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10522800000006

第6章 相关阅读资料

(一)可口可乐在法国市场的“营销战”

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业务范围还仅限于北美地区。1930年,专门负责总公司海外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以及浓缩液制作技术的采用是可口可乐公司有可能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二战”以后,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拓展法国业务并打算在马赛建立生产浓缩液的新厂。为此,公司同当地企业界签订了装瓶特许权协议,并拨出大笔广告费计划在几年内使每一位法国人每年享用6瓶可口可乐。然而,这项计划在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法共的《人道报》指责这一计划是对法国的经济侵略,它将导致法国的“可口可乐化”,并可能导致法国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法国饮料业界,如葡萄酒、果汁、矿泉水、啤酒等饮料行业因担心可口可乐会威胁他们的利润,而纷纷指责可口可乐危害公众健康和国内工业发展;政府内部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推广计划存在着反对意见,法国海关、农业部和卫生部都指责可口可乐含有人工加入的过量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有害,财政部则借口这一计划可能会给法美贸易收支问题带来灾难而禁止可口可乐在法国经营。在各种力量的压迫下,法国政府于1950年2月拒绝了可口可乐出口有限公司借道摩洛哥运送一批浓缩液去法国的申请。

面对“整体反美”的法国人可口可乐公司没有退缩而是重新制订了开拓法国市场的计划:一方面对产品的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制定符合法国消费者的计划,另一方面决定采用公共关系策略。首先,可口可乐雇佣了大量的当地法律和科学及经济专家,利用他们的关系支持可口可乐产品。如调查证实产品符合健康法规;广告属实;市场由法国人控制不会对本国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等。公司总裁还拜访法国驻美大使,进行游说,通过外交手段要求法国政府取消对可口可乐的禁令。其次,在美国制造舆论,该饮料对美国士兵健康有益所以能援助法国赶走纳粹。把可口可乐看成是法美两国经济等方面的友好象征。最后,可口可乐公司采取措施在美国政界进行活动,争取获得美国政府的支持。终于成功地敦促美国国务院出面干预。在可口可乐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法国政府1954年4月取消了有关可口可乐产品进口的禁令。可口可乐公司取得了这场“营销之战”,成功地打开了法国市场的大门。

(二)钟表王国走出困惑

20世纪70年代中期,瑞士钟表业陷入严重的危机。日本和香港采用电子适用技术使钟表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廉价的电子石英表涌入国际市场。这股狂流冲击生产机械表为主的瑞士钟表业。世界钟表市场在逐日扩大,而瑞士产品在市场中不断减少。

危机使瑞士两大钟表集团受到严重损失。这两大集团ASUAG和SSIH,都在寻找夺回钟表王国霸主地位的途径。两大集团联合成立了钟表指导委员会,加强其在国际钟表界的竞争地位。

1981年,瑞士生产的塑料表“大众表”被命名为“瑞士表”(SWATCH),“瑞士表”无论从外形时尚性,使用的方便性,价格的实惠性等方面都给人醒目的感觉,然而它遭到人们的广泛批评。1982年,瑞士钟表指导委员会与美国一家公司合资生产“瑞士表”,生产量每周可达到4000只,型号有25种,但销售出现了问题,公司负责人甚至决定将这个不受欢迎的产品卖掉。而指导委员会的尼克松·奥亚克反对,他制定了“瑞士表”打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1983年,“瑞士表”正式营销大战开始,在一个国际市场产品的记者招待会上,大力地宣传“瑞士表”向人们传递了四大特性:①价格是瑞士石英手表历史上最低;②质量敢与价格昂贵的手表相比:误差每年1秒;③新潮流,新生活的标志;④能够适合各种人的爱好,可作为时髦的装饰品。1984年,“瑞士表”逐渐被人们接受。同年瑞士两大钟表集团正式合并为瑞士微电子钟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SMH)。公司拥有一个较强的市场分析研究组织,手表的设计和生产来源于市场和社会,公司的产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和市场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公司的口号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变”,“瑞士表”以其不断地变化使产品成为“时尚”、“个性”、“艺术”的化身,敢于创新,质量第一是“瑞士表”成功的奥秘。今天它拥有欧米茄、布朗班、浪琴、雷达等高档表及雪铁纳、铁索和“瑞士表”等两家钟表企业。1993年,瑞士出口手表和机芯达1.2亿件,约占世界手表市场的50%,其中“瑞士表”占出口成品表的75%,现在“瑞士表”的市场已经遍布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