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533800000024

第24章 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肝炎中医病名湿困脾胃证

症状

湿滞脾胃证。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大便溏薄下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由于湿浊困阻脾胃,阻滞气机,可见脘腹胀满;湿邪影响到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则可出现泛恶、便溏、不思饮食;湿阻于中,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全身,可导致倦怠嗜睡。这与全身阳气虚衰所导致的倦怠萎靡有所不同。舌苔滑腻是诊断体内有湿邪停滞的重要依据,而口淡无味与脉象沉缓是这一诊断的重要佐证。

湿困脾胃证以脾胃阳气困遏,湿浊内阻为特征,如果兼有湿热,则属于湿热蕴中证,如表现出明显的中阳虚衰、寒湿内阻的症状,则又属于太阴虚寒证,须辨证诊断。

【用方】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方剂说明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本方临床上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湿邪所致的病症,虽然治疗重点在脾胃,但是又不局限于脾胃。如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但是很多非消化系统的疾病只要有湿邪的存在,也常使用本方,比如冠心病、失眠、慢性肾炎,以及妇科疾病如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症、白带异常等。

组成

苍术15g,厚朴、陈皮各9g,甘草6g,生姜2片,大枣2枚。

歌曰: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味和中此方宜。

配伍说明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为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故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以治当燥湿运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方中以苍术为君药,以其辛香苦温,入中焦能燥湿健脾,湿去则脾运,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阻碍气机,且气行则湿化,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煎加姜、枣,以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枣相合尚能调和脾胃。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平胃散方中所含有的成分能够很好地调整胃肠道消化功能。方中的苍术有健胃、利尿、发汗、镇静、降血糖和强壮身体的作用,厚朴则除了能健胃、镇静、镇痛、缓解横纹肌强直等作用外,还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此外,方中使用的陈皮能够健胃、止吐、祛痰。甘草则有解痉、保护胃粘膜、以及发挥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综合全方,不仅能健脾胃助消化,而且也有广泛复杂的药理作用。

方剂制备

方中各味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使用注意

平胃散虽然适用的病症很多,但就方剂性质来说属于偏温燥,所以无湿者固然不能使用,有湿邪而素体阴虚或者间杂有火热之邪者也不适宜,不可轻易使用。如果一定要用,需要妥善配伍增减。

临症加减

1.湿困脾胃而气机瘀滞较甚者,可加木香、砂仁等增加行气之力。

2.兼有食积内停者,可加炒神曲、麦芽,焦山楂等。

3.兼见腹胀便秘者,可加槟榔、莱菔子、枳实等。

4.兼有脾胃虚弱而倦怠乏力,食欲减少大便稀溏者,可加炒白术、茯苓、党参等。

5.兼有脾胃寒盛而腹部冷痛作泻者,可加干姜、肉桂等。

6.胃气上逆较严重而见呕吐或嗝逆频作者,可加入姜半夏等。

实例练习

阎某,女,42岁。平素胃部有恙多年,经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最近几日胃脘部位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有轻微痛感,伴随恶心呕吐,大便稀溏,一日排便多于两次,食欲不振。经查体,舌苔白腻不清,脉诊濡细。诊断湿困脾胃证。处方: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甘草6g,炒白术6g,茯苓6g,党参9g,与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