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试读
10566600000032

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宇宙至理的大道,虚无奥妙,常是无法形容的,而且是浑然合一、纯朴质实的,虽然隐微不显,可以至微至小,但是天下没有人能轻视它来驾驭它!诸侯君王若能明白而持守这一个大道来统治天下的话,那么任何事物都可以顺理成章,完全归服,没有治理不了的了。天地阴阳相合,而降下了雨露,人民无从来指使分配它,而雨露自然会普遍平均地降在大地上。道也正是如此,不需要人们来指使来作为,来以人工推展行动,而自然而然就包括在万事万物的道理之中。又何必庸人自扰,要凭人力来纷争作为呢!人们对待万事万物,往往光凭自己的主观看法,建立一个概念。而后再凭自己给予它的这一个概念,来强制推行它的作为,往往事倍功半,心劳力绌,甚至徒劳无功。这就是不知道持守这一个大道,自然而然来治理天下的结果。所以凡事不宜凭人力来勉强,要顺应天道与事理,适可而止。能够把握天道,知道适可而止,不凭人力己意来蛮干,那就可以永远不会发生危殆,而不至于失败。譬如道之对普天下来说,犹如山谷百川与江海的关系一样,山谷百川无不以江海为归宿;普天下的事理也无不以道为归宿,万事万物是不能超越大道之外的啊,持守这一个大道来治理天下,那天下自然完全归服了。

历来对本章断句,迭有争论,如王弼本断为 “道常无名朴 ”,有断为 “朴虽小 ”,其实首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已说得十分清楚,此道为非常名之道。至朴者乃指道之本质为浑然纯朴而言,有其单独之义,毋庸与上一句相混淆一气。而下一句 “虽小 ”,乃别有含义,指其虽然至微至小,隐而不显。亦不宜相混,故而断句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如此意义分明,符合章旨,不至于夹缠不清,反而丧失原义了。臣者降服称臣,而被驾驭统制也。宾者甘居宾位,乃完全归服之义。

始制有名,乃“民莫之令 ”一句之延伸,民欲强令,对待天下万事,先凭主观成见,而予以 “名”,名者自己之概念也。而后再凭此概念,而强令万事就范,遂行己意,但凭己力,故心劳力绌,适得其反。故而当知止其所止,适可而止,不违天行事,悖道而行。这才符合本章全章重点 “知止 ”两字。如果将 “始制有名 ”解释为 “始制天地万物 ”,或解为 “朴散为器,各有其名 ”,那就与本章主旨风马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