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24

第24章 知识经济只是炒热了创新思维的外壳

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创新”二字成了最热门的社会话题。这是因为,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的现代经济。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经济中,经济增长越来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现在的欧洲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高达50%~70%,美国则高达80%。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也高达40%以上。而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则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从18世纪下半叶蒸汽技术的创造到19世纪下半叶电力技术的创造,以及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和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造和应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创新。谁拥有了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动权和制高权,谁就拥有了经济增长的优先权。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强国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科学技术自主依存率高达98 。 4%,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自主依存率只有50%,这正是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正是从这个最根本的意义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就个人来说,创新同样是事业有成或大功告成的灵魂、动力和源泉。

据测算,现代新技术平均寿命周期只有5年,每年有平均20%的原技术被淘汰,相应有20%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在新旧技术的更替中,同时蕴含着新的职业的更替。在美国的近15年中,已淘汰8000多种旧职业,同时创造了6000多种新职业。因此,无论就技术发展来说,还是就劳动就业来说,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和职业技术更新,就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时代。正因如此,澳大利亚“可以得到的未来”组织会会长彼得·伊里亚德意味深长地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其中,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企业无形资产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产品创新、企业产品销售形式创新、企业产品销售服务创新、企业经济环境创新等。

然而,知识经济的所有这些创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德国诗人海涅有句名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如同闪电出现在雷霆之前一样。”一切创新,首先是来源于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创新。所以,知识经济的一切创新,都是以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为先导和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基因、源泉和动力。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知识经济的一切创新。由此可见,“创新”二字或创新话题,是被知识经济炒热了的字眼和话题,当然也是自然而然的字眼和话题。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其中,包括企业技术竞争、企业管理竞争、企业产品质量竞争,企业产品成本竞争、商品价格竞争、商品销售服务竞争等。由于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形式,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物质内容,所以,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结合,正在生成和发展着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市场知识经济或知识市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有了新的内容和高度。

就知识经济内在要素的地位和本质联系而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关键;人的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与此相应,在市场知识经济的竞争中,竞争首先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竞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实质上是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动力和源泉,就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尽管“创新”二字已被炒得火热,但只是炒热了创新思维的外壳,即创新思维所创造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成果的外在形式。因此,虽然现在几乎所有人的讲话和文章都少不了“创新”二字,但很多人只是把“创新”二字当作时髦的字眼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研究和回答怎样才能创新,尤其是很少有人研究和回答用什么样的创新思维形式来实现创新。话到此处,可以直言,本书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研究和回答这个攸关创新大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