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10548400000028

第28章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今天年轻一代爸爸妈妈吸取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他们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单凭多多夸奖,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见人爱”的天使吗?在“赏识教育”的发祥地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的父母,在反思“过分鼓励”的害处,太多的鼓励就像太多的糖一样,要知道,你若想让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让他掉进糖罐出不来。

夸张鼓励毫无意义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既然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就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鼓励孩子:“你真棒,你是最棒的!”这样没有内容的夸奖——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使孩子摸不着头脑,妨碍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使孩子会为了得到赞美而做事,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更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不能承受。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只有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引发反感和不安

鼓励是教育的重要方法,每个孩子在不断的鼓励中才能获得自信、勇气、上进心,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主动去探知世界。家长和教师及时、适当的鼓励,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鼓励运用得不恰当也能伤害孩子。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现“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

同样,不适当的夸奖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一次晚饭后,一对父母领着孩子在散步,看到4岁的邻居小军在骑小自行车,于是妈妈和蔼地上前夸道:“你真棒呀,这么小就能骑车啦!”谁知小孩一副不屑的样子:“我3岁就会了!”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这位妈妈低估了他的能力,产生了不高兴的情绪。

使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评

因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得“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