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10548400000045

第45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要找一个好朋友——怎么帮孩子交上好朋友

杰杰躲躲藏藏地走进幼儿园,因为他不想让其他小孩看到他那“愚蠢”的发式,杰杰的同班小朋友尼尼注意到了杰杰的困窘,他从墙上拿了一项消防队员的大帽子,扣在他朋友的头上说:“没关系,头发会长回来的。”尼尼所显示的同情心令人非常激动,但是,几分钟之后,当两个孩子一块在给图画着色的时候,尼尼掉过头去对杰杰说:“我的画漂亮,你的画难看死了。”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一会儿富于同情心,一会儿又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呢?这种互相矛盾的行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在大约5岁的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新的研究显示,同情心在孩子学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学步孩子的表现不同,他会模仿他所看到的母亲安慰别人的方式,比如给别人一个吻来安慰别人。5岁的孩子已经有些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但是,这种同情他人的新能力常常与5-6岁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相抵触,因此,孩子就会摇摆于这两者之间。

交往实践中调节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很多实践来调节他们的社交能力。例如,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到同学家里去玩,告诉他如何技巧地退出的方法,比如,告诉他不要说:“你家的玩具不好玩,我不想到你家去。”可以说:“谢谢你,但是我今天不想到你家玩。”

如果你的孩子与同伴有了争执,不要马上跳出来调解争执,5-6岁的孩子需要经历几次社会性的风暴来了解到他们对此有承受能力。如果家长不插手把事情闹大,很多争执很快会烟消云散,但是,如果裂痕很深,家长就需要和孩子谈谈社交技能的问题了。

你的孩子很可能需要你的帮助来对付不断变化的派别活动,在幼儿园,派别活动仅仅是容纳与排斥。女孩排斥男孩,男孩排斥女孩,因为大家都要寻找玩耍方式相似的伙伴。到了5岁,很多孩子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赋予友谊或撤走友谊的方式来获得地位。这个年龄的一个特点是,如果一件事只有几个孩子能够做,这件事就变得特别起来。因此,生日聚会就不再邀请全班同学,也不再在乎收到的生日礼物的多少。

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收不到邀请,试着帮助他来克服他失望的感觉,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没有收到约恩的邀请很难受,但是你是否有办法使自己好受起来呢?”这种说法使孩子感到他有机会来表明,他能够对付困难的局面,你可能会惊讶于孩子所表现出的内在力量。

你也可以帮助孩子打破这种派别活动,邀请个别的同学上你家来,由于你的孩子是在自己家里,他会具有更多的社交自信,孩子在脱离了派别的压力后也较易形成友谊关系。

一般说来,专家认为孩子不需要许多伙伴。如果你的孩子有一至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在社交方面已经很强了。帮助孩子加深与这些孩子的友谊比要求孩子与班上最有人缘的同学结成友谊更为值得。

父母创设交往条件

交往即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那么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走向群体。父母给与孩子一定交往条件支持,有助于孩子社交能力更好地发展。

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交往技能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与同伴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的经验、能力,因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有时甚至会发生打架的现象,因此,父母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教给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遇到问题采用商量的办法共同解决,要相互谦让、友好相处,知道这样的孩子才能交到朋友。

积极创设条件,增加交往机会

父母要让孩子走出狭小的空间,接触外面广阔的天地,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开始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同说同玩、同笑同乐中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学会控制自己的愿望、情感和行为,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关心别人,克己忍让和勇敢、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儿童游乐场、到邻居家串门、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耍;也可以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热情招待小伙伴,有好吃的、好玩的与小伙伴共同分享;带孩子去商店,让孩子试试自己购物等。

多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积极创设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帮助”、“同情”、“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发展,也可以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行为。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与其他幼儿共同使用玩具和材料,交流思想和情感,遵守共同的活动规则,就可以使他们逐渐形成与同伴交往的各种合作性行为。在户外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两三人合作的活动,如抛接球、网球等,学会谦让、合作意识。

此外,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与别人交往,培养其主动交往的意识。当孩子间出现问题时,启发孩子自己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矛盾;安排他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交往,如“大带小”等,使幼儿在交往中懂得关心弟弟妹妹,学习哥哥姐姐身上的优点等等,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丰富幼儿交往的内容

幼儿的特点是从众心理很强,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幼儿游戏、生活中的需求及社会的热门话题,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丰富交往内容,让孩子在游戏中展开讨论,丰富其交往的内容。

总之,不断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游戏时多与孩子交流,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多创设机会,就会提高他们与伙伴、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交往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走向群体;将有利于孩子豁达大度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对其一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