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10548400000025

第25章 信任,就是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让人好气又好笑。晖晖就是其中一个,他总是精力充沛,特别好动,自控能力差,招惹同伴,没一刻安宁,好玩的玩具他要枪,别人玩游戏时他捣乱,洗手时往小朋友身上泼水,还喜欢和小朋友打打闹闹,追来赶去,小朋友经常告他的状。一天午饭后,孩子们纷纷往教室跑,抢占好位置等着看动画片,而户外的小椅子却东倒西歪,没人理睬。老师脸上一阵犹豫的表情,这时晖晖似乎从老师的视线中发现了什么,他缓缓走过去,把它们一把把扶起来,排整齐。平日常批评他的老师把最佳的观看位置留给了晖晖,还奖给他一颗五角星,晖晖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严肃认真,把腰挺得直直的。老师乘机又例举了晖晖的一些优点,并表扬了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缺点,做个好孩子。”午睡前入厕,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下,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推推挤挤,午睡时也安静地进入梦乡。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鼓励孩子的好处在于它能给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但是鼓励本身有没有值得我们要留意的前提呢?

鼓励的前提是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这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在父母和子女或老师与学生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信任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尤其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平等地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其实,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指出,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终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着名的实验,后来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别人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谊的目光与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

每个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鼓励孩子学习,但是孩子们每天回家最常听到父母说的还是像唐僧念经一样的: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他们的心里该是多么厌烦啊。孩子会觉得父母除了关心学习,根本不在乎他本人。这个时候,他对学习哪里会有好感呢?这样的“鼓励”不但暗含着对孩子不能好好学习的不信任,而且漠视了孩子要求父母给与情感关怀的正常需求,这种鼓励和督促只能起到反作用。

鼓励孩子学习,首先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认为他可以做得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行,除了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强迫自己。孩子听了父母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来自亲人的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学习带给他的压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鼓励不能带着压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他们往往试图鼓励孩子,方法常常是利用一切机会明示或暗示孩子要变得更优秀。这种鼓励到底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还是带来压力,并非取决于家长的动机,而是取决于孩子从这种所谓的“鼓励”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还是压迫的力量。当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仍然很难变得更加优秀的时候,所谓的鼓励就的确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只是提出要求,孩子受到的也许就只有压力。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不是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帮助孩子提高达成优秀的能力。

有一个孩子曾经举例说明为什么妈妈说话总是“像子弹一样打在自己心里”,他说,妈妈经常在吃饭前有意无意地说一句诸如“我们小区你张伯家的孩子又考上重点高中了”之类的话,各位家长一定知道这位妈妈在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孩子好好学习。但孩子说一听到这种话就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因为所有这些话只代表一个含义,那就是:“全小区只有我一个笨蛋!”

我们不能否认妈妈对孩子的爱心,但妈妈有爱心和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根本是两回事。爱不是一个人积累的感情的宣泄,不是把自己满腔的爱不顾对方死活一股脑倾泻给对方。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让被爱的人感受到爱的能力。

用平等的思维重新衡量一下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感受到了太多的压力、太少的信任。所以当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时,你最好先放下对“鼓励—上进”的简单幻想,缓解紧张的最好方法是,停止攀比暗示式的鼓励,也不要反复强调孩子是全家唯一的希望,更不能用现在不努力将来会如何如何的灰色预言来笼罩孩子的童年,而是转向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关注,他在同学中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差,他会不会对学习有畏惧心理,怎样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孩子消除自卑心、畏难心,让爱给他战胜困难的信心;高明的父母还会仔细观察做什么会让他有得心应手的自豪感,从而迂回地让孩子树立自己能行的信心,进而将这种自豪自信迁移到学业和其他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