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未知恐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这变化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哲学和文学术语,而是对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不辍运转的鲜明写照。“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也不是一句无聊的文字游戏,而是对人类不停创造、改变世界的革新精神的揭示。
作为这个星球上“万物的灵长”,为了让世界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前行的坚实基础,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创造。正是创造在促生着变化,在引领着变化,在昭示着变化。不变的世界无法生存,没有创造的人类也将趋于死水一潭,直至走向覆灭。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人类的创造几乎涉及每一个领域。竞争激烈的体育竞技场上,从器械到技术和战术,到指挥的谋略无处不见创新;生死悠关的战场上,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中无时不需要创造。据创意学研究者归纳,人类的创意主要有以下五类:
实物的发明或革新,像发明一种伞形遮阳帽之类;
解决现实问题的新对策,如大禹治水用疏导法代替堵塞法;
制度的创新,比如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纯理论的构想,如哥德巴赫猜想;
主观认识和个人态度方面的新变化,如找出了观察事物的新视角。
当今的世界已经从军事和政治竞争为主逐步转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这个在经济上先天不足的国家要在不远的将来赶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创新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的担子实在不轻,创新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企业兴盛的灵魂。
企业家灵魂
时下,“创意”是中国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汇。甚至有的低级的脑筋急转弯也被冠以创意之名,有的在广告上加个花边也被认为是创意。
创意其实是一个外来词语,是根据英文creativeidea翻译过来的,其含义是具有创造性的意念,简称创意。创意一词原来流行于港台地区,80年代随意琼瑶小说、“轰碎白脸”(昏睡百年——《霍元甲》主题歌)、“家私”之类的文化浪潮进入大陆,逐渐走红,成为时髦的日常用语。发明和革新等成为创意的主要代表,想点子,用智谋是创意的主要内涵。
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需要的创新精神是一种真正的创意,它不是浅俗的“脑筋急转弯”,也不是追求新奇的幼稚的花边广告。而是一种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一种在与风浪搏击中的锐意改革精神,一种融合了民族灵魂、企业精神和个人智慧的创新意志,一种风云变幻中镇定自若、坚持改革的大将风度。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魂牵梦萦的个人心理气质,在上述五种高度概括的人类创意中都应该而且可以找到他们的灵魂和精髓。
1.新事物的创造
发明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发明新工艺,革新产品生产的思路,是企业家们青睐的创新,是新事物的创造。
香港“诚德电讯集团”的董事长梁理文从一名美军军官成为商海枭雄,靠的就是适时地推出新产品。最初他以9000美元开始进出口贸易获得成功,后来又研究了市场上的各种假发,推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假发,创办了假发厂,年仅28岁的他便拥有资产700万美元。此后,他又别出心裁地在电子表还未被别的商家看好之时,选择电子表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挣了900万港元。不久以后,梁理文再次转向,趁无线电话市场初兴、有利可图的大好时机投身无线电话市场,通过“美国电话电讯公司”占领了美国无线电话52%的市场份额。就是这样,每每在关键时刻的创新使得梁理文的事业如日中天。
这样的创新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有这样的心理品质,否则再聪明的人也难有一般的创新。
2.新方法的创造
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改革的方法和方案,是企业家们必须的选择,是新方法的创造。
广东省佛山张搓镇的玻璃大王、号称、“佛山佳叔”的陈佳伟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担任镇玻璃二厂副厂长时,广东省内的电珠生产行业十分兴盛,然而其中的玻璃管却主要靠上海等地供应,由于在这一环节受到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广东省许多电珠生产企业陷入了停工停料的境地,陈佳伟适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他当即赶到省轻工进出口公司,经过论证后,毅然决定转产生产电珠玻璃管,经过艰苦的试验和科学研究,终于研制出了合格的电珠玻璃管,不仅为本厂创造了巨大效益,也弥补了广东省的一个生产空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创新往往是在困难面前的块择,企业家必须义无反顾地迎接困难。这其中,难的不是创新本身,而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巩固。
3.新机遇的创造
