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34

第34章 清王朝重补农业文明延缓了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历史进程

从清王朝1644年入关,第一代皇帝顺治6岁登基,到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礼仪,中国历史走过了封建王朝时代的清王朝最后268年。在此期间,正是西方世界经历18世纪蒸汽技术革命与19世纪下半叶电力技术革命的工业革命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在中国,由于清王朝入关后重补汉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课,即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课,历史的车轮似乎停止了转动,甚至在某些路段和时候,历史的车轮竟然向后转动起来。如果是一个承认历史事实的唯物主义者,应当说,清王朝入关重补汉史,对于满族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和飞跃。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则是历史的停滞,由此延缓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包括中国人创新思维及其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历史进程的延缓。

满洲人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入关后,开始一直是凭借武力和屠杀征服天下。然而实践证明,越征越不服,越杀越不满,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到处激荡着反清的怒潮。清顺治八年,由于连年征战,军费浩大,财源枯竭,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刚刚亲政的顺治,也和功臣贵族们一样认为,凭借八旗劲旅,定能征服天下。但事与愿违,到了顺治九年,桂林失陷,定南王孔有德败亡。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奉命征讨湘鄂,又全军覆没。失地丧师之败,震动了朝野上下,也震动了14岁的顺治皇帝。

清初十年的挥戈镇国史,使大清王朝明白了一个道理:凭借剽悍善战的八旗劲旅,不可能彻底征服以汉民族为主的华夏大地。他们经过痛苦不安的思索,最后采纳了范文成和一个法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政见,弃“勤兵黩武”,取“文德缓怀”,从而实现了清王朝治国平天下的大转折。

大清皇帝为什么竟然听取一个外国传教士的意见,并且喊他为“玛法”(爷爷)呢?相传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顺治亲政的那年,郡主得了重病,宫里派人请教博学知天的汤若望。汤若望细心询问了郡主的病状,断定只是春季常见的感冒。他把一面十字架圣牌交给来人说:“请郡主将这圣物挂在胸前,4天之内便可痊愈。”事后,郡主果然4日内康复。皇太后因不知道普通感冒即使7日不吃药也会自愈的道理,反而因此事感激汤若望,拜他为义父。由此,汤若望也就成了顺治的爷爷。顺治也经常来看望这位外国爷爷,并相谈治国之策。

顺治从汤若望那里知道了法国和德国,更知道了中国,特别是知道了中国的满族与汉族的差别。顺治在问到汤若望为什么愿意接受汉人入教,而不愿意接受满人入教时,汤若望不客气地回答说:“成年的满洲人,由于长期的劫掠和其他恶习,加入基督教还不到成熟程度。”顺治生气地又问:“汉人就成熟?”汤若望说:“汉人的文化、道法,确实优于满人。”顺治的脸霎时涨得通红,气极愤怒地说:“你,你胆敢如此护汉排满!”汤若望面不改色地说:“皇上,尊贵的太祖太宗皇帝就曾向汉人学了很多东西,大到官制,小到犁铧。如今你的一百个臣民里汉人占九十九,你怎能不了解他们?”事实上,顺治皇帝也正在拼命地学习汉文化,读史书,越来越被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所折服,只是嘴上不服,面子上过不去罢了。

一个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在一个偶然的历史机遇中,从李自成手中夺来了一个现成的天下。如当时的民谣传说:“朱家麦面李家磨,做得个大馍馍,送给隔壁赵大哥。”其中朱、李、赵,是暗示明朝、李自成和清朝。然而只吃过牛羊肉,还没吃过馍馍,更没有种麦、磨面和蒸过馍馍的满族人,要以落后的文化来统治先进的文化,就必须像小孩子那样,对汉文化一切从头学起。以上讲的顺治皇帝与外国传教士汤若望之间那段历史的小插曲,只不过是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一个深刻的社会哲理。

从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少年天子,即6岁的顺治皇帝,到最后一个6岁的小皇帝溥仪,其间经历了268年的历史,清王朝施政的新旋律是“满汉一体”。而这个旋律的基调,实际上是学习汉文化,重补汉文化的文明史。在这期间,即使有些发明和发展,也是小发明和小发展。就是所谓“康乾盛世”,也仍然是农业文明和封建文明的盛世,只不过就是战乱平息,国库里银子略多了一些而已,因为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总体水平,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和延缓。

由于满洲人拜倒在汉人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面前,认为这就是天下之最,所以也就看不到或不愿看到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旗帜和火花。18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国家以蒸汽技术和后来的电力技术应用为标志,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中国则仍然陶醉于康乾盛世的农业文明。因此,中国的声誉在西方人眼里一落千丈。马戛尔尼经过实地考察,对当时中国的总评价是:“清帝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150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的、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持,而它胜过其他舰船的地方,只是它的体积和外壳。”

在清王朝的历史命运结束以后,法国国务活动家和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又以1793年,即清乾隆58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题材,写了一本《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在书中,他突出描写了中国人历代不变的观念和凝固停滞的社会,认为是儒家信条和陈规陋习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封闭了中国人和世界的正常交往。作者在1960年首次访华时甚至还说:“这个社会同马戛尔尼伙伴们描写的社会十分相似,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的全部遗传信息。”在外国历史学家眼里,清王朝不仅影响了它在中国268年的执政史,而且还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历史。

对中国封建历史的稳定或不变性进行最早评论的,大概首推哲学家黑格尔了。他在1822年说过:“中国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基础;为首的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在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黑格尔最后提出了“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的悲观结论。这些看法和结论虽然武断了一些,但就当时他所看到的中国而言,还是实话实说的。就是现在回顾和评价大清帝国史,这些看法也是不无道理,甚至还是旁观者清。

从科学技术进步状况而言,如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一书中就说:“作为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集团的封建王朝,满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比汉族统治者更为严酷的专制政策,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首先,清兵入关后,对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破坏,严重摧残了原来十分脆弱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在稳定了局面之后,用了100多年才赶上明代中期的手工业生产水平,大大延缓了技术发展的制度。其次,清帝国害怕汉族知识分子造反,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残酷镇压。一次大案所涉及的人不仅有著书人,还有刻书、印书、读书之人,受牵连的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不是杀头就是充军。这种高压政策使得知识分子很少再关注现实问题,而宁可埋头故纸堆,做死学问。此外,因东南沿海反清力量强大,清朝长期实行海禁,严禁海上通商。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科学技术陷于越来越落后的境地。”“闭关自守的政策使中国人未能及时接受西方愈来愈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清王朝入关重补汉人农业文明史的过程中,也不能说对西方科学发展一无所知或一无所用。特别是顺治和康熙两朝(公元1644~1718年)对西方传教士比较欣赏和信任。康熙47年至57年(公元1708~1718年),由传教士主持在全国开展了地图测绘工作,并绘制成了《皇舆全图》,使中国人了解了自己的地域,也使欧洲人了解了亚洲和中国。外国传教士还与中国学者共同主持编写了《数理精蕴》,广泛介绍了西方数学知识。遗憾的是传教士们带来的西方科技知识,多是官场中供观赏和摆设的自鸣钟等机械玩具的制造而已,对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体系基本上没有触动。有时,有些可试用的新技术或新知识,也遭到严厉抵制。例如,杨光先曾强烈反对推行汤若望主持的新历法。他甚至极端地主张:“宁可使华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对于其他有所见闻的科学技术,也被清朝大臣们指责为“奇巧淫技”,登不得大雅之堂,或者认为“不合天道”。

总之,清朝入关后重补汉人农业文明史,延缓了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科学技术落后至少200年的重要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