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追求效率的赢家
10567200000005

第5章 整体法则——把一生的时间视为一个整体

一生的时间是一个整体

《桩子·消遥游》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对于朝菌、蟪蛄、楚之南的冥灵三者来说,由于生命的长短不同,它们的时间观念是不一样的:朝菌,这种朝生暮死,生命极其短促之虫,不知月末月初;蟪蛄,也是一种生命不长的小昆虫,不知有春秋;冥灵这种神话传说中的树木就不一样了。由于它寿命长,所以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朝菌、蟪怙、冥灵,由于生命的长短不同,时间观念也不同。它们给我们在时间运用方面有什么启迪呢?那就是要把一生时间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在人生的旅途安排上宁长勿短,不要过一天算一天。

人的一生,多则百年,少则几十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活到七十岁,那么,它的全部时间就是六十万个小时。如果把一生时间当做一个整体运用,那么就是到了三、四十岁,他会认为现在刚刚是起点,即使五、六十岁,还有许多有效时间可以利用。但对于对一生时间运用没有一个整体打算的人,活一天算一天,到了三、四十岁,他就会感到人生的道路已快走到尽头了。人过三十不学艺,结果是无所事事地混过晚年。就是对业余时间利用也一样,如果不把一生时间当做一个整体运用,两个小时的业余时间他就会感到不足挂齿,白白地消磨过去。如果做为一个整体来运用,人的一生,就还按七十岁计算,除去学龄前的七年,有两万两千九百九十五天,倘若你一天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两个小时,就是四万五千九百九十个小时,合五千七百四十八个学习日,相当于比十五年还多的学习时间,这要学习多少东西啊!

有的人由于忽视了时间的整体性,随意把时间浪费掉,那么,虽然他在此时是自由的,但在即将接踵而来的社会竞争面前,却很可能不自由,就会丧失某些原本属于他的机遇。

我们提出把一生的时间当做一个整体来运用,就是说对人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整个人生的时间阶段,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合理地科学地开发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不失时机地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其实,这种设想,早在二千五百年以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就已经提出来了。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他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发奋学习,三十岁开始创立事业,四十岁已不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干扰,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容纳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时处理问题得心应手,不出差错。孔子的这一自我设计,在今天看来,虽不一定做固定的模式教人们都去效法,但它的精神却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在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时,首先要围绕人的不同生命阶段来对自己进行终生设计。

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是人才成功的需要。成功之路,是一个艰辛的长期的奋斗过程,在成功的目标与起点之间,隔着崇山峻岭,除了汗流浃背地攀登之外,还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说:“你们要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希望你们热情地工作,热情地探讨。”几乎所有巨大贡献的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欧拉的数学研究从十八岁开始持续到七十多岁的高龄,由于工作过度瞎了一只眼,另一只眼微明仍坚持工作;俄国画家伊凡诺夫,用二十八年时间,画了二百多张预备性的初稿;法捷耶夫写《青年近卫军》,收集的资料竟有几百斤之多。在当代美国史丹佛大学教授卡尔·查勒西比,为了研究避孕药,在人迹罕到的墨西哥丛林中,度过了二十五个春秋,之后又转到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人烟荒芜的一座高山上。为了从事新课题的研究,他忍痛与结婚二十六年的伴侣离了婚。现在,这位蜚声世界的科学老人,仍独身居在那座高山上的简易木屋里,在通往科学王国的道路上不断进击!所有的成功者的一生证明,如果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来安排,把时间和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就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把一生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是时间观念历史发展的产物。时间观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深化与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时间观念。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的时间观念很淡薄,这是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很缓慢。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时间也获得了新的意义。同样,人类对时间的控制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加强的。古代人通过日晷、水漏来观察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在短短的时间里所包含的巨大容量。计量时间的单位也由时、刻、分、秒,逐步精确到毫秒、微妙、毫微秒、微微秒。我们提出,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就是为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生,以适应在当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下成功的要求。

因为你一生也就是六十万个小时,虚度一个小时就少一个小时;你就不会在中年时代,感到一生都完了。因为中年崛起,犹未为晚,因为你还有近三十万个小时可以运用;你也不会因为到了风烛残年而无所作为,因为你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你已经用过的几十万小时而积累的经验与专长,做一些中青年人无暇顾及或缺乏经验,社会却又十分需要的事业,如都市建筑的改造,都市垃圾的处理,都市养殖等,以及担任顾问、咨询等等,即就是你虚度了前半生或大半生,那你把如何虚度的教训写出来,不也是教育后代的一个极好教材吗?

