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从科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出发提出的彼此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的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的创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散性思维,是指在对事物或问题的研究中保持思想活跃和开放状态的思维;收敛性思维,是指在对事物或问题的研究中,既要思想活跃和开放,又要扎根于科学的立场和方法的思维。
发散思维使思想首先得到充分解放与自由,从而在开放状态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方案,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的选择;在发散思维之后,经过对所有可能性方案的比较与论证,再根据科学发展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最后确认最具有科学性的可行性的方案。这是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中所运用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方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应当运用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人生事业有成中应当运用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如同发面与做面食一样,先用活力酵母使面发起来,然后按照需要与规范,再做成可口的面食。当然,发面要发到恰到好处。如果发面发的不够劲,那就是死面与半死面,做出来的面食就不好吃;如果发面发过了,那就成了酸面,做出来的面食也不好吃,甚至不能吃。发面发好了,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如果面食做得不规范,或火候把握不好,同样也得不到理想结果。
实证例说:农村改革与《红楼梦》的启示
建国以后,为了实现农村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如同用尽了《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也未能奏效。全国上下齐抓共管粮棉油,结果是粮棉油越来越短缺,不得不凭证供应。从对策选择来说,从互动组到初级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到“农业学大寨”,从“农业学大寨”到撤社改镇,这些发散性的战略思维选择,都没有解决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被动状态。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中,是中国农民经过自己的发散思维,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最后创造性地选择了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举改变了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状态,开创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然而,就当时来说,对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生事物,也是众说纷纭,各有所见。有的认为“又分牲口又分田,一夜退到解放前”,“分了牲口分了田,社会主义一去再也不复返”,“分田分地到了户,再也不用党支部”。如此说来,改革的实践,还需要改革理论的指导和总结。于是我从《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改革受到启发,发表了《赞“探春兴利除宿弊”——浅谈农业生产责任制》一文。
《红楼梦》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说的是,王熙凤因操劳过度生病后,贾府事务暂由探春、李纨和薛宝钗共同主持。贾府的大观园,是元妃省亲时,曾花费巨资修建的。但由于管理不善,有支无收,成了贾府的重负。几个人经过议论,并征询看管园子的妈妈的意见,最终决定把园子分片承包给妈妈们。探春说,这样,“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二则也不至作践……,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承包稻香村的妈妈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顽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承包竹林地的妈妈说:“那一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最后,李纨对此得出了结论:“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小改革,告诉了人们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任何一种所有制,都必须实现权、责、利的结合和统一,才能使所有制得到实现,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世家的小姐和寡妇们都懂得这个道理,而我们有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却执迷不悟呢?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只是在理念上知道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而忘记了没有权、责、利的结合和统一,公有制就不能实现,优越性就会等于零或失败,甚至会出现公有制还不如私有制的变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