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必须解决的11个难点
10518600000015

第15章 难以背负的生命代价

生命是宝贵的。有时候,为了生命延续或未竟的事业,我们可以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地活着,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的生命能够呈现出精彩。然而,在强大的世俗面前,生命又是脆弱的,以往无数个事例证明,几乎在每一个绚丽的人生背后,所付出的对抗世俗的代价都极其昂贵。嵇康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殉道的工具,来抗击强大的世俗社会。嵇康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平日里,嵇康“轻肆自言,遇事便发”,著文直抒胸中感愤而无所忌讳。嵇康曾在苏门山遇见一位隐者孙登,从游三年,问其所图,总不言语。直到临别之际,孙登才开口对嵇康说:“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于今世乎!”

嵇康对专横的司马氏集团不是像当时的士大夫阮籍那样以佯装疯癫装避世,而是公开采取了针锋相对、不合作的态度。司马氏集团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嵇康却公然反对礼法。尽管他内心并不是这样想的,却公然宣称“越名教而任自然”。司马氏以暴力和阴谋手段夺取了曹魏的天下,却打着名教的旗号,颂扬历史上的商汤、周武王、周公、孔子等。嵇康对司马氏的行径非常愤怒,于是就采取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对策,借否定汤武周孔以表达他对司马氏强烈的鄙薄和否定。嵇康为了表明他与司马氏决裂的坚决态度,甚至与昔日好友山涛绝交分手。山涛比嵇康年长20岁,以大度和才气而闻名。司马氏发动高平陵政变以前,山涛就躲进了山林。后来他又重入仕途,为司马氏集团效力。

山涛原为选曹郎,升为散骑常侍后,便向朝廷推荐嵇康接任他原来的职务。选曹郎是一个重要官职,山涛也是出于对朋友的一片好心。但是与司马氏集团水火不相容的嵇康,却感到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愤而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予以公开发表。其实,与山涛绝交并非嵇康的本意,就一般情势而言,与朋友断交也大可不必公开发表绝交书。嵇康之所以这样做,根本的目的便是借此表明自己拒绝与司马氏合作的坚定态度,同时也向世人宣泄自己积年累月的愤懑。嵇康有一个很奇怪的嗜好,那就是打铁。他的好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则在嵇康打铁时为他拉风箱。当时司马氏集团中有一位正受宠信的贵族公子名叫钟会,官任侍郎。他非常仰慕嵇康的学识与才华,多次想去拜见,这次听说嵇康正与向秀在洛阳城外打铁,于是便邀集一班人高车饰马,蜂拥而来。嵇康见钟会一班人“乘肥马轻裘,宾从如云”,心中陡然生起一股敌忾之气,便旁若无人,只管自己打铁,向秀也埋头拉风箱,火光熊熊,锤声丁当。钟会万万没有想到,嵇康和向秀对自己连瞧也不瞧一眼,他感到无比尴尬,只好悻悻地注视着嵇康和向秀二人一丝不苟地打铁。他站在那里看了很久,见嵇康仍没有与他谈话之意,只好向宾从挥挥手打道回府。偏偏在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颇有奚落之意。钟会愤然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遭此羞辱,决心报复嵇康。

嵇康有一位好友叫吕安。吕安之兄吕巽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竟然奸污了吕安的妻子。吕安义愤填膺,欲上表朝廷揭露吕巽的兽行,嵇康为吕家的声誉着想,力劝吕安不要这样做,且容吕巽自己反省悔过。哪知吕巽任大将军以后,却恶人先告状,向朝廷上书,诬告吕安违背孝道,殴打母亲。司马氏集团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哪能容忍这种罪行,于是便将吕安逮捕下狱。嵇康得知消息后,便挺身而出,为朋友仗义执言,公开阐明事件的真相。一心想报复嵇康的钟会却趁机进谗言,对司马炎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又捏造事实说嵇康欲协助毋丘俭反叛,只是由于山涛的劝阻,才未成事。他进一步煽动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就这样,嵇康被捕下狱,随即又被判处死刑。消息传开,洛阳太学生三千人群情激奋,他们上书朝廷,要求赦免嵇康,并纷纷表示愿拜嵇康为师。但太学生的这一举动反而促使司马氏下决心处死嵇康。临刑之日,嵇康从容地走向刑场。临刑前,他向监刑官索取了一把七弦琴,他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弹奏了一曲《广陵散》,随之便从容就义,年仅四十岁。嵇康的死是沉重的,也是悲壮的。在强大的世俗社会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即使具有先知之明,只要超越了当时大众的思想认识境界,必将为世俗的观念和保守势力所不容,那么世俗就会视其为异教徒和反叛的人。世俗往往是耻笑那些落后于他们的人,而对超前一步的先行者们向来是将其置于死地向后快。放慢一步,和所有人一样站在一起齐步走。也许这不是你的个性,然而,当你自视清高,意欲超凡脱俗,你将又不得不面临像嵇康那样的悲剧,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