终极目标。

毫无疑问,曾巩的大学之道来源于对当时民族、国家与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唐末五代以来,儒家思想秩序遭受破坏,汉族国土面积的缩小,深藏在士人心底对儒家“正统”的怀念之情已久,士人渴望重新确定儒家的“正统”地位,宋人曾云:“方庆历、嘉祐,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①这意味着知识阶层急切渴望恢复儒道。而曾巩的儒学思想核心是“大学之道”,他不仅以此作为修身立身之本,而且还要施用于世,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利目的。他的文章也反复倡导儒术,也赋予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他文学思想的文道观、经世观就是以其儒学思想为基础的。作为儒家经典的《中庸》,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主张遵循天性,推行道德,维护人伦,也就是所谓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②曾巩一生之为人处事悉遵此原则。他在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中采取了远离政权中心而徙知外州的做法。但并不说明他不赞成变法,他说:“古今之变不同,而俗之便习亦异。则亦屡变其法以宜之,何必一二以追先王之迹哉?”③并且他也赞神宗:“有更制变俗,比迹唐虞之志。”④这说明他在思想上是赞成改革的。他之所以与他的好友王安石有分歧,主要还在具体的措施上。曾巩在变法过程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既没有完全归附王安石新派,也没有投靠司马光的守旧派,这主要是曾巩的儒家中庸思想的处世之道所致。曾巩是一个醇儒,他忠于孔子所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①所以他认为通过中庸的修养思想可以成为儒家的“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正谓孔子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②正是这一思想,使曾巩的处世极其谨慎,他在政治上立于新旧派之间,保持中立地位,而在文学创作思想上,则表现为主张风格自然质朴,但亦赞成作品有一定的文采,而且“《中庸》在道德上是思孟学派与宋学的纽带,在理论上是沟通传统儒学与性理之学的桥梁,在实践上又有兼重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之特点”③。曾巩受《中庸》思想影响极深,所以曾巩特别看重作家道德修养和文章的经世致用。

曾巩深厚的儒学思想影响了他的一生,更影响了他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思想深深地烙上了儒学的印子。可以说,他的儒学思想决定了他的经世观,并影响了他的文道观和创作观。

第三节 前辈师友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曾巩的儒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基础,则北宋的学风与士风是他文学思想形成的动力,而前辈师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深刻地影响了曾巩的人生思想、文学思想及创作实践。尤其是他的老师欧阳修的影响最大,无论是文学思想中的经世观、文道观和创作观都对曾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曾巩师事欧阳修事,文献中多有记载。《宋元学案·庐陵学案》中直接把曾巩列为庐陵门人。①曾巩初次拜谒欧阳修是在庆历元年。那年二十三岁的曾巩赴京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杂文时务策两编。上书便是著名的《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曾巩在此书中称:

学士执事:夫世之所谓大贤者,何哉?以其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下。……巩自成童,闻执事之名,及长得执事之文章,口诵而心记之。观其根极理要,拨正邪僻,倚挈当世,其深纯温厚,与孟子、韩吏部之书为相唱和,无半言片辞踳驳于其间,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既有志于学,于时事,万亦识其一焉,则又闻执事之行事,不顾流俗之态,卓然以体道扶教为己务。……韩退之没,观圣人之道者,固在执事之门矣。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诲谕,宜矣。……”②

