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10548600000025

第25章 学会修饰自己的言语

“原文”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

“大意”修饰说辞、辩辞,必须借助于例证。而借助例证时,必须知道有所取舍和增减,以适合对方心理。应辩回答对方的疑问和诘难时,必须让便利的辞句脱口而出。而便利的辞句,就是简洁明快地讨论问题。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前266年在位)有一段时间非常喜好剑术,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王宫内供养有300多名剑客,昼夜在他面前表演击剑。一年下来,剑客死伤的就有100多人。

乐在其中的赵惠文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过错,依旧命令剑客相互争斗,以取悦自己。又过了数年,剑客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同时,由于赵惠文王沉迷于剑术,荒废了国事,眼见赵国一天天衰落了下来。

其他的诸侯国见到赵国的衰落,觉得有隙可乘,便都想落井下石,趁机吞并它。

太子悝看到自己的国家沦落到如此地步,便召集左右的人宣布:“有谁能够说服国王,使他停止观看击剑,我便赏赐他千金。”

左右亲信却异口同声地对太子悝说:“庄子可以使国王命令剑客停止击剑。”

太子悝久闻庄子之名,又见左右一致推荐庄子,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便立即派人带着千金去请庄子。

庄子辞金不受,和使者一起来到赵国。

太子喜不自禁,亲自出门迎接,以上宾之礼接待他。

庄子对太子说:“太子有什么事指教于我呢?”

太子回答说:“听说先生睿智聪明,才奉送千金。先生却不肯接受,我怎么敢有劳您呢?”

庄子说:“听说太子请我的目的,就是想让我劝国王放弃他的喜好。假使我向上劝谏大王,违背了大王,不能成功,下又不能迎合太子的旨意,就会被处死,那么要千金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上能说服大王,下能迎合太子,那时我要求什么,还有什么不能得到呢?”

太子见庄子这么说,也就不再提起奉送千金的事了,于是便对庄子说:“大王所接见的,都是剑客,您怎么才能够见到大王呢?”

庄子回答道:“我扮作剑客就可以了,因为我也会用剑。”

太子说:“国王所接见的剑客,都是帽子低垂,冠缨粗实,蓬头垢面,穿着短小的衣服,怒目圆睁,出口相互谩骂,这样国王才喜欢。如果您穿着一身儒服去见国王,恐怕不太妥当吧。”

庄子便对太子说:“那就请您准备好剑客的服装。”

太子准备好服装,庄子穿上后,便同太子一起去宫内见赵惠文王。

庄子昂首挺胸,走进殿门,见到赵惠文王并不下拜。

赵惠文王问道:“你有什么话可以指教我?”

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客,所以以剑术来与大王切磋。”

赵惠文王说:“你的剑法有何独到之处,怎样能够制服对手?”

庄子说:“我的剑法,十步以内便可击败对手,横行千里不会受到阻拦。”

赵惠文王听了,高兴地说:“这么说来,你是天下无敌了。”

庄子说:“用剑的方法应先示以虚空,给人以可乘之机,而后抢先出手,制服对方。请大王允许我试一试。”

赵惠文王说:“请先生先到馆舍休息,等我安排好击剑比赛,再来请先生。”

赵惠文王让选出的剑客持剑侍立于殿下,再派人请来庄子。

赵惠文王对庄子说:“今天准备请你和剑客对剑。”

庄子回答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赵惠文王问道:“先生所用何剑?长短怎么样?”

庄子说:“我长剑、短剑都可以用。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大王听我说完,然后再试剑也不迟。”

赵惠文王说道:“那你就先介绍一下三种剑吧。”

庄子回答说:“我的三种剑,乃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惠文王听了,好奇地问道:“天子之剑是怎么回事?”

庄子说:“天子之剑,以燕国的燕羚石城作为剑端,齐国的泰山作为剑刃,晋国、卫国作为剑背,周朝、宋国作为剑口,韩国、魏国作为剑把;以四夷包裹,以四时相围,以渤海环绕,以恒山为系带。以五行相制,以刑德来判断,以阴阳为开合,以春夏来扶持,以秋冬来运作。这种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上可决断浮云,下可绝断地维。这种剑一旦使用,便可以匡正诸侯,降服天下,这就是天子之剑。”

赵惠文王听了,茫然若失,神情呆滞,过了一会儿才问道:“诸侯之剑,是怎么回事?”

庄子说:“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作为剑端,以清廉之士作为剑刃,以贤良之士作为剑背,以忠贤之士作为剑口,以豪杰之士作为剑把。这种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效圆天以顺应日、月、星三光,下效方地以顺四时,中央和睦民意以安顿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般震撼四方,四境之内,无不臣服而听奉于王命。这就是诸侯之剑。”

赵惠文王听了,又沉思了良久,接着问道:“那么庶人之剑,又是怎么回事?”

庄子回答说:“庶人之剑,低垂帽子,冠缨粗实,蓬头垢面,穿着短小的上衣,怒目相视,相互谩骂。然后,你来我往,争斗不已,上斩颈项,下刺肝肺。这就是庶人之剑,就与斗鸡相似,一旦丧命,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如今,大王拥有天子之位,却偏偏喜好庶人之剑,连我都替大王感到不值得。”

赵惠文王听罢,恍然大悟,亲自牵着庄子的手步入殿堂,向庄子表示敬意。庄子对赵惠文王说:“大王请休息吧,关于三种剑我已经说完了。”

于是,从此以后,赵惠文王再也没有观看过斗剑。

庄子之所以能够说服了赵惠文王,实际上就是巧妙地运用了鬼谷子所说的“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赵惠文王并不是一个昏君,只是一时玩物丧志而已,所以他能够从庄子的话中听出三种剑各自的内涵是什么。当他明白话中另有乾坤后,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曾经喜好迷恋的东西,重新理政,实在难能可贵。当然,这与庄子博学多识、洞悉万象的能力以及循循善诱、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口才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