个人才能的增长点

明代陆容笔下有一个叫阿留的人物,他是太仓名士周元素家的一个书僮,其人“性痴呆无状”。有次叫他扫地,他整整扫了一个上午,却没能扫干净一间屋子,元素责备他,他却把扫帚一掷,说:“你能扫,为什么还要麻烦我呢?”主人家里有一张矮床断了一只脚,叫他去砍一个树枝来把床修好,他手持斧踞,在园子里转来转去找了一整天,也没有成事,于是伸出两个指头比划着告诉主人:“树枝都是向上生的,没有向下长的啊!”屋前种了新柳数株,元素怕邻居小孩子去摇,就叫阿留看守,该吃饭了,阿留怕有人摇树,就把新柳一棵棵拔起,带回屋里收藏起来。然而就是这个各方面都很无能的阿留,但在绘画方面却是个天才。

阿留的例子,对那些自认为没有才能,或本来有某方面才能却以没有才能为遁辞而不奋发努力的人,有极大的教益。据一些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五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起着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说来,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都有不同的才能生长点。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摸到动植物却灵光焕发;杜甫考不中进士,却成了“唐代诗圣”;李时珍三次考举失败,却在医学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爱迪生很健忘,却精于发明;欧本海默不擅长做实验,却成为一个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一些人其所以认为自己没有才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才能的认识有片面性。因为一提起才能,人们往往认为只有那些指导过大兵团作战的将军,攻克尖端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才称得上有才能。其实力能可表现在各方面,比如一些理发师,可以通过他高超的技艺,使你年轻数载;有些人还能作妙不可言的按摩,使你疲劳消失,获得精力。更有艺术家般的厨师,把各种菜肴雕刻成漂亮的工艺品,烧成的鱼不仅色鲜味美,而且端到酒席桌前,鱼尾还来回摆呢!你能说这不是才能!因此应善于识别自己的才能,方法可以采取以下五种,一是求教法;二是试验法;三是比较法;四是扬长法;五是考试法。当然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要有信心,自信是认识和发现自己才能的基础。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实践中发现、认识自己。

