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10548400000027

第27章 廉价赞赏和溢美之词不是鼓励

刘阿婆的孙子平时很调皮,可六一前夕,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孙子居然被评为“运动宝宝”;更让她惊奇的是全班32名幼儿都获得了名头不同的奖状。刘阿婆心中疑惑,自己小时候获得一张学校的奖状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啊,怎么现在的学校感觉有把孩子缺点异化为优点的嫌疑呢?比如自己的孙子明明有些好动,却给他发运动奖;而那些不合群的小朋友,却给他们发个性奖,这不是忽悠家长吗,这不是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吗?

现在“鼓励教育”成了时尚,无论家长老师都把要积极正向鼓励孩子当成了教育的万能法宝,整天挂在嘴边,好像只要天天念叨着孩子的好,孩子就什么都会好起来了。这种所谓的“鼓励教育”其实是非常浅薄和庸俗化的教育理念误导下的教育行为,刘阿婆看似保守的怀疑,却有深谙世故老人犀利的思考。

那么真正的鼓励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必要的因素?

首先,真正的鼓励教育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它并不提倡无节制的奖励,它更多强调的是大局,是一种平衡,它并不以教师一天、一件事情上的表现作简单判断。它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但并不拒绝对孩子错误的提出,乃至必要的惩罚。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个老师批评孩子了,就以为他没有鼓励教育的习惯;同样,我们也并不能因为一个老师在某件事情上表扬学生了,而认为他一定不会搞打骂教育。

鼓励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它讲究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尊重。鼓励教育并不提倡随便奖励滥发奖状,更不排斥必要的批评。把鼓励教育这种理念简单物化成为廉价的赞美,要么低估了孩子辨别是非高下的能力,要么误导孩子改变客观评价事物的标准,这种掩盖缺点、异化缺点为优点、奉承孩子的廉价赞美,并不能解决教育中最重要面对的事实。

只有在孩子的行为的确值得肯定时才予以赞赏。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很擅长区分真诚的鼓励和虚假的表扬。没有付出努力就得到的表扬,犹如建在沙上的房子,没有根基,反而会降低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同时也会降低孩子对表扬者的权威认同,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校老师的虚假、廉价表扬变得麻木,感到“审美疲劳”,甚至反而嘲笑表扬者智商不高、容易被骗,这不正是对那种没有信任、没有深思、充满虚伪的教育方式的讽刺吗?

其次,鼓励孩子时应着重于他干的什么值得肯定、他应该继续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这就要求鼓励表扬要具体化,只有内容充实、指导性强的鼓励,孩子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值得肯定。比如,夸奖孩子:“你跳舞的动作很优雅,手和身体的动作都和音乐很合拍!”或者说:“你很有艺术天分,画里的细节和颜色搭配都很出色!”

但是现在有些学校中流行的“鼓励教育”空洞无物,把社会上激励销售团队的那种方法生硬地搬到学校课堂上来,上课前全体学生拍巴掌,集体自我鼓励,谁回答了问题,老师不加点评却鼓动全班同学鼓掌欢呼:“某某某,你真棒!”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上来,老师不循循善诱却也同样鼓动全班同学鼓掌欢呼:“某某某,你能行!”一次恰当的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评定,由此进一步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但一次不恰当的空洞无物的“鼓励”,对孩子来说,不仅起不到增强信心的作用,可能让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来自集体喧闹的不真诚,甚至是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和愚弄!这种鼓励教育不要也罢。

最后,还有一种家长们近来容易犯的错误倾向,那就是溢美之词。这种鼓励言辞既不空洞,内容也很有针对性,但在误导孩子的效果上可能更加强烈。有位教育专家曾讲到他在公交上目睹的一位母亲用溢美之词鼓励表扬孩子的情形: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七八岁大,虽然有时需要父母看护接送,但从能力上说他们已经可以在熟悉的路线上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或回家了。这位母亲来迟一步,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在车站等车,不禁喜在心间,前脚后脚上了车就和邻座并不认识的阿姨聊上了,一面抚摸孩子一面夸奖孩子这么小竟然能辨别方向、知道乘哪路车回家,邻座阿姨倒也配合,于是一路上一唱一和,反反复复,妈妈把自己的全自动、高智能产品夸得天花乱坠,周围乘客纷纷避其锋芒,退到车厢后部。而整个过程中事件主角——孩子的表情基本处于麻木状态。

那么这位妈妈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不错,孩子能自己照料自己确实值得表扬,但表扬的重点应该是这种自立自理的精神,而非对认路能力的过分夸赞,可以设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于每天上学放学的路线一定是很熟悉了,如果这时还认不清路、不辨方向、不知道坐哪趟车,那倒是应该令家长忧虑孩子的智力了。而母亲表扬的话语中反反复复强调的恰恰是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并无难度的事情,难怪孩子面无表情——如果认同母亲的表扬那不是在说明自己平时很低能吗?

因此说,正确的鼓励表扬不廉价、不空洞,有内容还不足,必须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能力和认知特征,父母应该选择在孩子年龄段内能做但又要付出相当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加以适当的鼓励,增强孩子自信心、促进孩子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千万不要选那些没有一点技术难度、小菜一碟的事情大张旗鼓地表扬孩子,孩子不但不会感到充满信心,反而会质疑你的真诚和智力水平——什么是教育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受教育者对你的水准从内心深处表现出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