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面临新的契机的时刻,设计新的产品生产、销售或转产,都需要企业家们敏锐的判断力,这是新机遇的创造。
北京有一家烟酒店在采取了诸多促销办法均无效以后,推出了别具特色的“八哥招客术”:让一只美丽的八哥站在横木棒上,嘴里不停地叫着“卖火柴,一角一盒”。顾客拿出一枚一角的硬币,八哥便用嘴衔着飞到柜台里放下硬币,随后用嘴叼一盒火柴送到顾客手中,这种方法极大地吸引了顾客。店主后来又如法炮制,推出“八哥卖口香糖”的奇招,仍然大见成效,获利甚丰。这是一种值得企业家们学习的创新销售法。
日本有一家生产味精的工厂,销售量一直徘徊不前。后来有一位妇女给厂家提了一个建议:在味精瓶的内盖上多钻一个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建议使原来的4个孔增加到5个孔,不知不觉使顾客每次用味精的数量增加了25%,味精厂的销售量也随之增加。
夏天,在一家农贸市场,一个卖西瓜的摊贩手拿一把小刀,在瓜皮上划出一些图案,刻上“双喜”、“寿”、“福”、“祝您快乐”等字样,这样一来,西瓜卖很很快。这虽是一个小小的创意,但其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只要时常留意,生意上的创新往往只需要灵机一动。
4.新观念的创造
在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的管理问题上,企业家作出新的态度改变和认识视角转变,往往是企业获得生机的契机,是新观念的创造。
创立于1959年的日本京陶公司起初毫不起眼,但最近该公司在日本一家权威经济杂志主办的5次“日本人最佩服的企业”活动中4次榜上有名。其中,该公司创始人贺津稻盛在管理上的创新功不可没。他为了鼓励员工不断创新,时常提醒员工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方式所限制,要时时注意创新。为了培养团队精神,他要求年轻未婚的员工住集体宿舍,每天早上还要求员工整齐列队,进行早点名和训话,以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企业和管理方法使京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观念转变,切不可小视。
5.新态度的创造
在企业兴旺发达时努力钻研创新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思考有关的理论问题并指导自身的实践,这是企业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新态度的创造。
当今着名的全球第七大个人电脑公司——宏基电脑公司的总裁施振荣就是这样的典型。20个前,他创业时的队伍仅有7人,如今的年营业额达到1500亿新台币,作为一个经营电子产品企业的企业家,施振荣时刻不忘思考有关的理论问题,最有名的“宏基一二三理论”就是他刻意求新、勤于思考的产物。一般的企业主在实行资源配置时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其次是股东的利益,最后才是顾客和员工的利益。施振荣却用反向思考法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将利益的先后顺序定位为,第一是顾客,第二是员工,第三是股东。这就是施振荣的“宏基一二三理论”。其理由是: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提商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员工;因此企业必须照顾员工,公司经营成功,利润自然回馈给公司。施振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种新颖的想法和做法促进了宏基事业的发展。
企业家的创新也有赖于对理论的思考与分析。
上述各类创新是一个层级推进、交叉变幻的系统,是一个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呼唤改革的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创新行为,更是一个企业家一刻也不能在心底里消逝的心理情结。没有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企业家无法燃起奋斗和改革的激情,企业的进步也无从谈起。
创新的要求
没有人天生就是科学家、大元帅、企业家,人类的一切知识和智慧都需要培养,人类的一切情感和思想都需要滋养。作为时代的弄潮儿,青年人不仅要意识到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
美国有一些经营状况非常好但鲜为人知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一般在50%-90%。霍尔曼·西蒙研究了500家这样的公司,得出了9个共同特征,其中第5个特征是“极富革新精神”。西门子公司平均每100名员工约有10项专利,在建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费希公司平均每100名员工拥有234项专利,可以想象这些公司的企业家是如何地具有有创新意识,世界级富豪保罗·盖蒂的经营之道有8条原则,其中第4条是:“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以改良产品及服务,求得增加生产、销售和降低成功”。第6条是:“一定要不断寻找新的或未开发的市场”。可见,创新在保罗·盖蒂的经营之道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总理必备的心理素质,创新素质无疑是可以塑造和雕琢的。对人类创新思维的形式和发展,现代心理学做过许多实验,从实验的结果看,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主要因素。所以,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创新需要善于观察和实践,创新还需要训练。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必由之路。中外诸多企业家和总经理们以他们的经历诠释和演绎了这一切。