从此文中可以看出,曾巩少时就闻欧阳修之声名,并受其很大的影响,他称欧阳修为当时之大贤,并愿意受指教、听诲谕、相师焉。欧阳修见曾文后大叹曾巩之才:“广文曾生,文识可骇。”③并且在《送杨辟秀才》中也说:“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至宝异常珍,夜光惊把握。骇者弃诸途,窃拾充吾橐。其于获二生,厥价玉一毂。”④显而易见,欧阳修亦惊骇曾巩之才,并认为认识曾巩和杨生犹如“厥价玉一毂”,喜悦之情溢于言中。从此曾巩就常受教获益于欧阳修,曾巩曾说:“某之获幸于左右,非有一日之素,宾客之谈,率然自进于门下,而执事不以众人待之。坐而与之言,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于当今之世者,使巩薰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于中庸之门户,受赐甚大,且感且喜。”①就在曾巩落第南归,欧阳修还赠序《送曾巩秀才序》:“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葘播是勤,其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②曾巩随即在回临川之后又作了著名的《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信的感情笔调已不同于第一封信,因此时二人已相识,并且曾巩感激于欧阳修的知遇之恩,云:“所深念者,执事每曰:‘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及行之日,又赠序引,不以规而以赏识其愚,又叹嗟其去。此巩得之于众人,尚宜感知己之深,恳恻不忘,况大贤长者,海内所师表,其言一出,四方以卜其人之轻重?某乃得是,是宜感戴欣幸,倍万于寻常可知也。”③从此信可得知,此时欧阳修与曾巩已经成为师友,欧阳修甚喜巩才识,而曾巩也感戴欧阳修之知遇之恩。以后两人的书信交往不断。及至嘉祐二年,欧阳修权知贡举,对曾巩的赏识达到了顶峰,甚至在考试中误把苏轼文章当作曾巩之作。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欧阳公作省试知举,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又疑其是为门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④可知欧阳修对曾巩是多么的器重,是年巩登第南归,抚州拟岘台建成,曾巩作有《拟岘台记》。此时曾巩的创作,已经完全被欧阳修的文学理念所折服,他的这篇记中的“若夫烟云开敛,日出光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⑤从文章的句法、语言、格调看,完全摹拟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茅坤亦云:“此记大略本柳宗元《訾家洲》、欧阳公《醉翁亭》等记来。”①其文学思想受欧阳修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曾巩在《祭欧阳少师文》中说:“言由公诲,行由公率。”②确实,曾巩一生奉欧阳修为楷师,欧阳修的人品和文品,都对曾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阳修影响了曾巩的文学思想。欧阳修的文学思想适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他的注重世用的经世观根植于他的儒学思想之中,他说:“不徒诵其文,必能通其用;不独学于古,必可施于今。”③认为文章要立足现实,有为而作。而曾巩也云:“由是观之,则文章之得失,岂不系于治乱哉?”④认为文章关系社会民生。师生二人对文章经世的看法大体相同。曾巩是重儒道之人,他亦推尊欧阳修的所传道统,他认为:“韩退之没,观圣人之道者,固在执事之门矣。”⑤曾巩称欧为大贤,是继韩愈之后道统的继承者。在他与欧阳修的交往中:“坐而与之言,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于当今之世者,使巩熏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于中庸之门户,受赐甚大,且惑且喜。”⑥可见欧阳修每言语于曾巩,未尝不离道德。欧阳修与曾巩的文道观虽有不同,但文以明道这一点两人是相同的,这在《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就可看出,曾巩有“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下”的言论,这既是称颂欧阳修之语,又是他们两人的共同理想。曾巩的创作思想也受欧阳修的影响。曾巩在《祭欧阳少师文》中缅怀先师欧阳修的文章说:“文章逸发,醇深炳蔚。体备韩马,思兼庄屈。垂光简编,焯若星日。绝去刀尺,浑然天质。辞穷卷尽,含意未卒。读者心醒,开蒙愈疾,当代一人,顾无俦匹。”①这是欧阳修主张文要自然的创作思想,也是曾巩推崇的一种文学创作主张。曾巩说:“欧公更欲足下少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②看来,曾巩是极力推崇欧阳修取法自然的创作观,并自觉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思想之中。南宋王柏在《跋欧曾文粹》③中云:

右欧阳文忠公、南丰曾舍人文粹,合上下两集,六卷,凡四十有二篇。得于考亭门人,谓朱子之所选,观其择之之精,信非佗人目力所能到。抑有尝闻朱子取文字之法:“文胜而义理乖辟者不取;赞邪害正者,文辞虽工不取;释老文字须如欧阳公登真观记,曾南丰仙都观记莱园记之属,乃可入。”此可以知其取舍之意矣。又曰:“欧阳公文字,敷腴温润,曾南丰文字,又更峻洁。”又曰:“南丰文字,说通透,如入会相论底,一齐指摘,说尽了。欧公不尽说,含蓄无尽,意又好。曾所以不及欧,是纡徐曲折处。”又曰:“文字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寻常字,自苏东坡文出,便伤于巧,议论有不正处,只就小处起议论。”此皆朱子论文之法,学者不可不知,因并识之云。

