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26

第26章 中国人创新思维由兴到衰的历史之谜

公元1600年以前,在世界上重大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中,有60%以上来自中国。然而,在1600年以后,中国虽然也有不少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但没有一项能够影响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从历史上的最高峰跌落到历史的最低谷,而且长达400多年之久,这是一个历史之谜,或者说是一个类似百慕大三角式的历史之谜。不少的文章和论著,都曾涉及这个问题,而且很有见地。但是,至今尚无对此问题的系统和整合性论证。本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力求系统、全面、准确地找出历史之谜的成因所在。

也就是说,1600年以后,在世界的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中,以及现代的高新技术如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中,其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基本上都不属于中国。即使我们有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那也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我们对世界已有技术的学习、研究、制造和应用。

从两个重要数据来看:一是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发育程序的重要数据。欧洲国家是50%~70%,美国是80%,而中国则是40%左右;二是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自主依存率来看,美国是98 。 4%,而中国是50%。这说明,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要回答中国1600年以后,为什么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甚至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了几百年,首先需要回答1600年以前,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而且,这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辉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有三个高峰期。

一是公元前800~2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一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和大分化的社会变革期,新的封建生产关系代替着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在天文、历史、数学、光学、力学、哲学、医学上的许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峰。

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基础上,从秦汉的短暂更替,到隋朝盛衰的800多年中,我国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又有许多重大发明和创造,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最高水平。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三是从盛唐开始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在当时世界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学科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也就是说,从春秋战国到宋元时期的2000多年内,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东方辉煌。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尽管有封建礼教的不断强化,但我国学者一直享有比较充分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相比较而言,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始终没有出现过像古罗马时期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后那样禁锢人们的思想,迫害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异教徒的状况。同时,更没有出现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黑暗统治。中国虽有僧、道、儒、圣各家学派,但在大部分时期,它们是并行并存的,人们始终享有较多的思想和学术自由。由于人们思维活跃,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所以保证了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和世界的先进水平。

其次,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中国虽有皇权帝王的世袭制度,但在其他用人制度上,没有西方更为广泛的世袭用人制。中国的“学而优则仕”的用人观念,特别是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把以才取人的用人思想制度化,从而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人才辈出。应当说,这是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至于说,在唐宋之后特别是1600年之后的400多年中,中国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从世界最高峰跌落到最低谷?原则上说,是因为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社会优势环境,从而使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受到了冷却和禁锢。诸多原因,将是下一章所要重点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不过,这里首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的资质是否比外国人差?或者是否在1600年之后,中国人的遗传基因出了什么问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事实为证。

据《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一书中的资料说明,在英国,“华人男子平均每周收入368英镑,白人男子平均每周收入331英镑;华人当中只有9%的人失业,白人却有13%的人失业;华人接受高等教育率远远超过白人。再以美国华人为例:在美国各大学考前几名的,往往是华人。全美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有1/3以上的系主任是华裔;美国电脑中心主任中,华人约占了1/3;美国机械工程学会有12个分会主席,一半是由华人担任;全美最重要的中学生科学竞赛‘西屋科学奖’,已连续5年被华裔学生夺魁,轰动了美国社会;全美一年一度的高中学生‘总统奖’,有大半被华裔学生赢得;华裔占全美人口的0. 4%,然而却占全美一流科技精英的1/4强。铁的事实使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华人的脑袋里’的谚语在西方广为流行。”

这说明,中国人的资质本来很好,只要环境和体制适宜,就能发挥超越他人的聪明才智。如果说,美国科学技术自主依存率98 。 4%是世界之最的话,其中至少有1/4是华人创造的。由此可见,中国在1600年以后,之所以没有一项影响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科技发明,不是因为中国人的资质不行,也不是遗传基因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环境、体制环境、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出了问题。

相比之下,在中国的某些科研开发人员,他们虽然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捧着“铁饭碗”,却是业绩平平。据《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一书披露,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科研机构的低效率状况,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全国5000家研究开发机构中,有一半即2500家科研开发机构拥有科研人员31万人,而这31万人一年之中竟然连一篇科研论文也没有发表。5000家中的85%是4250家,拥有53万科研人员,然而,53万人一年之中竟然创造不出一项行业中比较先进的科研成果。这种令人震惊和忧虑的状况,除了他们胸无大志外,肯定还有社会环境、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制约。

人,是群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人的思维中包括的创新思维,既与人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人的群体特别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有关。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之所以先是领先于世界2000多年之久,后又落后于世界400多年,主要是因为后400多年中,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冷却、禁锢的窒息。其具体原因,虽然有不少著述有所涉及,我也完全赞同,但又觉得尚不全面,也欠深刻。因此,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又进行了整合性和创新性研究。但愿中国人能够找到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冷却400年的历史成因所在,并形成共识,从而使中国人再度燃起创新思维的燎原之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