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82

第82章 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此相对应,人的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是指认识和促进事物发展的基本性逻辑思维方式。

定量思维,是指对事物数量关系或数量变化的思维方式。当事物的数量变化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因此,定量思维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某一事物数量关系发生变化的临界度和极限度。

定性思维,是指对事物本质属性即事物性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关键在于按照事物的性质区分不同的事物。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是人们在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生活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

实证例说:知识经济的量与质

在中国人的社会经济话题中,知识经济是继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社会经济话题。现在,人们虽然经常说到知识经济这个时髦的话题,甚至高唱着“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的调子,但若要问一句:知识经济的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很多人肯定是说不出的,或者是说不准的。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是衡量知识经济发育或发展程度的数量尺度。马克思当年看到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只有15%左右。现在看来,只能说是知识经济的苗头;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已经高达50%~70%,美国则是80%,可以说,它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40%左右,尚未超过50%,所以,只能说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知识经济,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和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现代经济。因此,科技贡献率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主次,则是评价和衡量是否形成知识经济形态的质量依据。也就是说,只有在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超过50%这个界限,才算是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从而才是知识经济,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达不到这个数量界限,尚称不上知识经济,只是知识经济的发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