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才素质论
10522600000022

第22章 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时代向人们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是21世纪社会发展和进步提出的更加突出的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在拥有自己的业务专长的同时,还要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修养、最新的现代科学常识的素养,以及适应自己工作所需的外语水平。

列宁说得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只有具备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

(1)专业知识是立身之本

专业知识是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具有一定的业务专长,是成功人才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够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培育。

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的工作,都不能长期当外行,都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做党的领导工作的同志,也不能以想当然的态度,一般化地对待自已的工作,要懂得党的建设的理论知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做一个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做行政领导工作的同志,就应该懂得应有的基本知识,懂得行政管理学和政治学的知识,懂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懂得党和政府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做一个优秀的行政领导者。有的青年同志,特别是各级共青团干部,实际上从事的是党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就要成为这个方面的行家里手。待到将来转向其他岗位,还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跟上,做一个优秀的懂业务的干部。至于各种具体的明确的专业工作者,就更应该掌握充实的业务知识,做各个行业的能手。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的大学生都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效果大不一样。那些效果比较好的社会实践,往往发展比较稳定,内容比较明确,其主要原因就是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与学生的专业特长相结合,不但使学生受到锻炼,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专业优势,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所以,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特长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经验。

为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青年大学生必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白主攻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要鼓励青年大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勤于学习,扎实本领,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学以致用,不断汲取和丰富知识,以期日后可以以自身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2)克服“无专业”的思想

在专业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鄙视自己所学专业的思想。不少人在初步接触了自己的专业之后,在与其他专业的比较中,产生了“无专业”的思想,认为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不算真正的专业。

大学外语系的许多本科同学,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专业。他们认为,外语作为一个工具,各个专业的同学都在学,而且许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外语成绩比外语专业的学生还高。所以,学外语的不算具有自己的专业。同样,中文系的学生也认为自己的专业也不是什么专业。他们认为,中文阅读和写作,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在做,而且许多其他系的学生,中文写作能力往往更加突出,写小说的人常常不是学中文专业的人。学历史专业的学生,也有类似的理由,他们认为像历史要籍这些书籍,任何具有一定的文化阅读能力的人都能够做到,历史专业大学生实际上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专业特长。

最令人吃惊的是,学制8年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年也不承认自己具有什么专业。他们的理由是:虽然学了8年的专业,但是来到医院的具体岗位上,仍然是两眼一摸黑,什么事情也插不上手,还要重新学起。以前学的东西全都派不上用场,专业学习之中的病理学和药理学之类的东西,与医院的具体操作存有很大的距离,好像学的东西没有什么用。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那些基础的医学专业知识就会在实践之中慢慢发挥作用。真正的专家,还是要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

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自已的专业,是因为他们的认识存在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他们把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当成了培育专家的阶段,以为本科学习了一定的专业,毕业之后就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了。所以,一旦发现本科毕业后并非能够马上成为专家,心情就一落千丈,灰心了。他们不知道,本科学习阶段,只是学习当专家的最基本的知识,距离专家的水平和科学研究实践,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个思想如果不解决,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专业。

(3)见异思迁与精益求精

要专心于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奠定坚实的业务功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业务上起码是一个学有专长的人。要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克服一般化。

毛泽东曾经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待业务工作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说:“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任何精湛的技术、高深的学问、广博的知识都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人们在专业方面要专心致志,对专业研究要精益求精。对任何一个专业,抱着见异思迁、浅尝辄止的态度,是永远也不能成就一个专家的。

当然,在当代社会,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人们的工作岗位经常发生变动,人们也主动地更换和调整岗位。在这种情况下,那种对专业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必要吗?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