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才素质论
10522600000007

第7章 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1)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中国公民的最基本的人格和最基本的国格。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已经成为政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人才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标准的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可见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人民思想中的地位。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规定的公德内容,首要的一条就是“爱祖国”,强调“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党章规定,要用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这是对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评价。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内涵具有三个方面:爱国者的主体方面的内涵;爱国主义对象方面的内涵;时代性的发展内涵。

第一,从爱国者的主体方面的内涵来说,爱国主义是历史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感情、思想和行为。这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内涵,即:爱国的感情是培育和形成爱国主义的感性基础;爱国的思想是培育和形成爱国主义的理性基础;爱国的行为是实践爱国主义的体现和归宿。在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者和仁人志士,都是从热爱祖国的那种感情的心理体验,逐步提升到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思考,形成民族自尊意识、民族自强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最后付诸爱国的实践,身体力行,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完全的爱国者。这些完全的爱国者,具有理性的思想体系水平,所以,必然走向科学社会主义指导的共产主义方向。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二,从爱国主义对象方面的内涵来说,爱国主义是热爱故乡、热爱人民、热爱国家的统一。热爱故乡山河是爱国感情的起点,热爱人民是爱国的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升华,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政治要求和理性体现。祖国与国家,这两个概念是存在区别的。祖国,一般是指历史传承的故土和故土上的人民,是一个民族性、传统性的概念;国家,则是一个侧重于政权和制度的政治性概念。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到来之前的历史时期,祖国与国家这两个概念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这种分离和对立,要求我们对历史上的爱国行为进行历史的分析,把他们热爱祖国的行为和功绩与其忠诚于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历史局限性的一面区分看待。只有这样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民族英雄岳飞,他在南宋历史背景下,主张抗金,值得世代称赞,这是岳飞热爱祖国的主要方面;但他毕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权力尽忠的一个人。这是他处于那个历史时代不可避免的一种局限。近年来,有人对岳飞的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进行怀疑,有个别的人甚至主张让卖国求荣的秦桧的塑像“站起来”,让精忠报国的岳飞的塑像“跪下去”,这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是典型的不懂得上述那种区分的胡思乱想。一位网络作者评论说,秦桧长高了、“站起来了”,岳飞必然矮下去、“跪下去”,这种相对论的效果世人皆知。更进一步,卖国求荣的奸臣“站起来了”,精忠报国的英雄矮下去了。我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这种正义感守护着中华民族历来的爱国主义与卖国求荣的是非界限。

在中国近现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步的仁人志士,往往热爱包含着故土和人民内涵的祖国,却痛恨那个剥削阶级腐朽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鲁迅有一首小诗,非常清楚地体现了热爱祖国与僧恨当时黑暗国家统治者的不同感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对“故园”祖国真挚而强烈的热爱不可遏制,但同时却表达了要与黑暗的国家做拼死斗争、不惜流血牺牲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第三,从爱国主义时代性的发展内涵来说,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祖国这个世代祖先生活劳动的地方,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结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消除了历史上各个时代都存在的分离性和对抗性,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讲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达到了一致。因为,爱国主义所追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追求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振兴中华的领导力量。所以,热爱祖国、盼望中华振兴的理性的爱国主义者,必然为国家的前途命运着想,把爱国与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不仅是调整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首要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要求,同时也是规范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政治原则和要求。当代爱国主义必然表现出来的支持和拥护祖国的统一大业、维护祖国的政治安定和发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都是政治原则和要求。中共中央1994年8月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将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政治原则和要求对待的。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21世纪人才不可忽视的政治素质之一。

