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追求效率的赢家
10567200000016

第16章 屡试不爽的工作方法

尽可能双管齐下

1.音乐与读书兼顾,效果特别棒

一位日本作家于一九六三年进入福井市立成和中学就读。这间学校素以音乐闻名,每年全国高中音乐比赛都名列前三名内。高中三年里,喜爱音乐的他也一直是混声合唱团的成员之一。

合唱团练习的时间是每天三点到六点,天天如此,即使是到了高三,联考迫在眉睫的时候也没有间断过。每逢全国合唱比赛之前都会辛苦练唱到晚上七点。

当然似乎,这样子的练习不会耽误功课吗?不会,真的不会,这全仰赖合唱团指导老师独特的训练法。老师每次都提醒他们,练唱时务必记得把功课带过来。

由于是混声合唱,所以练唱时有一起合音,也有分部练习的时候。合唱分三部,所以其中一部练习时,其他两部就可以休息,他们就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

在这个空档里,既可以写作业,也可以准备考试。其实,如果持续练唱三个小时的话,嗓子一定会哑,所以间断地休息是非常合理的。就算是念书三个小时,期间也是非休息不可,因为人的精神集中力有限,完全没有休息的话,效果势必打折扣。

因此,在同一时间带内,让音乐与读书并进,一点儿痛苦也没有。甚至,就读书的立场而言,音乐还可调节心情。这样的读书效果,比起三个小时死钉在书桌前念书的效果,丝毫不逊色。

或许最好的合唱练习法是当某一部在练唱时其他几部也应该专心听才是,但至少就效果而言,他们的音乐与读书并进术之成功,是绝对可以确认的。

如果不能把功课带到练习场所,高三的同学恐怕都会因为担心功课而坐立不安,无法进入情况练习。而指导老师的安排却让他们得以兼顾两者。从这件事的经验里,我们也可以深深体会到同时处理一件以上的事情,亦即“双管齐下”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2.并进式工作法,能使时间起死回生

环视四周,适用并进式工作法的地方实在相当多,洗衣服就是一例。一名单身汉洗一大盆积压的衣物要——小时,实际上真正需要动手洗的时间有多少?以使用一般最普遍的双桶式洗衣机来计算,真正动手的时间也不需要一小时,大概只有最初及最后,合计不过十来分钟而已。

而其他的五十分钟,如果什么事都不干,只盯着洗衣机发愣,那就是浪费时间了。只要肯留心一下,就可以让这一段空档起死回生。你不见得一定得坐下来念书、一定非得完成某项工作不可。轻轻松松地听听音乐也是可以的。

有人常动脑研究如何将时间的浪费降至最低限度。举个极小的例子:打电话。在电话接通以后,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得到一句:“请等一下!”然而这个“等一下”实际上都得等上好几下才行,尤其是拨查号台询问电话号码时,这种情形更是严重,感觉上电话那一头的人好像遗忘了你似的。

一般人在这种时候,都只是耐心地等待对方“喂喂”的声音出现。有些人则不然,他们将办公室的电话接上音量扩大器,不必拿着电话听筒侧耳倾听对方的反应。所以,从“请等一下!”到“喂喂!”的这段空档,仍然可以继续手边的工作。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节约时间到如此挖空心思的地步实在太累人了。但是比起来平日浪费时间,无法在上班时间内做完工作,以至耽误了约会或……,如此的用心实在是值得的。

此外,并进式工作法还有另一项意外的乐趣,譬如,在电话那一端“请等一下!”一声令下之后,你便可以告诉自己“来!开始干!”,拿自己的工作速度和对方接听电话的速度竞赛看看自己到底能够做多少事,哪怕只完成一件小工作也会很有成就感的。

3.机械式、单调的工作,可以搭配别的事情同时处理“多项并进式工作法”,听起来好象很难,令人不敢尝试。甚至有人会联想到“脚踏两条船”的不安,因而裹足不前。其实,这些都是多虑的,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同时做两件,甚至多件事情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方说,一边听音乐一边陪孩子玩耍,或是在晚餐桌上一边用餐一边与一家大小闲话家常,有的人逛街时戴着耳机一边逛一边欣赏音乐等等,无一不是双管齐下啊。

同样的道理,在处理较机械式、较单调的事情时,一样可以搭配另一件工作同时进行。

喜爱音乐,和读书的阿海经常一边听音乐一边编列下回要看的书籍的检索卡片,既不是单纯地只欣赏乐曲,也不是把它当背景音乐似地陪衬着,耳边的音乐与手边的工作,究竟何者为主,何者为副,有时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了。