1.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新之前,我们的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头脑把这些知识作为铺垫或者跳板,然后才能构想出改进的物品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为每个人头脑中所思考的问题都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水平。
着名物理学家费米在一次讲演中曾经提到一个这样的问题:芝加哥需要多少位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自己回答说:“假设芝加哥有300万人口,每个家庭有4口人,而全市三分之一的家庭有钢琴,那么芝加哥共有25万架钢琴。每年有五分之一的钢琴需要调音,那么,一年共需调音5万次,每个调音师每天能调好4架钢琴,一年工作250天,共能调好1000架钢琴,是所需调音量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断,芝加哥共需要50位调音师。”这是一个典型的“连锁比例推论法”,实际生活中经常适用,尤其对于决策的企业总经理来说,如果头脑里没有事先的知识积累和预备性常识,如何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准确的市场判断?要生产任何一件产品,如果对于销售层面、销售量等相关因素不清楚,就没有办法作出任何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总经理往往预先掌握了大量知识。
2.创新需要善于观察和实践。
拥用知识固然重要,但间接知识往往不如直接的经验立竿见影。况且,书本知识有时也会成为阻碍创新的因素。因为创新往往是对旧有事物和旧有格局的否定,是对潜在力量和萌发因素的挖掘,这决不能离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
前述香港“诚德电讯集团”的董事长梁理文成功之道在于每每在关键时刻寻求到新的产业进行开发,这实在得益于他一贯坚持观察的良好心态。当他在假发生意上兴旺之时,不忘观察假发市场的衰势;当他在电子表行业蒸蒸日上时,不忘分析无线电话业的市场潜力。这种一知既往的观察和实践使得她“巧妙入市场,快捷离市场”,始终依靠创新获得先机。
位于北京西三旗的北新建材集团的主要产品占有了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得益于他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实行科学管理的推动以外,始终坚持观察和分析市场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保证。集团的总经理宋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每天都认真研究资产负债表、资产损益表和资金变动表,及时根据市场变化集中资金,开发优势产品……”这样的一贯观察和分析使北新建材集团每每依靠不断创新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着名的宁红集团是一个以保健茶为核心的现代化集团,该集团创业初期曾面临负债780万元的困境,正是由于总经理涂翌利率领集团精干力量开发新产品,使得宁红集团走出了一条新路。1991年春节刚过,宁红的几十名精兵强将奔赴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国内的“回归大自然”之风已经悄然兴起,生活富足的城市居民渴求身体健康,而市场上的保健品虽然花样繁多,但优劣难分,而且保健茶处于萌芽期,市场品种稀少,保健功能也处于摸索阶段,国内的市场潜力巨大。正是在这样全面而细致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涂翌利成功了“宁红保健茶开中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推出了大量保健茶的新品种,在国内同行企业中获得了领先优势。
创新在这里不仅是企业兴旺的促发因素,更是维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还将是推动企业走向未来辉煌的关键因素。
3.创新需要训练。
创新既然属于一种思维和心理领域的内容,那么它肯定可以而且必须经过训练。盲目地创新不但无助于事业,反而会给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美国克林登玻璃事业公司总经理夏摩礼·赫顿·杰尼尔就是一位重视对自己进行创新意识训练的典型。他每天都要坚持听一个小时的研究创造的报告,否则便会抑郁不乐。正是由于他本人的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该公司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夏摩礼·赫顿·杰尼尔也自豪地说:“克林登不断地创造范围广大的新产品,但不论举出其中任何一种新制品,我们都不能明确地称其是本公司的代表制品,因为新制品仍在研制中。”
因举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而闻名世界的美国人尤伯罗斯开创民间办奥运会的先例并且一举赢得2.5亿美元,他自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参加了一次短期的思维培训班。他采用了出卖火炬接力权,拍卖组委会一切用品等前人从来没有实行过的经营方式,为组委会获得了超出世人预想的收入,也从此开创了民间举办奥运会赢利的历史。
90年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大量公司企业家学习创意的好现象。1993年,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了首届“企业智囊训练班”。而向全国招生,北京、南京、合肥、无锡、南通等地的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公司总的经理,有的总经理在学习以后深深地感到“脑筋开了窍,一辈子受益无穷”。可以预见,时代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总经理重视自己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你惧怕未知吗?