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明朝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写道:“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现代科学,面广技繁,不是任何人一辈子能学得了的。然而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果朝三暮四,忽而想学这,忽而又想学那,反覆多变,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在把一生的时间当做一个整体运用时,首先要考虑用在哪,就是说首先要选好目标。著名的博物学家拉马克的一生,清楚地说明了在科学上“南思北想”是无所作为的,只有选择目标,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拉马克于一七四四年八月一日生于法国毕加底,他是兄弟姊妹十一人中的最小的一个,最受父母宠爱。拉马克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当个牧师,送他到神学院读书,后来由于德法战争爆发,拉马克当了兵,他因病退伍后,爱上了气象学,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整天仰首望着多变的天空。后来,拉马克在银行里找到了工作,想当个金融家。很快的,拉马克又爱上了音乐,整天拉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时,他的一位哥哥劝他当医生,拉马克学医四年,可是对医学没有多大兴趣。正在这时,二十四岁的拉马克在植物园散步时遇上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卢梭很喜欢拉马克,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在那里这位“南思北想”的青年深深地被科学迷住了。从此,拉马克花了整整十一年的时间,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拉马克三十五岁,当上了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又花了十五年,研究植物学。当拉马克五十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动物学。此后,他为动物学费了三十五年时间。也就是说,拉马克从二十四岁起,用二十六年时间研究植物学,三十五年时间研究动物学,成了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他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像拉马克后来一样,很注意把时间用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这是他们成功的最佳方案。传说德国考古学家施利曼起誓要找到特洛伊遗墟的时候才八岁。历史上不少人被埋没,除了社会原因之外,没有找到他们为之献身的具体事业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日点瓜,明日种豆,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选择具体目标,却并非一件易事,因为目标的选择,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对本人才能的自我认识、家庭及工作岗位等一系列原因。所以,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也知道要学习,学一点有好处,也不乏献身的热情,但提到选择目标,却望而生畏,他们认为,专业已明确的,不用选择目标,专业不明确的,很难选择目标。他们感到最困难的是本职工作、爱好与选择目标的矛盾。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这两者可以通过主观的调节,结合进行。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比较容易取得支持与环境的助力;结合本人爱好选择目标,则由于兴趣所在,往往能倾注全副心力于其间。据我国某报社记者对一百名近看来取得一定成就的自学者调查分析,这一百名自学有成者,56%是结合本职工作,力求深造的。如荣宝齐《装裱概说》的专著;化验工刘绍璞结合本职工作刻苦自学,在分析化学研究中作了成绩,被破格晋升为化学工程师;旅店服务员王仁兴撰写《旅店知识》和《北京饮食指南》;民间医师金定国钻研中医学,成为医学院教师。还有44%则根据自己的志愿爱好,选择目标,了取得显著成绩。如从小酷爱音乐的青年王强,编纂了《音乐辞典》;中学生任海仓,经自学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当研究生,等等。当然,最好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因为一般说来,业余学习时间究竟有限,而在当代知识爆炸,如何不使自己的头脑成为浩繁知识的贮藏库,有选择地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并让它们迅速地转化为聪明才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业余学习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似工作需要为根据,确定学习的重点与方向,另外,把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也符合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人们的思维发展表现为认识的逐渐深化过程。认识的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决定了认识的联贯性、继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人们的学习只有符合和发展认识的这种特性,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把业余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就是遵循了认识的继续性的特点,把业余学习时的思维活动与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就能发展并深化白日里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许多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得好的经验证明,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常常在业余学习中得到解答。不管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还是根据爱好选择目标,都要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

也有些人可能感到设计终身目标有困难,也可以先做短期设计,就是在一段时间时,专攻一个课题,把其他无关的书,甚至时髦的书先放一放,待有成绩后,再变换新的题目。总之,要认准一个目标,集中精力和时间深钻下去,力求掌握系统知识,搞出一点成绩来,继而取得辉煌成果,而不要在朝秦暮楚,一日三变中,贻误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才能。文学家高尔基就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走上了写小说道路的。开始他爱好戏剧,但此路不通,又想去当马戏演员,那里的人却说:“你来晚了,你的岁数太大,骨头硬了。”他又学写诗,写了厚厚一本,送给一位作家看,这位作家看后说:“……我觉得你的诗很难懂。”后来遇到一位革命家,高尔基常讲自己流浪生活的遭遇,有一次讲到自己遇见吉卜赛人的情形,那位革命家叫他写下来,高尔基硬着头皮写下来了。第二天送到《高加索报》编辑部,一位老编辑看了连连说:“好!好!但你还没有署名呢,你是谁?”高尔基踌躇了一会,坚决地说:“好吧,就这样署名:高尔基,玛克辛姆·高尔基。”从此,一颗文坛上的明星升起来了。但是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试着了解他们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自己的才力的闪光点。苏联当代作家格拉宁说:“这种审慎稳妥在科学界是最可悲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如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姊,原在剧场负责服装、布景一类杂活,一次女主角有病,她克服了排练时的自卑、羞怯,演得出人意料的成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个偶然发现的天才”为题记叙了这件事。

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才能生长点,大自然又平等地赋予了全人类每个成员的财产——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巨人?有的人成了庸人?也许有的人说,只有绝顶聪明的人能够成功,其实,智力一般的人只要善于选择目标,也可成就大事业。珍妮·古德尔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却有超人的毅力,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另外,人的才能,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实践来获得的。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培养了十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得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的九十二名美国人中,有四十八人是在前诺贝尔奖得主的指导下工作的。陈景润之所以能在数学上有重大突破,是与他中学的数学老师沈元的启发教育有关的。从实践上看,人的才能是与每个人后天参加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紧密联系的。如音乐家有高度发达的听觉鉴别能力;画家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观察能力……。