偶尔对相当熟稔的客户,也会要求他:“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边谈边进行工作呢?”在得到对方的允诺之后,便一面进行谈话,一面进行手边装订文书的单纯作业了。也许你会怀疑,这样是否会疏漏谈话的内容呢?这倒不会,依实际的经验,手边单调的动作是不至于影响听力的,两者并不抵触。

公司里类似装订文书的单调工作多得很。当阿海还是新人的时候,也时常被使唤去复印资料。大部分的人被指派做这种单调作业时,都是一脸的不情愿,他则自有一套,在连声“好的,好的,”答应之后,便悄悄地把随身听放进口袋,一面复印资料一面听音乐或学英文……,不亦乐乎。当然罗,上班时间带个耳机听音乐实在是明目张胆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他将头发稍稍留长,还特意买了付黑色的小耳机,耳机经耳际的长发一遮掩就看不出来了。

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安排数项工作并进是很重要的,而其计划的设定更是不容忽视。因此,他平时一有工作交待下来,便立即随手记录。这份记录表他称之为“to Do Iist”。一看表,便可清楚地从中挑出适合一起搭配的工作来做。

如果你此刻想开始尝试的话,不妨从最近身的事情开始做起。比方说,浆糊快没了、胶带也用得差不多了、收音机的电池也差不多快耗尽了——如果一项用完了买一项的话,这么多项东西就得跑好几趟才行。所以,类似这种芝麻小事,一想到就可以先记录下来,等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抽个空,散散步轻轻松松把好几项东西一口气给买齐了。

迅速而高效的并进读书法

1.读书其实不必“细嚼慢咽”

有一句成语:“读书百遍无师自通”。的确,精读确实有精读的效果。但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要每本书都精读,势必赶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如何在大量而快速的阅读中得到精读的效果,是每个现代人重要的课题。

阿文虽然每天忙于工作,但却始终不忘读书充实自己。甚至可以自豪的说,如果依册数计数读过的书,他的成绩绝对是一般上班族的好几倍。不过,如果你问他:“每一本书都是从头看到尾吗?”,答案只有一个字:NO!

要形容他的读书情形,与共说是大量阅读倒不如说是采行“并进读书法”来得贴切。

逛书店一口气买上十几本书的情形,对他而言非常平常。在每回买进的十几本书之中,有专门书也有介绍基本知识的指南书,有散文小说,也有一些趣味书,种类杂陈。如果要一本一本循序看过,恐怕得花上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时间一拉长,就很容易使其中几本落得“束之高阁,不见天日。”

为了杜绝这种情形,一般阿文把书一买回来,除了专门书籍以外,其余的就一本本地散置起居室、枕边、洗手间等地,公事包里、办公室内,当然也是据点,他的“并进读书法”环境就这么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有空时随时抓起手边的书阅读即可。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同时阅读好几本书,而且只要有空,随处都可以看书。

常有人埋怨想看书却没有时间,其实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自己没有把时间找出来罢了,只要有心,还是找得出时间看书的。就像一只装满了石块的水桶,还是有空隙装水一样。

从前面的叙述中,大概已经可以看出“并进读书法”的特色是在于分段式阅读,而非持续几小时看完一本书。而这种读书法成功的秘诀在于“不贪心”。有人一直相信必须从头看到尾才会有收获,深怕遗漏了其中的任何字句,但以现在忙碌的步调看来,这样的读书法实在是太理想化了。专门书籍另当别论,普通一本三百页左右的书里面,你想知道的部分,充其量不过十几页而已。所以他的阅读,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是“找”出自己觉得需要的部分来得贴切,因为“找出来以后”的处理工夫才是重要。

每打开一本书,他一定很快地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倒不是用什么速读法,而是粗略地看过一遍。在这样的浏览过程中,他相信一定会有特别吸引他玩味的地方出现,可能是工作上需要的资料,也可能是一段心有同感的散文。总之,在快速的“扫瞄”下,一定会发现若干值得细读的“目标”。

这个时候,对阿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身边的文具了。换句话说,在摆了书的地方一定也要准备笔才行,因为,当发现“目标”的时候得立即做下记号,短一点的文句可以加个傍线,长一点的段落可以打上“〇”等等。总之要能使下一回重新打开那一本书时,能一目了然地找出重点才行,而这些找出来的重点,有的可以在咀嚼消化之后把它记录在卡片上,有的甚至可以剪下来复印整理好之后放进资料夹内归档。

