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73

第73章 变易思维与超常思维

变易思维,是指对思维的内容或方式发生不断变换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某种习惯性思维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变换一下思维方式,或采用几种思维方式改变思路,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时想不开,作一下换位思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此计不成,再生一计”等通常说法中,也有变易思维的因素。如果变易思维所解决的问题是创新性问题,此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方式。

变易思维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如某种药物或技术的实验,往往要经过上百次或上千次实验,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了多种思维方式的变换及应用。

变易思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所采用的多种规划方案、对策和措施等,其中就包括了多种思维方式的变换及应用。

超常思维,是指对事物的认识超越常规思维的思维方式。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处在常规思维状态时,很难发现事物的宿弊,从而也很难发现新事物的优势,甚至会把新事物当作异端邪说或邪物来看待,从而窒息了新事物的生命。而用超越常规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时,结果则相反。因此,超常思维是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最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

自然科学中的诸多发明和创造,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大发明”,即蒸汽技术与电力技术的发明,以及20世纪的“四大发明”,即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的发明,可以说,都是在超常思维中的创造发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决策,如对外开放和内设特区;废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选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体制;按照劳动、技术、资本、管理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政策。如此等等,都是运用超常思维进行的科学思维和决策。

实证例说:话说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

在人类的农业文明时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几千年来的社会生产力也是不断发展的。但由于没有重大的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所以,就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而言,一直处于常规发展状态之中,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然而,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技术发明与应用后的100多年中,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19世纪下半叶,自电力技术发明和应用后的100年中,全世界的工业产值又比蒸汽时代增长了20倍;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高新技术革命,仅就工业发达国家而言,战后20多年生产的产值,已经超过过去200年生产的总和。全世界20世纪末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比20世纪初增长了19倍。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自18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已跃入一个超常规跳跃式甚至是飞跃式发展的历史阶段。

就某些国家和地区而言,这种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经济现象更为突出。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事实和经验,就是历史的见证。1962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82美元,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但在1965~1990年的25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7. 1%,名列世界第二位。现在,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已高达一万多美元。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创造了年均9 。 8%的经济增长率。城乡人民储蓄从1978年的20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亿元。至于沿海地区,超越常规的经济增长更是比比皆是。这说明,在中国也出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的现实或现象。

如果用常规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国这一经济现象,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与1958年的“大跃进”联系起来。然而,1958年的“大跃进”,是违背自然规律、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大跃进”,实则是“大跃退”。而现在全世界范围和中国出现的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则是在科学技术更新换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它遵循了自然规律、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发展或发展缓慢,才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对此问题,我曾在全国率先发表了《论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一文,从哲学思想、科技起步、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教育发展等因素,分析了我国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的根据,揭示这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与这种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现象相适应,我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是超常思维。反之,如果运用常规思维,就不会有这些见解和结论,甚至会发冷言、吹冷风、泼冷水、放冷箭。现在,我运用变易思维和超常思维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新命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当努力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可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