(2)民族虚无主义的几度泛起

对于有着近百年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历史的中国,爱国主义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尤其重要。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曾经经历了百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这个社会阶段的特点就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在漫长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面对受压迫的现实,一部分中国人滋养出了一种“殖民地意识”。这种殖民地意识的特点就是对自已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盲目否定,和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的盲目崇拜。表现在文化上也是这样,殖民地意识往往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当作主流文化或者叫做所谓“普世文化”,而片面地、绝对地否定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这种殖民地意识,在帝国主义和西方列强面前,就抬不起头来,对自身民族的前途丧失信心。存在这种殖民地意识的民众,在帝国主义面前往往带有一种奴颜和媚骨,一种奴才的心理和姿态。这是毫无前途、毫无出息的一种思想意识。在这种殖民地意识的笼罩下,民族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民族的振兴就无从谈起。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一切仁人志士,一切进步的人们,都首先要清除这种殖民地意识,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需要的不是媚骨而是民族自强的骨气,不是对自已民族历史和现实的简单否定,而是开辟民族独立和振兴的道路。因此,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鲁迅的民族气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此走向了独立和富强。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新中国诞生不久,就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朝军事力量,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一切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新的社会现实也大规模地冲刷了人们头脑里残余的殖民地意识和民族虚无主义。但是,由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殖民地意识并不会随着产生它的那种现实的消失而消失。它仍然会残存于人民的头脑,或隐或现,随着外界的形势变化,不断出来干扰社会的健康发展。

解放后,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了全面封锁的政策,国内的政治环境相对封闭,爱国主义的热情不断得到加强,殖民地意识不断被清除。但是,在新时期,当我们打开国门,发现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差距巨大的时候,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民族虚无主义竟然又借对外开放之机泛滥起来。人们都感觉到了殖民地意识的回归。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殖民地意识的回归是以“文化反思”之中的民族虚无主义为突出表现的。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特点是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一切文化象征。当时,这股思潮来世迅猛,把龙、长城、黄河、黄土地和中华文明,一概骂倒,一概否定;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到今日的现实,一概否定,有的人甚至提出要“解散中华民族”。更加系统地表述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逻辑的,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两次播放的电视专题片《河殇》。这部专题片的基本观点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只不过是一个不断寻求又不断破灭的梦;封闭太久的中华民族接受屈辱是一种历史注定的命运,不要再留恋黄土地,而要向西方无限开放;唯一的灵光是赋予知识分子以“自由的口气和无限的空间”;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的新纪元是急于求成,惨重失败;不要怕搞资本主义;不搞全盘西化,就会发生无穷的动乱;只有西方“蔚蓝色”的文明才能救中国。《河殇》在“蔚蓝色”这一集里是这样概括中华民族的前途的:“这片土黄色的大地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肆虐的黄河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意识。单靠这片黄土和这条黄河,已经养育不起日益膨胀的人口,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化,它不再有过去的营养和精力。”“儒家文化……纵使它有千年珍奇,今天也是难免玉石俱焚了。”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这种仰人鼻息的媚骨,这种猖獗的形而上学的思维,立即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愤慨。

1988年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王晓东、秋田草的《激情的阴影——评电视系列片“河殇”》是最早批评《河殇》的文章。该文犀利的笔锋直指《河殇》的软肋绕过批判现实的险滩去安全地鞭笞祖宗“只不过是一种”高级牢骚学术环境的不自然引出了新的荒谬;由于缺乏对现实的细致考察,而用‘文化’之类巨大概念含混地解释一切,恰如两千年前的祖先用阴阳八卦来解释万物一样的笼统——八十年代的学者竟在用他们深恶痛绝的传统的方法去挞伐传统文化。这种荒谬同时又使人有一种悲哀:一群医生围绕着一位患肺病的人议论纷纷,争论它的祖先的染色体是否有缺陷。……而我们却对那些急需改变的现状手足无措,仍旧沉溺于用情绪的冲动、文学的想象、艺术的灵感来代替审慎的科学思考。我们的社会也分不清外表的深奥与实质的充实,大抵只能为一些新颖雄辩的哲理词句而喝彩。这样的经历带给中华民族的迷失与灾难,还没有受够吗?这篇文章在当时党的最高领导人赞赏《河殇》的氛围之中,于直言,值得佩服!但是,在当时的氛围之中,这篇文章竟然受到了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物的围攻。这真是怪事!

