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510400000004

第4章 中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

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现象,对于心理活动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及它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远古时代,人们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一些心理现象,如记忆、思维、梦境等,不能科学的理解,而归结为“灵魂”的作用,认为“灵魂”控制着人的活动,睡眠时灵魂暂时离开人的身体,人觉醒便是灵魂返回了身体。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主张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存在的,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我国明代的王守仁在心物关系方面只承认“心”的存在,而否认“物”的客观性,他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以上认识均把心理、精神现象看成第一性的、绝对的,而客观物质世界被看做第二性的,这种对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作用及其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未能对心理现象的产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那一客观事物的存在,何以产生有关这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呢?

自古以来,也有许多学者坚持从客观世界的作用来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Dēmocritos,约前460~约前370)认为世界是原子构成,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能动的原子构成,随着原子的消灭灵魂也就消灭了,这种朴素的唯物的认识与宗教迷信的神秘思想是针锋相对的。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0)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荀子·天论》)。即先有身体,而后有形之人才产生好恶、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南朝齐梁时期的范缜(约450~约510)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这是说在形神关系中,“形”起决定性作用。这些朴素的认识是可贵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研究手段逐渐丰富,到17~18世纪,西方有些学者已经认识到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法国的拉美特利(La Mattrie,1709~1751)对心身的依赖关系有较客观的认识,他发现人的体质、年龄的差异,对心灵活动会产生影响,还主张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他同时认为“人不过是一架机器”,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功能一样,这就使得他的观点美中不足,带有机械论的色彩了。又如19世纪中叶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等人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些学者虽认识到神经组织的活动是心理现象的基础,但还不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故不能完全正确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活动究竟依赖于什么样的“形”,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还未能提供较多证据,故只能是把握了真理的一部分。自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布罗卡(Broca,1824~1880)发现运动性语言中枢;1874年俄国解剖学家贝茨(Betz,1834~1884)发现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细胞,及至现今更多的事实证明脑是直接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而许多研究和事实也证明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脑及客观现实都属物质范畴,故物质是第一性而心理现象是第二性的。

认识到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是人类认识的一大步,但有些事实也提示我们,心理活动所依据的“形”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心理活动也表现出其他生命活动整体性的特征。以情绪为例,它除了有脑功能定位外,也与自主神经、内分泌腺有直接联系,这种情况也应存在于其他心理现象。这说明在心理依据的“形”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它从一开始就有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其认识的主流带有朴素唯物的和自发辩证的特点。如《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可见精神与形体不可分,无精神的形体和无形体的精神都不存在,就这二者的关系而言,“形”在先是第一性的,“神”在后是第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