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38

第38章 品行不端的人也重用

西汉时阳武人陈平,家境贫寒,喜欢读书。等到各路诸侯起兵叛秦,陈平在临济事奉魏王,作太仆。他向魏王献策,魏王没有采用。有人在魏王面前中伤他,陈平就逃走了。后来陈平又为项羽做事,项羽封他卿一级的爵位。殷王司马印叛乱时,项羽派陈平去攻打司马印,并降服了他。陈平回师,项羽任命他为都尉,赏赐给他黄金二十镒。过了不久,刘邦攻下殷地,项羽大怒,要诛杀那些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吏。陈平很害怕,就把赏赐的黄金和官印装好封起来,派人送还给项羽。自己带着剑从小路逃走,渡过黄河,在修武归附了刘邦。陈平通过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召他进见,赐给他饭食,打发他去客舍中。陈平说:“我有要事来见您,所说的事不能拖过今天。”刘邦就和他交谈,两人很投机,脾气投合,爱好相似,有相见恨晚之感,刘邦非常喜欢他,就问他:“你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陈平说:“都尉。”刘邦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并让他做典护军。将领们都喧闹起来,说:“大王才得到一个楚军的逃兵,还不知道他的本领高低,就与他同乘一辆车子,还让他反过来监管我们这些老将!我们不服,大王是不是糊涂了。”刘邦听了,却更加宠爱陈平。周勃、灌婴等人对刘邦说:“陈平虽然外表俊美,但未必真有什么才能。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他的嫂子私通;为魏王做事时不被容纳,就逃走投奔楚;在楚时仍然没有被重用,又逃跑来归附汉。现在大王您却委任重要的官职,让他做典护军监督各部将领。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贿赂,钱给得多的人就得到好的待遇,钱给得少的人待遇就很不好。陈平根本是个没有操守的乱臣贼子,希望大王明察!”刘邦不但没有听从劝阻,反而重重地赏赐陈平,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将领。将领及群臣也不敢再说什么,但心里都窝着气。后来楚在荥阳包围了汉王。汉王对陈平说:“天下动乱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陈平说:“项王的正直之臣只有亚父等几个人,现在若用反间计使他们互相猜疑,我们就一定会攻破楚国。”于是汉王给陈平四万斤黄金,让他去实施计策,从不过问金子的使用情况。

陈平运用反间计,果然使项羽猜忌亚父,不再用范增的计策,因此击败了楚国。(这个故事的详情,本书后面还会讲到。)这时,周勃、灌婴才感到刘邦用人是用对了,就找到刘邦请求当初错劝之罪,险些让汉王丢失了一个人才。刘邦说,我召见引荐陈平的魏无知,问他陈平的品行如何。魏无知说:“乡里有社庙,陈平当了社宰,每次分祭肉都分得很平均。乡里有父老就说:‘陈家的小子做社宰做得很好啊!’陈平说:‘唉,如果让我主持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的!’”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陛下现在问的却是他的品行。现在如果他具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事情的成败却没有什么帮助,陛下哪里有空任用他呢!现在楚汉相争,我推举有不凡谋略的人,只考虑他是否对国家有利而已,至于与嫂子私通、收取贿赂,哪里值得去顾忌呢!”后来我又召见陈平,问他说:“你侍奉魏而不被接纳,侍奉项王而不被重用,现在又来追随我,有信义的人难道都是三心二意的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意见,所以我才离开他去侍奉项王。项王不能信任人才,他所任用宠爱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老婆的兄弟,哪怕是有不一般才能的人才他也不能任用。我听说汉王能够任用人才,才来归附您。但我空手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无法应付日常开销。倘若我的计策的确有值得采纳的地方,希望大王您采用它。假如没有什么值得采用的,那么金子还都在这里,请让我封好送到官府中,并请求辞去官职。”于是我才重用了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用人时要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能因为人才有某一方面的缺陷就放弃使用。领导者应当胸怀宽厚,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要知道,我们使用一个人是要用他的才干,而非是他的毛病和问题。只有用人所长,才能真正使他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