不独有偶,海外的有识之士也纷纷表示不能接受《河殇》的逻辑。当时还客居美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明确表示:“在这个电视片里,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把这三个传统(指:龙、长城、黄河)都批评得一无是处,认为如果不把这三个传统抛弃掉的话,中国就没有希望。我认为这是大错的。另一位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评论道:黄帝的儿女们,我们必须团结,发扬民族理想,建立自尊、自信。……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五千年的黄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希望我们今后的创业,也能得到未来子孙们的崇敬。”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赵冈,从另一个角度也表示了对《河殇》指出的“改换蓝色文明”观点的批评上述之观点,不但对马列主义来讲是叛道离经,即是以非马列的学术立场来论,也不容易完全被接受。例如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之二分法本身就蛮有问题。而对两种文化的论断,如像‘海洋导致了民主,海权导致了科学’等提法,都是未经严格证验的假说。台湾的学者更是不能接受《河殇》的逻辑,深刻的批评最早来自陈映真在《海峡评论》杂志上的文章。台湾《天下》杂志总编殷允凡的评论也是独具深刻见解的,他指出:它表现出来的政治意味太过浓厚,似乎已先有一个预设的‘政治的框框’,也因此让人觉得它的推论显得太过急切,可信度不高,似乎是为×××的经济派在思想、理论上寻找历史文化的支持点,这使得原本极好的构想大打折扣。比如,它的很多立论都有极端化倾向,难道海洋文化就一定全是好的,而中原文化就毫无优点可言?我想真实的情况应该不是这样的。而且文中提到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工业文明、商品经济时,似乎是带着一种狂热的崇拜。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名词正是大陆的新流行?是时代的口号?或者是一种新迷信呢?因为即使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和日本,也已很难看到对这些名词这样毫无保留的信仰。中国是要进行现代化,但现代化是否就等于全盘西化?这问题值得深思。我想,海外人士对《河殇》的批评已足够深刻了,无须再加评论。

随着1989年那场风波的平息,《河殇》在国内也受到了它应有的批评。国内学者指出了它的150多个常识性的“硬伤”。问题不在于它有多少硬伤,而是它代表一种打着“改革开放”旗号的、毫无民族骨气的崇洋媚外的倾向。

一个人丧失国格,背弃祖国,损害祖国,不仅为中国人民所不容,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不容。1989年风波平息之后,一位动乱“精英”跑到美国,俨然以美国人自居,指责和辱骂中国为“万恶的中国”。连台湾的一些报纸都痛斥其为汉奸。美国奥运会选手在纽约的华道夫饭店举行庆功宴会,这位“精英”溜进去,对着扩音器大喊道:“伟大的美国选手万岁!伟大的美国万岁!我们伟大的美国在这次巴塞罗那奥运会所得的金牌比中国多21面,银牌多20面。我们伟大的祖国彻底打败了万恶的中国!”这时,一名美国的定向飞靶射手认为这实在太过分了,忍不住冲上台,抓起麦克风,问道:“你是谁?”“我是方励之,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忠贞公民。”这位飞靶射手回头问大家:“有人知道这个叫什么方励之的美国人吗?”一名棒球选手大声说:“噢,知道,他就是被李浩明先生藏在裤裆里从北京带出来的家伙!”这位“精英”的损害中华民族的无耻表演,连美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台湾报纸斥之为汉奸,是不奇怪的。