前提是一个“早”字

科学史表明,大凡科学巨匠,多数少年早慧。高斯九岁就能解级数求和的问题;麦克斯韦十五就发表了数学论文;伽罗华十七岁提出群论;伽利略十八岁发现钟摆原理;铂金十九岁发明苯胺染料;爱迪生二十一岁取得第一项发明专利;普希金二十一岁写成长篇叙事诗《鲁德兰和柳德米拉》;席勒二十一岁完成剧本《强盗》的创作;牛顿二十三岁创立微积分;

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建立狭义相对论。

纵观人类历史,充满了青年人的奇迹。那么,这些早慧,早显才华,早出成果的人才,对我们把一生时间当作整体运用有什么启发呢?有,那就是人才设计越早越好。

据有人对世界各国从1500—1960年,涌现出的364名杰出的科学家和1057件重大成果的统计,杰出科学家中早慧人数占18%,但他们的科学成果却占全部科研成果的24.6%。早慧科学家一生平均做出3.9项重大成果,而一般科学家一生平均只有2.3项。一部科学史还表现,这些早慧的科技界的精英,为本民族科学的崛起,作出了伟大的历史功绩。例如在意大利成为科学中心的时代,早慧科学家占35%,英国成为科学中心年代,早慧科学家占21%……法国成为科学中心时期,早慧科学家占16%;德国成为科学中心时期,早慧科学家占13%……美国在科技界独占鳌头时,它的早慧科学家约占17%。

那么,早慧科学家是不是人类中的少数天才呢?也不是。他们都是早期教育的结果。据研究表明;婴儿第一年的脑重量增加最快,新生儿脑重量约为三百九十克,九个月儿童即达六百六十克,每天增加量约为一克,脑的大小已为成年人脑重量的二分之一,二岁半儿童达成年人脑量的三分之二,三岁儿童达成年人的四分之三,而七岁时已达成人的十分之九。从智力发展来看,假如十七岁少年智力发展水平为一百,那么,四岁儿童就已具有50%的智力,八岁儿童有80%的智力,剩下的20%智力是八岁到十七岁里获得的。因此,婴儿已经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

因此,早期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古今中外因早期教育成功者不乏其人。美国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从一岁半开始接受教育,三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十五岁哈佛大学毕业;日本三轮光范一岁八个月时就能读书、写字,两岁时开始写日记,十一岁时翻译《詹天佑传》;中国血统美籍儿童何森美,两岁时开始看字典,三岁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不足九岁进入华盛顿大学读书。而且类似塞德兹、三轮光范、何森美并非绝无仅有,仅中国科大少年班就有一百一十七名学生。这些人除了社会条件,脑的机能条件,经济生活条件外,重要的是文化教育条件,即适时的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德国十九世纪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就确信,对子女的教育只要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才。他有一个孩子,但小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邻居们都认为小威特是一个白痴。但是,小威特的父亲没有失望,而是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结果,这个傻孩子就轰动了附近的人们:他八、九岁就能够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是擅长数学,十六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他享年八十三岁。

那么,小威特的父亲怎样使他的“白痴”孩子成了博士呢?他的经验归纳起来:一是不浪费幼儿智力,在威特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他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同时用和缓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威特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音来了。二是锻炼记忆力,复诵,当威特稍微能听懂说话时,他就天天给儿子讲故事,而且还要儿子复述,这样教育的结果,威特到五、六岁时就毫不费力地记住了三万多个辞汇。三是逐步提高观察力,他给威特买了一套炊事玩具,让威特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通过让威特做某某菜,去菜园里取某种材料等锻炼观察力。四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威特两岁时,父亲就不论串亲访友、买东西、参加音乐会等都带着他,而且有空,就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工厂、矿山等。威特三岁以后,父亲就领他到各方周游。五岁时,几乎周游了德国的所有大城市。

五是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他每天带小威特散步一、两小时,散步时有时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有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做素材来教育,使小威特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化学、数学等。六是激发威特的学习热情,威特的父亲还非常注意从不对威特严格要求,使他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

“白痴孩子”成了博士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对一生的时间能否充分利用,而是充分利用,就得赶早。早播种,早起步,早发奋,才能早成功,早收获。如果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拓,那么对他以后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中年发奋亦不为迟

