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让你更年轻
10545200000003

第3章 3、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所谓寿命,是指人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肌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健康,渴望长寿。

但人的生命终究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人的“天年”的极限究竟是多少呢?

(1)人的寿命可以延长

从现代的科学水平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要使人类寿命普遍延长,是有可能的,关键就在于抗衰老。正如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所长格留利其所说:“迄今为止,我们最大的努力是在于对衰老过程有更好的了解,这种努力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技术,它必能大大延长人的平均寿命。”

每个人的衰老有多快,每个人的生命有多长,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回答的。直到最近医学专家们才作出预见,衰老的速度可以用很多方法加以控制。

如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用适当抗氧化治疗来延缓或推迟衰老。人老了就该衰老,视衰老为正常现象,这是我们过去所认识的衰老。而现在则认为衰老是可以推迟的,甚至还可以逆转,与衰老有关的很多疾病可以预防,甚至还可以治疗。

总之,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医学技术是人类不断延长自身寿命的基本前提。

(2)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报告指出,全世界人均寿命为66岁。我国人均寿命为71.8岁,其中北京为75.8岁,上海为79.6岁,香港、台湾为80岁。而日本人平均寿命高达81.5岁。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指出,未来人类的预期寿命将会延长,人类死亡年龄将发生很大变化。

报告预测,未来死于难产的妇女和婴儿、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以及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将有所减少,而死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意外的人数将相应增加。报告称,传染病死亡人数的下降将使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但与此同时,癌症死亡人数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仍将上升。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与烟草有关,据调查,有70%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者为烟民。

(3)人的寿命应该是120岁

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人自出生后,都要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经历社会因素的洗练、生物因素的干扰、特殊意外情况的遭遇,各人寿命也因此而不尽相同。那么,这些是否就意味着人的寿命是深不可测的呢?

我国《尚书》中提出,“一日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也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现代,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用现代科学手段已完全有可能将人的死亡尽可能推迟,许多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人的寿命应该是120岁,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活到120岁,但应该接近120岁,而不应相差太远。

2004年12月20日的北京晚报报道了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李彩容老人迎来了她的120岁生日,超过日本女寿星116岁的本乡门真,成为在世的世界长寿老人,李彩容老人真正活到了120岁,其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可以健康的、有生机的、有活力的活着,活到120岁应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