习惯了这样的阅读法,一般不怎么难读的书,大概只要花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了。

而在粗略看完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将作记号的部分仔细消化一次,这就是阿文的“并进读书法”的大致情形。

“并进读书法”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调节情绪,因为随时可以接触不同风味的书籍,所以虽然不是时时“改头换面”,但确实能经常保持对书本的新鲜感,提高阅读效率。

任何人接触到书本,都会产生“无论如何要把它读透”的义务感。如果是趣味性较高,较软性的书籍还无所谓,万一整天只接触一本艰涩的专门书,任谁也无法始终保持热度不坠的。这个时候,内心里就会引发义务感与惰性的挣扎了。而“并进读书法”可以免却这样的难题,一陷入僵局就转换另一本书,枕边的书可以拿到起居室来,书房的专门性书籍也可以拿到起居室去。反正到处都有书,随时可以替换着看,不必担心陷入僵局阅读停顿。

2.尽可能让书本“适得其所”

就经验而言,如厕的时间是不容忽视的可利用的绝佳时段。距今一千年前,宋朝的政治家兼学者欧阳修曾提出“三上”的效用。所谓“三上”,指的是“马上、枕上、厕上”。他认为“三上”是整理思绪、推敲文章最合适的地方。而我对其中的“厕上”,最是心有同感。

从高中时代起,李几就努力活用此一先人的智慧。当时一般人家里的厕所都不像今天的洗手间这么明亮、干净。由于不过是个“发泄”的地方,所以光线幽暗,环境也无法与现在相此。为了方便如厕时看书,首先他将厕所的照明换成一百烛光的电灯泡。而在准备重考的那一天夏天,随着老家改建有了西式的厕所之后,他便更能充分利用这绝佳的时段了。

不过,虽然是活用了如厕时间,但是,感觉上把厕所里的书拿进房间总是不太卫生的,所以他便决定了厕所专用书。当时,他把“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的古典名著列为厕所专用书,希望借着这段空档能使准备联考而紧崩的心得以轻松轻松。结果证明他的选择并没有错,因为不仅当时确实能在紧张的读书压力下偷得喘息的空档,现在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古典文学的常识,也全拜当年“厕上”之赐。

“厕上读书”,笔也是缺不得的,因为一样要勾出重点、划线作记号。然而,与一般房间内的书不一样的是,厕所的书基于卫生上的考虑,总是不方便拿进拿出剪割、做卡片,所以他都在日后才一并整理。因此,为了方便在整理时能迅速地找到重点,更是需要清楚地划上记号。所以“笔”万万缺不得。

“厕上”的效用还不只读书而已,在整理思绪方面也是十分管用的。虽然上个厕所不过几分钟罢了,但由于它的隐密性,使得你与外界的杂音隔离。所以,利用它来想点子、清脑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至于“枕上”的读书法,大致和前述的方法一样,只是你不要奢望它的时间会有多长。

因为对一个工作了一整天的上班族而言,一旦接触到床铺,就会进入梦乡。一般人的枕上阅读,顶多能维持二十分钟,时间一到眼皮就撑不住了。不过,即使每天只有十来分钟,也是相当可观的。

“枕上读书”的照明设备,最好不要是朦胧的灯泡,亮晃晃的日光灯通常能拉长一点时间。此外,最好准备一架固定书本的床上专用阅读器。虽然把书本撑起来在划线的时候会有些不方便,但因为“枕上”的画都是比较消遣性的文章,所以划线的机会比较少。而且,有了阅读器的协助,即使念到一半睡着了也不必担心压坏书本或是造成睡眠的障碍。

通常,在感觉确实非常疲倦时的时候,你就会熄灯睡觉。因为,硬是与睡虫搏斗勉强看书,既痛苦又达不到什么效果。

请记住“愉快的阅读”是使“并进读书法”持之以恒的绝对原则。

避开交通尖峰时刻里人潮的拥挤,更能有效地利用车中的时间,一举两得。

③不要怕走路。

如果为了避免中途换车而得步行到较远的车站搭车,或是下车后因此要花更长的时间徒步至公司的话,不要怕,只要将徒步的时间安善运用就可以了。可以边走边做的事太多了,你可以安排一下今天要做哪些事,也可以构思待会儿一到公司就会动笔的工作报告书等等。