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泛滥,不是偶然的。对外开放之后,有些人在物质的差距面前失去了民族的信心和尊严,失去了民族的骨气,这是殖民地意识的民族虚无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开放的环境里,只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优势存在一天,国内的殖民地意识或者说是民族虚无主义就存在泛滥的可能。果然,在1993年,民族虚无主义借一本叫做《废都》的小说,又出现不大不小的一股回光返照。从表面上看,这本小说是继张贤亮的那种由于长期性压抑而爆发的性宣泄小说的续篇。作者在小说之中,竟然仿照被删节的《金瓶梅》的版本,在那些露骨的性体验描写之后,又打了许多小方框框,好像还有更加令人发指的性描写似的。尽管北京大学的几位博士生指出了《废都》里的性描写,大部分都是抄袭《金瓶梅》的情节设计,没有什么创造性。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本小说的真正要害不是性描写。作者在《陕西日报》的“星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说真正的动机是抨击民族自尊的所谓“废都”心理。他说,我是把西安当作“废都”的典型来写的。这种“废都”里面的人们,常常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明明今天当不成首都了,但是心里却总是想着原来当首都时候的那种得势的骄傲。他接着说,西安是中国的废都,其实整个中国就是世界上的废都,最终这位作者认为世界就是宇宙之中的一个废都。那么,在人类能够认识的空间,还有什么不属于废都的范畴呢?所以,有人建议,《废都》这本小说应该改名,改为《都废》就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在他的视野里,一切“都废”了。这种一切“都废”的思想情绪,实际上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反映。这是与爱国主义格格不人的一种思潮。

在199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所谓“要甘心为美国人当孙子的战略”的民族虚无主义论调。这是十分新奇的观点。这位自认为很有些资格的人物表述说,为什么中国在近现代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就是中国始终不愿意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孙子”。如果老老实实奉行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孙子的“孙子战略”,就会有机会搭上一条顺风船,说不定早就发展起来了,也可能我们今天就是日本。在当时,这种说教就激起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愤慨。其实,这种说法无非就是1989年之前有人主张的中国应该多当300年殖民地就会发展起来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欺骗。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中国人的眼前,这就是我国的邻邦印度。印度的人口和幅员很接近中国。与中国情况不同的是,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时间长达300年之久,结果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当印度终于在20世纪中期获得形式上的自治时,印度的国家领导人翘首北望,十分羡慕邻邦中国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步。如今,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具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也有着发展的良好势头,再让中国倒退回去,当西方列强的“孙子”,再重复殖民地的生活,中国人民决不会答应。这种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是十分有害的。

看来,消除殖民地意识和民族虚无主义,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一蹴而就的。对于殖民地意识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批判要持续至现代化进行的全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民族要发展,就更需要在全民族范围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前提和保证条件,就是要对殖民地意识和民族虚无主义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批判。没有对殖民地意识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及时而有效的批判,爱国主义教育就很难产生实效。

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笼罩下,国家是很难得到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日本的教训。日本明治维新初期,由于打开国门,发现日本的社会发展不如西方列强,便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在这个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不少人甚至主张把英语作为日本国语。还有人写了《日本人种改良论》,主张让日本女人与洋人通婚,以改变日本人种的质量。但是这些思潮的主张不但不能改变日本的落后局面,反而在这种毫无骨气的奴才思想指导下,连与国外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工作都没有进展,日本处于彷徨之中。直至后来肯定了日本自己的文化传统之中积极的东西、强调自立自主之后,日本才有了发展。

但是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是反复进行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成为德国法西斯在东方的一代表。日本战败投降、陷入“第四等国”的现实,使大多数日本人又一次出现民族虚无主义意识。作家久米正雄在《世界春秋》杂志上发表文章《日本美洲论》,干脆主张让日本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侵朝战争的爆发,日本经济得到刺激并开始复苏,思想界也出现了强调民族自信的思潮。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梅棹忠夫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完全拒绝了日本是在追随、模仿欧美的观点,充分表明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态度。这时他们才认识到,正是对传统文化采取分析、吸收的态度,才使日本经济的复苏和成功成为可能。战后60多年,日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摆幅是巨大的。而这些认识直接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3)实用主义思潮与爱国主义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前后,启动了个人利益的杠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由于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现象,以强调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西方实用主义思潮逐渐传播和扩散开来,成为销蚀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思想障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不克服实用主义思潮。

