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16

第16章 富兰克林盗取天火的时代创举与人的“第六感觉”

人要在自然界得到生存和发展,并在人类社会得到自立和成长,首先必须感知世界。而感知世界的器官就是眼、耳、口、鼻、肤(皮肤)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人的眼睛的视觉,可以使人察看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区别世界的纷繁物种,辨别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等各种颜色和光线,视别各种图像和文字,观察各种事物的不断变化和运行;人的耳朵的听觉,可以使人听到和辨别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语言声音和音乐声响;人的口腔可以使人辨别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人的鼻子可以使人辨别香臭等各种异味;人的皮肤可以使人感知物体的软硬和冷热等。这些就是人的五种感知或感觉功能。

然而,在这五种感知或感觉功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功能呢?有,那就是人的大脑的悟性或感悟功能。它是通过人的各种直觉、判断推理、感悟、潜醒、灵感、预感等复杂的思维整合,进而产生的人的第六感觉。著名成功学家卡内基先生提出:“第六感觉是达到人生目标不可缺少的因素。必须想出一套提高第六感的训练方法。”他还认为,“如能正确地教给学生必定能使整个教育组织带来大革命”(张庆源著:《右脑风暴》,第249页)。富兰克林盗取天火的费城实验,就是人的第六感知感悟功能的具体体现。

在自然界,早就存在着伴随大风大雨的电闪雷鸣。它可以把千年的枯树劈成两半,可以引起森林大火,可以致人于死命。所以,人们对雷电充满着恐惧和不解。而生于北美波士顿的富兰克林,却悟出奇想,把天上的雷电之火盗取到人间,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电的时代和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记录电磁现象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发明和使用指南针的国家。然而,中国人却没有解开电磁之谜,更没有把指南针的发明推向电力技术的发明。

生于北美波士顿的富兰克林,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哲学家,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智慧的科学家。他在一次国外旅行时,看见一个魔术师用磁石变出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小魔术,就花钱买下了魔术师的全套物品。他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之后,发现电的有声、有光、有热等十大特征。除此之外,他还观察了生物电、物体电、雷电等多种带电现象。为了解开各种电现象的谜团,他于1752年左右做了一个著名的风筝引电实验,即“费城实验”。他在风筝上安装了一根金属丝天线,当风筝上升到雷雨云层时,麻绳带电后的细丝向四周直竖起来,用手接触时会受到吸引。当麻绳被雨打湿之后,它就把空中的电导下来,可以用它使莱顿瓶充电,可以点燃酒精等。当然,这种盗取天火的空中取电实验是非常危险的。1753年,一位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在做这个实验时,因遭到雷击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富兰克林盗取天火的实验及其研究结果,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使电磁学研究成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以后,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并测出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确定了电学的第一定律。1780年,意大利医学和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在妻子用青蛙做菜的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青蛙与电机发出的电火花可以产生共感电流。可以说,他是最早发现电流的人,并于1791年发表了《论在肌肉中的电力》的论文。受到伽伐尼青蛙实验的启发,他的同胞伏打进行了继续研究,不仅纠正了伽伐尼肌肉带电的不确结论,而且发现了各种金属相互接触时分带正电与负电的规律,并创造发明了可以产生电和电流的伏打电池。这一研究成果,开拓了电磁学理论从静电研究发展到动电研究的新里程。

丹麦的奥斯特在伏打的伟大发明启发下,深入研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终于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法国的安培继续进行这一实验和研究,又有许多新发现,并于1820年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力定律。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人们把计量电流的单位定名为“安培”。法国的欧姆,在热传导现象的启发下,深入研究了物体的导电现象,终于得出了关于电流强度、电阻、电势差相互关系的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把电阻的单位定为欧姆。

英国的法拉第在电磁学研究中有了更多的贡献。1831年,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2年,他发现了自感原理。以后,又发现了电容器、磁力线、电磁场,并预言光与电的一致性,为后来电力技术和光电技术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的麦克斯韦尔是位受过正规教育,具有远见卓识和整合思维的科学家。他对电磁问题经过新的实验研究之后,提出了“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电磁共生说,以及“位移电流”的新概念,并提出了光也是电磁波,把光、电、磁统一到一起,为现代光电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电的发明创造和应用,不仅驱走了黑暗,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方便洁净的动力,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不过,在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从开始盗取天火的富兰克林,到继续研究磁、电、光现象的库仑、伽伐尼、伏打、奥斯特、法拉第、麦克斯韦尔等科学家,他们都是在对电、磁、光的某种直觉、判断、设想、推理、潜醒、灵感和预感的感悟或顿悟中来研究和认识电、磁、光现象,从而发现其内在规律的。也就是说,不仅要靠常规的五种感觉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靠第六感的感悟功能。可以说,这是一切科学发明和创造不可缺少的功能。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曾看到天空中的电闪雷鸣,但为什么只有富兰克林产生了空中取电的异想呢?这是因为富兰克林首先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富兰克林的哥哥办的《新英格兰报》,是当时美洲大陆的第二份报纸。才华出众的富兰克林匿名给他哥哥主办的报纸投稿,连他的哥哥也不知道如此好的哲学论文究竟是谁写的。由此可见,他的丰富的哲学知识及不受禁抑的哲学思维,是他产生盗取天火灵感的重要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