更何况步行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高中时代,王非的上学距离有四公里。学校规定三公里以上就可以骑自行车了,但他还是选择了徒步上学。倒不是想借此锻炼身体进入校队,而是他觉得这样多少可以弥补一点运动不足。

四公里的路,以他的脚程最快也得三十分钟。最初因为是抱着运动的打算,所以他就训练自己以竞走的方式行走。但渐渐地也训练出能在那三十分钟的步行中念书的能力,口中暗诵内容,忘词的时候就拿出书本看一下,在清晨神智最清晰的时候背书,常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纯粹是经验之谈,如果你再加把劲,花一点工夫,也许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来。总之,就是要把握“妥善利用上下班时间,充实其过程最重要的”大原则,即使因此多花点时间在车上也无所谓,因为提早出门就可以解决了。

巧用时间差

1.午餐时间延后一小时,好处多多

既然是针对如何有效运用时间,午餐、午休时间的安排自然也不该忽视。

一般公司通常订午间十二时至一时为午休时间,相信每一位上班的人都会对午餐时间餐厅的人满为患徒呼奈何,十二点一到,每家餐厅都高朋满座。稍晚几分钟离开公司,到了餐厅不仅要等上好久才找得到位子坐,甚至连上菜都得耗上好一阵子才行。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习以为常就不以为惯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等的嘛!

假如我们把午餐时间延后三十分钟会如何呢?十二点半,用餐的人潮已经过了一波,所以不仅很容易找得到位子,而且由于客人比较少,上菜的速度也会加快许多。且因身边没有站着等位子的焦躁食客,所以吃起来也安心、从容多了。

只是三十分钟的差别就是如此截然不同的景象,所以,有些公司便把午休时间订在——

点开始,此举颇获同事们的好评。因为不仅可以避开用餐的尖峰时段,而且由于别的公司十二点到一点都是午休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几乎不会有什么电话打进来。因此能利用这段时间非常有效率地把上午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高艺在大三那一年准备会计师考试时,发现这个“时间差”的妙用。会计师资格考试的科目有簿记、成本会计等项目,当时规定只能用算盘,计算机是被禁止使用的。他一向习惯在学校的综合图书馆看书,但图书馆里人人都安安静静地看书,岂能噼噼啪啪打算盘?为了找一个能打算盘的地方,他仔细地逛了图书馆一圈,终于想出利用一楼的杂志阅览室的时间差的妙计来。

图书馆是八点半开门的。但八点半至十点半由于是第——堂课的上课时间,所以杂志阅览室几乎没有人。而且,比起一般的阅览室,平常这里人就不多,少了人进入出的打扰,更是适合打算盘了。找到这个方便的地方和时间带后,隔天起我就利用早上的两个小时尽情地在那儿噼噼啪啪地打算盘,练习簿记及成本计算了。这每天两个小时的练习,在考试时发挥了相当大的效用。

2.早到公司一小时,可以多做两小时的工作

利用时间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一般而言有不少的人都已经会使用了。比如有一个在广告公司做事的人,每天都提早一个小时上班。他是这么说的:“其实,这是在家里看报纸时想到的点子。他家里订了两分报纸,每天边用早餐边看报纸,大概要花上整整一小时的时间。而这还都只是把新闻标题大致浏览过去而已。于是他就想到,干脆到公司去看不是一样吗?公司订了四、五份报纸,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挑自己喜欢的内容细细阅读啊。而且,遇有重大事件的时候,更是可以带着报纸到车上看。特别是一大早公共汽车空着的时候,坐起来更舒服!还可以自在地在车上看看书……”

而且他自己比前也有几次提早一个小时上班的经验,不是为了看报纸,而是赶着处理业务。结果发现,这个没有电话,没有同事打岔的一小时,做起事来效率异常地高。而且,早晨空公共汽车里的时间更能有效运用,所以前后加起来,提早一个小时上班,可以多做两个小时的工作。

有些人知道当天的工作将会非常忙碌,便预先把早餐的量加多,抱着不把工作告一段落绝不吃中饭的慷慨赴义精神做事。如果是午休时间可以机动性自行调整的公司,这倒不失为好方法。但如果是为了工作而把午餐舍去的话,就不听取了。而且,偶尔二、三点才用午餐倒还无所谓,如果成了习惯,万一把身体搞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主张活用“时间差”,但必须是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大前提下使用它。因为,健康的身体才是提升工作效率最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