西方实用主义思潮或日西方功利主义思潮,自19世纪至今,始终把社会生活的道德作用归结为现实利益,用资产阶级商人的商品交换逻辑看待人生价值和道德作用。西方实用主义的定义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它的判定真理的标准都是最能够表述它的本质的。按照实用主义判定真理的标准,凡是对自己有用的便是“真理”,凡是眼下有用的便是“真理”。实际上,在判定真理的时候,实用主义以个人私利代替了公共利益,以短期利益代替了长期利益,以具体利益代替了根本利益。在20世纪90年代,不少青年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淡化了理性追求,增加了浮躁情绪。这种思潮的名言是:“不论搞什么主义,把个人的腰包搞鼓了就是好主义。”有的公开提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实用主义。”至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前途命运,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之内。

实用主义这种只重视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特点,很难容纳下爱国主义精神。实用主义的蔓延和传播,从思想上严重冲淡和排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实用主义重视眼前利益,而爱国主义则是历史的积淀,强调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实用主义强调个体的单独的利益,而爱国主义本身则是体现集体的、全民族的整体利益;实用主义完全是以个人为本位,爱国主义则是以整体为本位。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还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下,实用主义只能对西方西化、分化中国有利,而对我国的发展有害。在我国,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和个体利益,爱国主义就无从建立,而民族虚无主义则会趁机泛滥。

有些人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的生活水准、科技水平、经济指标为判定历史的标准,走到了丧失民族气节、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地步。有的人从眼前利益、个人享受出发,走到了丧失国格、人格,投靠西方统治阶级的泥淖。

实用主义之所以与爱国主义对立,还因为其价值取向相反。爱国主义的目标不是索取,而是为了集体的一种付出;实用主义的目标则是索取,而决不接受付出。前些年,在北京某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件荒唐事。语文老师讲到了方志敏烈士的文章《可爱的中国》,改变了一般讲授的教学法,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再讲解。经过热烈的讨论,有学生在发言中提出了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认为,这篇课文纯粹是为了教育学生而组织许多人编造出来的,因为当时我们的祖国母亲那么破败、贫穷,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蹂躏,在华贵的西方贵妇面前显得衣衫褴褛,没有尊严,当时的人们谁也不会去爱那样一个祖国;这样的一个祖国,她不可能给大家任何好处,谁热爱这样的一个祖国呢?这样的祖国,她哪里是值得人们爱呢?老师听了这样的发言,非常吃惊,一时无法辩驳。这些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只有给自己带来好处,才值得爱;只有表面上体面,才值得爱。这种逻辑的实质就是实用主义的逻辑。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考和判断问题,那么,当祖国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她不但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而相反,她需要人们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身,可谁还能够挺身而出进行反侵略的斗争?当祖国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需要人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甚至忍辱负重建设祖国的时候,谁还能任劳任怨地辛勤劳动?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为个人带来好处或利益的,都是要求人们为祖国付出一定的劳动和代价的。这样的情况,实用主义是不可能接受爱国主义,也不会容忍爱国主义的。

有人还把邓小平同志讲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通俗说法,歪曲为实用主义的哲学。有些人做出这样的理解:“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把经济搞上去就是好主义。”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邓小平同志可不是抛开主义的本质,为了一点实利而去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邓小平同志这个说法的本意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什么办法能够把经济搞上去,就采取什么办法。所以,“猫论”不是一个本质问题,而是一个方法问题。至今,还有人认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是走的美国的道路,并且认为邓小平早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不能说出来而已。看来实用主义思潮已经达到了歪曲社会现实的程度。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怎么能够体现出来呢?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历史的传统教育进行。培育并弘扬爱国主义,就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懂得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懂得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历程;懂得中国今日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现实来之不易。这样才会真正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才不至于在西方世界的花花绿绿面前自卑自弃或“乐不思蜀”。

培育并弘扬爱国主义就要尊重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讲究教育的实效性。首先,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应该坚持一贯性,不应该忽冷忽热,更不应该朝令夕改。其次,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爱国的问题上既不能软弱也不允许有杂音。再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建立应有的载体,制定相应的政只有不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才能焕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成为奋发有为的成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