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物理学迪拉克认为科学上最出色的工作都是在他们事业的最早期完成,而此后的一切都是无足轻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老年当然是一种令人颤栗的热病,每个物理学家都为此心惊;一旦度过了三十年华,他与其苟活,不如轻生。”

迪拉克的这种“人一旦过了三十岁不如轻生”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毫无根据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导致误解的事实。据美国哈里特·朱在曼副教授,对1901—1972年全世界诺贝奖得主调查,发现这些诺贝尔匀得主完成其获奖工作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九岁。由此可见,科学事业中何种年龄最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在诺贝奖得主中虽然相当经常地出现年轻人,可也同样经常出现中年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岁这段时间内,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既有年轻人思想敏捷,易接受新事物,较少保守思想的特点,又有经验比较丰富,看得出事物发展的趋向,能作出判断等有利条件。另外,中年人的体力还能胜任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说,把接受前人知识所必要的时间称为“继承期”,而把创造发明的时期称为“创造期”。那么,我们可以说,人到中年,正是这两者相互交叉,“继承期”进入后期,“创造期”进入最盛的时间。所以,人到中年,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奋发者崛起,踌躇者落伍。

那么,由于种种原因,少年时没有好好学习,或没有条件好好学习,中年后再奋起,晚不晚呢?不,一点也不。古今中外,少年荒废,中年奋起成功者比比皆是。唐代的陈子昂,他到十七、八岁时还贪玩不学,后来进了“乡学”,才猛然悔悟,痛下苦功,后来成了文坛领袖,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年轻时是一位翩翩公子,极好修饰,莫斯科的成衣匠们从他身上很发了一笔财。他不攻学业,先生说他笨脑瓜学不成一点东西,后来他变了,变得非常勤奋、简朴,自己亲自制鞋,收拾自己的床榻,自己洒扫屋子,穿粗制的农民布衣,用木碗木匙在破旧的桌子上吃粗淡的饭食,接近群众,研究生活,写出了许多文学巨著。还有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他十八岁时,还是个生活放荡四处流浪的小伙子,但后来却成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约翰·高特在二十岁以前,只知道上戏院,下酒馆,吃喝玩乐,后来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成了外科医学奠基人之一。苏联有位农村妇女,名叫古谢娃,四十岁才开始学文化,七十三岁当了博士。《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也是十七岁去当兵,三十一岁才学习写作,四十七岁写出了震撼世界文坛的名作《红与黑》。翻开一部科学史,更有不少科学家,到了晚年后才功成名遂。近代电学的奠基人富兰克林是四十岁才开始系统研究电学的;莫尔斯着手研究有线电通讯时,是一个对电磁学从未研究过的画师,而且年过四十……。美国《读者文摘》在一篇题为《塞万提斯——一个囚徒的启示》一文开头写道:“你敢为这样一个人的前途打赌吗?他已经五十三岁了,他的大部分生命消耗在应付债务和不幸事件上,一次战争又夺去了他的左手,他在政府中谋过几个差事,但没有获得过任何成功。他甚至还坐过监狱。这以后,在一种只有天晓得的机会驱使下,他决心要写一本书。三百五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这本书一直在吸引着人们,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西班牙的作家塞万提斯,那本书便是《唐·吉诃德》。”可见,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人才成长跌宕多姿,能不能取得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动手早晚。俊鸟先飞,在少年时期就崭露头角,那固然很好;但笨鸟后飞,冲天而起,同样也可以大有作为。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青春被耽误了,是一件坏事,但有了失去时间的教训,一旦大彻大悟,痛苦的过去往往激励他们更珍爱现在,不再把生命的支票簿一页页乱撕乱扔,这就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怕错把中年当晚年,未曾举步,先已叹息,在悲伤中又错过了中年。要认识到,被耽误了的昨天,只有通过今天的努力,才能夺回来。尽管中年奋起,已经晚了一些,但只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那就不是“后悔不及”,而是后悔能及。对那些空谈后悔或自我颓废者,如果一误再误,那么总有一天真的会“后悔莫及”了。

