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54

第54章 事物评价能力

事物评价能力,是指人对事物的优劣、利弊、功过、是非、兴衰趋势等性质和状态的认识及评价能力。由于创新思维的实质是以对现有事物的否定性评价为前提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增强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对事物的评价能力。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并且具有暂时性。从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看,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社会事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既有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面,又有不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面。如在自然界,天有雨,大地才会滋润,使万物充满生机。天无雨,而地旱,甚至会变成沙漠,人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雨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但是,如果雨量过大,洪水冲垮河堤和桥梁,淹没房屋和粮田,危及人们和财产的安全,就成了灾难。因此,雨又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对雨有了这种认识和评价,也就有了人们对雨的态度和选择。当天有云而不下雨,地上又干旱时,就可以实施人工降雨的创新行动。在云雨未有,而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就应当采取节约用水的创新措施,如喷灌和滴灌等;当暴雨成灾时,就要采取各种抗洪措施,把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对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也应当这样认识和评价。

如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具有计划经济不可比拟的活力和创造力,但它也有诱发因追逐利益而缺失诚信的宿弊。不过,权衡利弊,还是利大于弊。因此,为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们还是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选择和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其他社会事物,也应当这样认识和评价。

事物评价能力的有与无、高与低、优与劣,一方面受到人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决定及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的思想状态,以及是否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如果满脑子是“凡是”的禁锢,或只会人云亦云,当然也就没有评价事物的能力,从而也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事物评价能力,一方面要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解放思想,提高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证例说:评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

世界军事史上,皆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而美国对美南交战双方之外的中国使馆进行毁灭性打击,则开拓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破天荒的先例。

三颗导弹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击中中国驻南使馆的不同要害位置,而且又是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对此还说是“误炸”,要进行所谓“调查”。自己炸了人家,谎说“误炸”,还要自己“调查”自己,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吗!当时我就断言:“如果中美这种‘不好不坏’和‘不冷不热’的关系再维持100年,美国也不会把‘调查’的真正结果公布于世的。”我的这个说法,至少已被四年的历史所说明。

水有源,树有根。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结果,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军事上的报复性。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世界各国使馆纷纷撤离,只有中国驻南使馆未撤。特别是使馆的新闻记者,按照中国政府的正义立场,及时、准确、大量地报导了战争状况,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保护“人权”的幌子下,制造人间灾难的罪行。因此,中国驻南使馆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对此进行毁灭性打击,也就事在必行。

二是主权上的挑衅性。一个国家的驻外使馆,是一个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对外延伸。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中国驻南使馆进行毁灭性打击,是对中国主权的战争挑衅。

三是战略上的试探性。近些年来,美国在事实上把中国当作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和对手。而以导弹袭击中国使馆,则是对中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应变能力的试探。

四是政治上的离间性。美国以为,以导弹袭击中国使馆,就会使中国政府在内外压力下,处在战亦难和亦难的困境。如果要战,就会延缓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把崛起中的中国扼杀在幼发时期;如果要和,就会使中国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从而引发政治动乱。两种结果,都是美国所希望的。不过,美国没有想到,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如意算盘,历来是由中国人自己拨动的,不会轻易上别人的当。

五是经济上的偏导性。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到处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科索沃战火爆发于1999年5月,而在1999年4月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说:“中国将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说,它是对我们的安全和利益构成的下一个巨大威胁。”“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按照眼下的速度增长,它将在下一个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样,“中国现在或将成为我们的敌人”。而以导弹毁灭中国驻南使馆,即便挑不起中美战争,也会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引到军备竞赛上来,从而达到扼制中国经济增长的目的。

六是国际上的威胁性。美国以导弹袭击中国使馆的军事行动,也是一种“杀鸡给猴看”的鬼蜮伎俩。在当今世界,谁要敢对美国说半个不字,就会给你当头一棒!轻者暂时列入“邪恶势力”黑名单,重者就会马上把你从地球上消灭掉!

以上六条评论,黑字写在白纸上,奉劝善良的中国人,不要在强盗的花言巧语和美酒盛宴之下,相信那些所谓“友谊”和“承诺”,以免上当吃亏。不过,这里要说明,美国人民也是爱好和平和友好的人民。在美国,也有我很多很好的美国朋友。在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后,他们给我来信说:“真不知是怎么回事,真是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