前面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生事物、思想僵化、保持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自我限制的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具体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类行为。以便你可以对照这类行为重新审视自己。
总是喜欢吃一种固定口味的饭菜。你总是吃一种风味的饭菜,而不愿品尝新的风味,如果外出上餐馆,你可能习惯于某一固定的老地方,你总是吃自己常吃的东西。
总是穿相同式样和颜色的衣服,从不试试新的式样,也不穿些其他不同的衣服。你声称自己“穿着保守”,因此不愿改变自己的服装式样。
每天翻阅相同的几份报刊杂志,从不接受任何不同观点。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样一种心理试验,他们请一个政治立场众所周知的人阅读一份报纸的社论。社论开头的观点与他的观点完全一样,读到一半时,社论的观点突然改变,通过暗藏的摄影机,研究人员发现这位读者的眼睛突然转向该版报纸的另一部分。这个思想僵化的读者甚至不愿意考虑一个不同的观点。
总喜欢看同一类电影或电视片。
习惯了某一居住地之后就很难作出改变,你害怕搬迁到新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人、气候、政治、语言、风俗习惯等会有所不同。
对居住环境过于讲究,如果给你换上一个新的环境,如出差,你就会难以人睡。
拒绝听取不同意见,不认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一听到不同意见就马上认为人家要么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无知。这便是拒绝交流信息,避免与不同或末知的东西打交道。
害怕尝试一项新的话动,因为你怕自己干不好。你的嘴边总是挂着这么一句说:“我不会干这个,我就在旁边看看吧。”
强迫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在你的眼里,分数至高无上。你认为上司和同事对你的工作评语比自己从事工作的乐趣更为重要;因此为了追求成功,你不去尝试新的末知事物;研究问题时,总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我会干得得心应手”,只想进行某种你知道将会成功的工作,而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参加一种新的竞争。
避免接触任何你认为异常的人,你不去试图了解这些人,不去和他们交谈,而仅仅在一旁谈论他们,给他们贴上一些贬义的标签,这样让自己免受因接触陌生事物带来的恐惧(如,“这种人太自私,我没必要理他”,“他个性不好,跟这种人打交道没意思”等。)
即使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仍然死守,以此混个日子。你并不是必须干它,而是由于害怕换一个新的工作会带来各种难以预测的未知因素。
勉强维持并不美满的婚姻,因为你害怕那种陌生的独身生活;你已经不记得结婚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而也不知道离婚之后自己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尽管你所熟悉的婚姻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这总比独身生活保险得多。
无论是度假,还是购物,你都喜欢去同一地方,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
不管做什么事情,你总是以成败来权衡得失,而不是以乐趣来衡量,你仅仅去做那些你可能干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败或做不好的事情。
想方设法获得一些能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东西,如重要头衔、高级汽车、名牌商品或其他东西,其实你也许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
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机会时,你不能改变原有计划。如果你离开预先订好的计划,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时间观念刻板,让钟表主宰自己的生活,严格按照时间表生活,而不去尝试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事物;无论何时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觉都戴着手表,并且受着手表的控制;按时睡觉、吃饭,而不论你是否疲劳、是否饥饿或是否有愿望。
总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间,从来不去接触不熟悉的其他人;总是与同一群人来往,时时置身于这一小圈子之中。
当你和爱人或朋友一同参加晚会时,从头至尾都和他(她)呆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保险。
见到陌生人便畏缩不前,因为你害怕同他们谈到陌生的话题,总以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强、更聪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谈吐,并且以此作为回避新经历的理由。
无论于什么事,只要失败了,就拼命诅咒自己。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类似的例子。你或许可以自己列一个单子,看看由于这种惧怕未知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费时间列举这方面的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你应该对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为何恐惧未知
你为何要固守这些“惧怕未知”的行为,而不到那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游呢?也许你认为那样确实能给你带来很多“好处”,这些“好处”是你固守这些行为的强大心理支撑力,例如:
由于你一直墨守成规,生活单调,你就永远不必独立思考。既然你已经有一个计划,那么遇事只要看看计划就行了,而不必动脑筋思考。
回避未知也有“好处”。你是如此惧怕未知,那么你只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担惊受怕,尽管这样会大大有碍于你的个人发展与成就。跟在大家的后面走路总是保险的。然而,你可以想想哥伦布,当时,别人都告诉他;他的航海探险将彻底失败,然而他最后成功了。墨守成规总比冒险探索来得容易。毕竟,未知是一种挑战,未知隐藏着某些风险,挑战与风险总会构成某种威胁。
你可以说,你在推迟自己的快乐,并认为这样做是“成熟的行为”,从而固守熟悉事物并以此自慰。这样,似乎推迟快乐是“成熟”的“大人行为”,但实际上你固守自我、回避未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你疑虑未知,惧怕未知。
你可以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你一直是个好孩子。只要你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然则在这里,“做成了某件事”仅仅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
消灭未知恐惧的途径
你许你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以前根本没有注意到的这一误区,并试图作出改变,但是,你不知从何开始,下面,咨询专家们给你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途径与办法:
