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早年是一名普通百姓,衣食常常没有着落,贫困潦倒,常为人讥笑。一天,当他在街上走时,迎面过来一个屠家的少年无赖,他素与韩信不和。韩信见了,急忙撤身想走,不愿与之正面冲突。这时,那个无赖也发现了韩信,见他要走,便一把抓住韩信的衣领:“你这个胆小鬼,见了我想跑,想往哪儿跑?”他一眼又看见韩信腰下的佩剑:“哦,你小子还佩剑,你这样的人带佩剑干吗?”说着动手要解韩信的剑。韩信往后一跳,试图挣脱无赖的纠缠,照旧走自己的路。不料,韩信又被无赖一把抓住,“我说,你虽说人高马大,却是一个草包。咦,生气了吗?你的嘴角抖什么?如果你是条汉子,就拔剑来刺我,咱们比划比划。如果你没有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韩信听了,血一下涌上了头,他盯着那张无赖之极的脸想了很久,很想拔剑出来,与他决斗,凭自己的武功,是不怕他的。但韩信的心里又在琢磨,这个家伙虽不怀好意,与之决斗却无太大意义。唉,也罢,我就是从他胯下爬过去,他就能比我高明了吗?想到此,韩信慢慢俯下身,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时,街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韩信不逞一时之勇而是忍辱负重,不把自己的生命浪费于不足轻重的决斗上,虽然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仍能自强自新。他先是投靠项羽,后来改投刘邦,被刘邦拜为大将,领兵百万,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汉政权四百余年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终于成就大业,名垂千古。而那位无赖却连姓名都未留下,相比之下,孰胜孰败,孰优孰劣,自见分晓。当一个人实力微弱、处境困难的时候,也正是最容易受到打击和欺侮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抗争力最差,如果能避开大劫也算很幸运了。假如此时面对他人过分的“待遇”,最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先吃一下眼前亏,立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待机而动”作为忍耐与发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