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10509600000034

第34章 贸易与投资机制相促进

5.2.3.1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中介组织

在谈到政府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时,一般都会考虑要完善中介组织,充分发挥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与国外中介组织的合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法律、财务、认证等服务,积极稳妥地通过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要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成立境外投资促进机构,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国外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产品和行业等方面的信息,减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生产经营时所遭遇的风险。但是,如何去做仍然缺乏具体的措施。

中介组织在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有很多的商会等中介组织成立并逐步发展壮大,有了自己的机构和地位,并已经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考虑为了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机构设置,只增加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服务机构,即成立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中介组织,或对原有外贸中介组织进行改革和升级,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和促进作用。

5.2.3.2 建立对外直接投资预警机制

我国为了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国家已在建立的汽车、钢铁、化肥三个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电子信息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敏感产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使产业、商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渠道,能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以企业和工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新机制,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

目前,国际投资市场的情况比对外贸易更加复杂、风险更加巨大,这就要求中国对外投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快对外投资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尽早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投资队伍;同时加强对国际投资市场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苗头性的迹象,对一些重要的产业和区位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做到尽可能的熟悉和掌握;要加强国际合作,要与其他国家、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换有关国际投资市场的情报信息;要建立完善的国际投资市场监测、预警机制,使国际投资市场的各种变化都能处于我国的监视之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5.2.3.3 开展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集群也叫“产业集聚”,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看重生产率和企业间的彼此联系。这种新的空间产业组织形势,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表现在取得外部经济效应、空间交易成本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和品牌与广告效应上。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with a new introduction)。Macmillan Business 1998,p。xxviii。,转引自赵春明。国际贸易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80~81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于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有极大的作用,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的特征。该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和产业经济领域都广泛适用。

关于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有关学者研究表明邢厚媛。营造新的优势开展能力竞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回顾与展望。国际经济合作,2007(2):12~17,集群式对外投资,在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无论日本、韩国还是欧美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集群式发展获得产业配套,提高了整体竞争实力。但是在中国,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探索阶段。

从近年来企业在境外开发建设工业园和科技园的实践分析,集群式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业配套,加深对当地的产业合作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共享物流、信息、土地、电力等各种要素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有助于东道国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政府对外资的管理。境外贸易经济合作园区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举措。对于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对外投资合作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确定境外合作园区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市场为基础、务求实效”的政策,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谋而合,企业对于自主选择产业、投资开发、招商、管理运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该项工作中。但是需要指出,尽管企业对境外合作园区等集群式对外投资开发有兴趣、有能力,但是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能被企业行为所替代。

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状况来确定的,但是产业配套问题、园区的服务功能要求以及招商引资,都需要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参与,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目标国工业化进程及投资环境,对开发商提供园区在生产、仓储、物流、保税、会展、研发、质检、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保障。园区的管理者定位也是需要我国政府和东道国政府共同协商确定的,如果不能做到互利共赢,集群式发展就没有前途。又如,园区建设在当地征用土地、从东道国争取优惠的投资政策、中方人员的入境管理和工作准证便利、进出口货物的通关便利等等事务,都需要我国政府通过与东道国的友好协商来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针对园区开发建设提供金融和财税等支持性政策。决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开发商的企业要承担起为入驻企业打造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