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如尽力接识更多的新朋友,多多置身于一些新的环境,尝试一些新的工作,邀请一些观点不同、性格不一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谈,因为你对朋友已经太了解了。
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你并不一定要说出可信的理由,以使别人满意。其实,你决定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很简单——因为你想这样做。
试着冒点风险,使你解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如,上班时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种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总是吃同样的东西等。
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你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如想象自己拥有一大笔钱,足够在几年内怎么也花不完。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原来设想的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而对未知世界,你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试图做一件可能使你的生活发生剧变、但将对你有极大好处的冒险事情,如婚姻、工作或学习上的重在选择等。
每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时,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接触了这些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仔细一想,其实并没什么,你对未知的恐惧,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试着做一些看似愚蠢可笑的事情,或一些你觉得“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当你真正做完之后,你也会这样发现这样并没什么愚蠢可笑和不该之处。
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试着去做你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渡过了一个下午。你可以在家里尽情地唱歌,尽管你唱得并不太好。你可以到野外去拍照,尽管你并不懂得很多摄影技巧。
接触那些你认为使得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曾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
放弃对自己任何事情尽善尽美的信条,让你和你的孩子选择那些喜欢或重要的事情,并努力做好;至于有些方面,只要敢于去做就行了。将每一件事做是最好是不大可能,也无此必要!人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
不要让自己不正确的观点阻碍个人的发展。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我们往往形成一些固定的看法并力图坚持,但也许你的某些看法并不正确,如果遵照行事,就会产生阻碍。在评估自己的行为时,不要根据你的观点,而应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来衡量。
记住: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往这一点,每当为保验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在回避未知时,马上自我警示,在内心里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故意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失败。如果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呢,还是没有变化?你是不是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经历这些小小失败,你也许会找到一些更新更深的体验。
上述建议是消除惧怕未知心理的一些积极方法。要消除这种心理,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自我回避行为,然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严肃地提出质疑,最后积极地向新的方向发展。试想一下,如果先于我们在那些伟大的发明家、探险家、先驱者都惧怕未知,我们今天面临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历史表明,未知孕育着发展——社会和个人的进步。
自信问卷
下面这份测试是让你了解自己的信心的,请在下列各题所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你的一项并根据评分结果作出自我衡量。
1.在理论上,你对自己的评价是:
A。勉强及格
B。我已尽力,但能更好
C。我已尽了最大努力
3.你喜欢孤独吗?
A。有时
B。时常
C。从来不喜欢
3.你对自己的活力程度评价如何?
A。很高。我每星期至少运动3次,我是个喜欢体力活动的人。
B。中等。我放学后偶尔运动。
C。低。我不喜欢常运动,我宁愿闲逛。
4.你服用麻醉药或者喝酒抽烟吗?
A。从来没有。
B。有时参加宴会时时候有时。
C。常常。
5.你离家出走过没有?
A。有。B。没有。
6.你曾有自杀意图吗?
A。有过。B。没有。
7.你对自己的外表感觉如何?
A。假如我的体重能减轻,我会对自己的外表很满意。
B。只有穿着最好的衣服时,才会觉得自己有吸引力。
C。我对自己的外表很满意。
8.有人告诉你今天你的头发及穿着很美,你会:
A。告诉他,他需要戴眼镜或更换一副新的眼镜。
B。谢谢他,一笑。
C。觉得不安,不知道他是否在开玩笑。
9.你计划星期六和朋友去玩壁球,但他们要去看电影。你选择:
A。去球壁球,但却希望自己是在看电影。
B。到电影院和朋友会合。
C。留在家里,你无法决定怎样做。
10.你被提名参加竞选某社团主席职务,你希望得到那个职位,但你的朋友P认为参与社会工作是浪费时间的事,你会:
A。接受提名,展开竞选活动。
B。拒绝提名,因为你没有把握获胜。
C。拒绝提名,因为你不愿意朋友们认为你是无聊分子。
11.当你的爱人送你一份名贵的定情礼物给你,你会:
A。送他一份同样价值的礼物。
B。接受礼物,但宁愿他送一件较名贵的礼物。
C。接受礼物,但宁愿他送一件较低价的礼物。
12.你的父母介绍认识他们的朋友,你会:
A。向你们看了一看,低声说声您好。
B。只看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你见过太多父母的朋友,你已毫不在意)。
C。亲切地微笑,介绍时看看他们的眼睛。
13.当你和上司或老板讲话时,你的眼睛:
A。不敢看着他,左顾右盼。
B。只偷偷看看他,表示害怕。
C。与他的眼睛对看,表情自然,不卑不亢。
14.你的好朋友当选学长,你会:
A。由衷地地为他的成功高兴。
B。你为自己没有得到那份荣誉而生气。
C。烦恼,认为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评分结果:
33分~42分:高度自信,有明确的目标,也会不断付出努力向目标迈进。
21分~32分:有一定的自信心,但缺乏主动,容易气馁。
15~21分:有信心较差,对自己的满意度很低。
本章小结:
“你不会两次经过同一条河”,没错,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这变化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暗藏着残酷的竞争。要成为胜利者,就必须时时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将带给你无穷的力量去战胜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