把一生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对于中年人来说,虽然在年龄上失去了华韶,处于劣势,但中年人具有知识面广,自制力强等长处。这些素质,在发展横向科学技术,例如管理科学,社会工程、环境工程等综合科学和新兴边缘科学时,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中年奋起,犹未为晚。人到中年,才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至一半路程,只要扬长避短地对自己进行设计,那就成功有望,大可不必因岁月蹉跎而叹息。在国外,许多中年人通过二次教育崛起成功。

例如,日本原先有许多搞文科的中年人,重进大学研究理科学,几年后,这些人大多成了新学科攻坚的主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有位古人曾感叹地说,人要是从年老向年轻活那该多好啊!因为年纪大了,更懂得珍惜时间,言下之意,大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叹。我们提出把一生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要抓一个早字,说的是应该珍惜青春时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但绝不是说,年老可以废学,坐而空叹,少壮努力学诚然很好,老来发愤也无须叹晚。或许有的读者会问,年老发愤学习,有这个必要吗?当然有。我们可以从师旷劝晋平公读书的故事中得到教益。晋平公有一天对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太晚’了!”师旷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平公说:

“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师旷说:“我做臣子,哪里敢和您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好学,他的前途就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壮年时候好学,像正午的太阳,还有半天的好时光;到了老年,就像蜡烛的火焰而已。蜡烛的火焰,虽然不见得怎样明亮,但是有了它,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些吧!”

如果说,做为二千多年前的师旷就认识了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老年人学习就更重要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实施人口控制,在人类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据国外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老年化的社会。例如,美国在本世纪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人的平均寿命增到七十岁以上。日本人的年龄也从战后平均寿命的五十岁增到七十多岁。将来,人的寿命还可能延长至一百多岁。所以,国际上兴起了老年人才设计。所谓老年人才设计,就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经验与专长,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重新加以训练或培养,以有利于社会。例如在美国,五十五岁以上仍在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共有一百七十万人,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位七十二岁老年妇女获得学位,当上了一位律师助理,还有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年人正在学习法语,准备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在日本兵库县加古川市,于一九六九年设立了一个名叫“印南野学园”的日本第一家老人大学。这家大学规定的入学年龄是六十岁以上。平均年龄是七十四岁,最年长者是八十四岁。

现在,有些老年人,往往有晋平公求学之心,却无“秉烛”夜学之意。他们心里常疑惑,“八十岁学吹打”能行吗?是的,人老了,体弱力衰,眼花耳聋,精神恍惚,学习起来困难多一些;但,是否学有成就,年龄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要取决于事业心和志气,况且,由于年龄的增长,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所以老年人在把一生时间当作一个整体运用时,也要扬长避短,避其人生不长了的劣势,发挥其阅历丰富的优势。美籍华裔林同炎,是个桥梁与结构工程专家,年近七旬,仍然设计了一座别具风格的悬索桥,荣获一九七九年全美建筑设计第一名。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在科学技术领域里仍可以一显身手。

古往今来,虚度韶华,年少无为者,大有人在;大器晚成,白头辉煌者,也为数不少。英国作家笛福,青年时当过军人,贩过珠宝,试办过造砖企业,都无所作为,直到五十九岁时,才写成《鲁宾逊漂流记》,在后来的十二年里,又写出了包括政论、小说、游记、传说和历史诗歌等二百五十种著作。中国唐代的高适,五十岁以后,下功夫学写诗,终于成为独具风格的边塞诗人。汉朝著名“学者”公孙弘,“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五十九岁尚在东海放猪,六十岁拜将封侯。另一朱买臣,四十多岁还一边砍柴,一边读书,他的妻子瞧不起他,离开了他,他仍苦学不辍,五十多岁才当上官。曾子晚年学习,终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各国游学,成为大理论家……。

我们说年轻人要心怀大志,同样老年人也要心怀大志。现在一些五、六十岁的人,感到人生道路已到尽头,他们不是想的为自己子女留点什么,就是想的无所作为的安度晚年。目前在我国上了点年纪而又学识足的人相当多,是继续当光掏学费没有学下真本领的长期留级生呢?还是等到年老退休、无所事事而感到精神空虚呢?只有“秉烛”夜学,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专,老更有所作为。不用说,这既是对人类尽到了职责,也是提高了自己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