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魔鬼成语
10548800000064

第64章 程门立雪:师道尊严的体现

程门立雪的故事,是人人都知道的:宋代的杨时,一次去见老师程颐,程颐刚好在打瞌睡,杨时与他的同窗游酢皆侍立不去。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已深一尺。《宋史》记载这个故事,无疑是为了表彰杨、游两人的“尊师重道”。

在讲求“师道尊严”的社会,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传统“尊师重道”的内涵,大体是要求社会人士特别是学生要尊师重师,这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师生关系是互相关联的,除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老师对学生呢?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此似乎语焉不详,因此事实上我们在师生关系上,形成了一种单向度的标准,即只要求学生方面履行对师的职责,而教师呢,他因为具有知识上的优势,可以高高在上。教师对学生,似乎不必尽伦理意义上的义务与责任。

所以读程门立雪之类的故事,人们很少追问相关的结果:譬如杨、游两人这么长时间站立在寒风凛冽的雪地里(可能并非站在雪地,但肯定是大寒之日),是不是因此而得病了;表示对自己老师的敬重是不是一定要采取这样的“自虐”形式;他们的老师程颐事后对学生这种举动的态度如何,是激赏,抑或是担心他们的身体而感觉不安,我们都不暇过问,我们要的是“尊师重道”的范例,有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够了。

我国传统社会绝对地以教师为本的取向,导致很多教师不知道师生关系中,学生其实处于主体地位;因而忘却了作为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职责,用今天的话说,即是不讲“师德”。

关于师德的内涵,人们已写过很多文字,说法也很多。其实,师德的第一要义恐怕是尊重、热爱学生。我国传统社会中,这样的文化资源也不少,只是因为师道尊严取向的确立妨碍了它们的传扬而已。如孔子之爱学生,有些事真可大书特书。他有一个学生可能得了一种严重传染病,孔子去看他,从窗外拉着他的手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其悲戚之情,可以想见。颜渊早逝,他痛哭流涕。跟随的人说,您过分伤心了。他说,过分伤心了吗,不为这样的人过分伤心,还为谁呢?孔子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我们读《论语》,是可以实实在在感知到的。

尊重热爱学生,西哲似乎更甚。康德大约可算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了,然而对他的学生,他总是以“您”相称。孔子与康德的学生服膺他们的老师,我相信不仅因为他们的道德学问,更在于他们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所以大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说:爱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热爱、尊重学生,对一个普通教师并不是容易做到的,特别在师道尊严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更不容易做到,因此在现代中国,我们在宣传尊师重道的同时,更应该让我们的教师都懂得教学关系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