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10548600000054

第54章 善于决断是成事的前提

“原文”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大意”能排除忧患的,只要能实行,就马上作出决断;能带来福利与幸福的,只要能实行,就马上作出决断。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流传着一段“房谋杜断”的美谈,而这段美谈的主人公就是唐朝初年的两位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公元579年—公元648年),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为唐初名相,同时也是中国的十大贤相之一。隋末举进士,入唐后,归李世民帐下,担任秦王府记室一职。当时,唐军每平定一地,别人都争着寻求名珍异宝,而房玄龄却首先为李世民网罗当地人才。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担任主策划,并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列第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被命为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为唐太宗的重要谋臣,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少年时就聪慧过人,悟性极高,精神丰采超乎常人。入唐后,李世民任用他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改任陕州长史。当时,房玄龄曾极力将他推荐给李世民,当听说李世民要将杜如晦往外调时,便对李世民劝道:“王府僚属升迁外调的人很多,其他人都不足惜,惟杜如晦聪明过人,洞达事理,是辅佐您治国安邦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假如您仅想保住自己的封地,就可以不用他;但如果要得到天下的话,那么非用杜如晦不可。”于是,李世民便留杜如晦为秦王府掾史。之后,在“玄武门之变”中,杜如晦亦起到主谋的作用,为李世民夺取帝位立下大功。只可惜,杜如晦只活45岁便去世,可谓英年早逝。杜如晦去世后,有一天,李世民在吃味道鲜美的甜瓜时,忽然想起杜如晦,不禁潸然泪下,并立即派人将另外的半个甜瓜放到杜如晦的灵位上,以示怀念。

贞观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分别担任左右相,而且两人配合得可谓珠联璧合,为“贞观之治”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与房玄龄一起研究治国策略时,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却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到,将房玄龄的方案略加分析后,就立刻肯定他的意见和办法。就这样,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因此人们干脆就叫做“房谋杜断”。而且,房玄龄和杜如晦同心辅政,合作得非常协调,所以人们便这样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并传为美谈。

在当今的商战中,决断更是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风靡全球的清凉饮料,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则是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两者可谓是老对手,已相互竞争长达几十年了。

1984年的5月,可口可乐公司突然对外宣布:要改变沿用了99年之久的老配方,而欲采用刚刚研制成功的新配方。消息传出,举众哗然,公司每天都会收到无数封抗议信件和多达上千次的抗议电话,更有不少消费者举行抗议示威,甚至上诉法院。而一些经销可口司乐的商店,也因为销量降低而拒绝经销新配方的可口可乐。

与此同时,这一派情景却使得百事可乐的老板乐不可支,他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这一做法可谓是美国最大的一次商业失败,从而趁机大做广告,号召消费者们转向购买百事可乐的老牌饮料。

眼看着这颗出其不意抛出的“改变可乐配方”的重磅炸弹已然成功吸引了成千上万消费者的关注,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于同年7月却悠然宣布:为尊重消费者意见,公司决定恢复老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但为了考虑消费者的新需要,新配方可口可乐同时生产。这一决定才一宣布,全美各地的可乐爱好者们顿时为之欢呼雀跃,纷纷狂饮老牌可口可乐,同时也争相购买品尝新可口可乐,一时之间,市场上掀起了抢购可口可乐的热潮。其销售量比前年同期上升80%,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每股也猛涨了2.57美元。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股份却相形见绌,有着明显的下跌。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所有决策者好好琢磨的真实案例。这个决策是相当冒风险的:首先,突然宣布改变老配方要触怒消费者,消费者会不会愤而一下子转向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那儿去呢?其次,在可口可乐备受批评的时候,百事可乐并未闲坐着,而是趁机大作广告,即使有些消费者刚开始对可口可乐有所期待,那么现在他们还会不会转向呢?要知道消费者购物时的心理并不十分理性化,很多时候凭的是兴趣以及其他暂时的理由。再次,当可口可乐实施这一妙极的决策时,它必须事先作好准备接受极大的损失,先是它十分赚钱的老配方饮料不得不停产两个月,而其间工人的工资当然还是要照付,再一个它的新配方饮料也会受到抵制而滞销,所以整整两个月可口可乐公司几乎等于关门大吉了。

即便有这么多风险但仍然敢于大胆一试,这完全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看准了一条:消费者爱好可口可乐,抵制改变配方的情况越厉害,越能说明这个问题,从而这一决策便越能获得成功。同时,这一决策的优越处还体现在:它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可口可乐公司发生了什么事,进而了解可口可乐的新老配方饮料。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新老消费者的巨大尊敬,为了满足老消费者的需要,它恢复了老牌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而为了新消费者的需要,它也同时生产新配方饮料。受到如此尊重的消费者,哪有不欢呼雀跃,争相品尝之理?

所谓“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说穿了就是作决策时要善于权衡利弊,择而决之,才能真正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