朱熹独合欧曾之选文,以理学家之手眼品评阐扬,言及欧曾文法之一致处,及各自文风之特点,可见欧曾之师承和后人之认识,体现了理学家之文学主张及兴趣所在。

曾巩与王安石都是文坛巨擘,曾巩认识王安石却早于欧阳修。《宋史》曰:“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荐之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①我们暂且不管曾巩与王安石在政治上和学术上是如何揆违,但曾巩与王安石早年相知若契却是不争的事实。李震在《曾巩年谱》中考曾王初识说:“与王安石在京师相识并定交。时在秋日,客庖共食。”②曾巩在《寄王介卿》诗中云:“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疏廉挂秋日,客庖留共食。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③这是王曾相识之后的场景,曾巩甚是赏识王安石,以致后来力荐王于欧阳修曰:

巩之友王安石,文甚古,行甚称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尝与巩言:“非先生无足知我也。”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不可失也。先生傥言焉,进之于朝廷,其有补于天下。亦书其所为文一编,进左右,幸观之,庶之巩之非妄也。④

可见曾巩在荐王安石时,是从推崇王安石的古文出发的。后来二人友情日笃,在文学创作上是同气相求而互相影响。但作为宋代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政治、文学和儒学上,都有很大的创建,其影响远在子固之上,因此尽管曾巩长王安石两岁,但曾巩和王安石是互为师长切磋琢磨的,如上文提到的曾巩在《王介甫第一书中》论及欧阳修的文章取法自然,实际上是曾巩与王安石切磋古文的创作问题。王安石的古文也是曾巩所推爱的,他说:“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闢。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①在曾巩看来,“大匠谢刀尺”是王安石为文的特点,这与曾巩赞同的“绝去刀尺,浑然天质”的创作观相同,曾巩自己也赞论苏询文云:“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②其实曾巩也就说作文要师法自然,这一点他与王安石是相同的。作为有政治理想的王安石,他十分注重文学的实用功能,他说:“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③他所谓的文章是“有补于世而已矣”,此与曾巩文学思想中的经世观大体相同。曾巩在早年与王安石定交之后,甚是服膺王安石的才识,在创作观念上受王安石的影响也就自然而然了。即使在两人交情有了变化时,曾巩对王安石的文学信服却未曾动摇,有文献记载:“当神宗问南丰:‘卿交王安石最密,安石何如人?’南丰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④可见,在曾巩的一生中,他对王安石古文的推崇始终没有改变。从他们早年的亲密接触开始,曾巩和王安石就互相学习和影响,并从对方那里汲取有益的古文创作观念,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至于其他师友对曾巩文学思想的影响虽不十分重要,但亦对曾巩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还曾受教于范仲淹。曾巩曾上书范仲淹:

夫贤乎天下者,天下之所慕也,况若巩者哉?故愿闻议论之详,而观所以应于万事者之无穷,庶几之寐以得其所难得者,此巩之心也。然阁下之位可谓贵矣,士之原附者可谓众矣,使巩也不自别于其间,岂独非巩之志哉?亦阁下之所贱也。故巩不敢为之,不意阁下欲收之而教焉,而辱招之。公虽自守,岂敢固与一邪?故进于门下,而因自叙其所愿与所志,以献左右,伏惟赐省察焉。①

由此可见,曾巩曾师事范仲淹。后来曾巩在给范仲淹的书中还云:“而拜别期年之间,相去数千里之远,不意阁下犹记其人,而不为年辈爵德之间,有以存之。此盖阁下乐得天下之英材,异与世俗之常见。而如巩者,亦不欲弃之,故以及此。幸甚幸甚。”②范仲淹是庆历时期驰骋一时的风云人物,又是“庆历新政”的领袖人物,其人品道德受天下士人的敬仰,而曾巩却是庆历士风、学风造就出来的学者,况曾巩之师欧阳修也非常推崇范仲淹,在庆历改革中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范仲淹的一面,而曾巩受范仲淹影响也就是自然的事。至于曾巩师事著名学者李觏事,现学术界争辩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李觏与曾巩的思想也有相同之处。李觏与曾巩同是江西人,况李觏是当世有名学者,曾受范仲淹器重,曾巩当时甚是推崇范仲淹等人,李觏其人其文不能不对曾巩产生影响,李觏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他说:“文者岂徒笔札章句而已,诚治物之器焉。……上之为史,则怙乱者惧;下之为诗,则失德者戒。”③这与曾巩的文章功用说很是相近。

总而言之,曾巩文学思想的形成,有三个主要方面的成因,变革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其文学思想的背景,其中的士人心态、学风与文风促进了这种思想形成,他浓厚的儒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基础,而他与师友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交游则影响了他文学思想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