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45

第45章 时间驾驭能力

国家、民族、地区、企业之间,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差别,以及由这种差别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或经济效益的差别,说到底,是对时间利用程度及效率的差别。就个人来说,学业及事业成功程度的差别,归根到底,也是对时间利用程度及效率的差别。因此,任何国家、民族、地区、企业、群体和个人,要想成为超越他人的领先者,都必须善于利用时间资源,提高驾驭时间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业绩。

就个人来说,首先,是要提高学习时间的驾驭能力。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平等的资源。一个善于驾驭学习时间的人,应当能够把握自己的需要和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某项学习任务,并争取利用较少的时间,学习和积累较多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此,博览群书,应当有所选择。开卷有益,应当取我所需。其次,是要提高工作时间的驾驭能力。对于自己的工作,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力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而且,能够今天做完的事绝不推到明天。有些人,工作拖泥带水,不讲时间和效率,致使常常加班加点,这不是责任心强的表现,而是无能的表现。

实证例说:

人生的差别在于怎样利用每天的业余四小时

人,都拥有每天24小时的平等时间。在24小时中,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吃饭、洗脸和其他生活活动4小时,每个人大体都是一致的。除此之外,还剩下一个业余4小时。人生在学业与事业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样利用每天的业余4小时,以及双休日的业余时间。

我在任山东财政学院13年的院长时期,对于一个新建的万人大学来说,又要建设,又要办学,又要创造超常规发展和最高无形资产的业绩,院长工作的繁忙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就在我任院长的13年间,我发表了100多篇文章,自己写了5部专著,还主编和参编了20多部专著和教材。至少对于大学校长们来说,这是很少见的一种现象。

我之所以能有这些研究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有效利用了每天的业余4小时,以及双休日和节假日。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有效利用这些时间,而是把这些时间主要用来喝茶、下棋、打牌、聊天、访友和旅游,就绝不可能有这些成果。

大体而言,每天的业余4小时,我是用1个小时锻炼身体;1个小时读书看报;半个小时思考问题,1个半小时写作。看书学习一般是在晚上,著书立说是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从早晨 5点至 6点半,大约能写3000字左右。不说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年300天,就可写出90万字左右。

我不是天才,世界上也没有天才。如果有天才的话,也是出于勤奋。我一生勤奋,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是我事业有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最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