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10509600000022

第22章 政策要素状况

“走出去”战略提出后,中国政府为了推动该战略的实施,努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国家各相关部门在境外开设企业、境外企业的财税、信贷、保险、外汇,以及投资国别导向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管理保障、服务保障和监督保障。政策带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审批制到核准(备案)制的变化,使得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高效、有序,并形成了一个包括资金使用、信贷保险、外汇管理、财务税收、服务中心等方面的纵向服务体系,形成的监管体系为企业的“走出去”活动进行监管,合理规范其市场行为。

但是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促进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比较来看,我国的政策要素方面还是处于劣势。现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审批手续和管理仍过于烦琐和复杂;境外投资专项资金过于分散,审批与申请手续复杂,使用效率不高;现行的境外投资的税收鼓励政策力度较小,国内经营税收制度也不完善;信用保险和担保机制无法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自由兑换限制了部分交易活动的发生等。

东道国的要素现状许多国家由于自然禀赋拥有大量我国生产所必需但日渐短缺的天然资源,存在丰富的资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管理能力等垄断优势,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突出。

在市场要素方面,在若干领域,特别是未来5~10年,在全球市场中存在着关于中国产品比较重大的巨额订单,例如:信息、航空、汽车、电信等产业王志乐。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0~71,善用这些订单的威力,我国可以实现现有行业的重排座次,在投资行业和投资层次上实现大的跨越,现在有大量的海外华人生活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增加了这些国家市场对中国产品、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非洲、东南亚的国家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缘关系等,与中国的文化隔阂小,心理障碍少,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中,中国能够形成比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更加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国内市场需求饱和的部分产业和产品,东南亚、俄罗斯、非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旺盛的需求,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如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等,虽然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但在国际市场上则前景广阔,这些产品可以通过在消费和需求层次比较高的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获得产品市场;另外,某些国家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和敏捷灵活的商业流通及完善的商业体制,成为吸引我国跨国企业的优越条件。

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一批跨国公司开始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要求跨国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吸纳资源和配置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或者全球产业系统,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创新全球发展战略。大型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全球化,把公司资源越来越多地投向海外重点经营的国家和地区,全球公司的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全球管理结构的多中心网络化,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公司全球战略和网络中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到许多全球公司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吸纳更多的和更高质量的国际资源,有利于我国企业按照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重组和改革,制定我国自己的国家、产业和公司的发展战略。

在政策要素方面,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收、融资、外汇管理和关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不但增强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而且还能使投资企业获得超过当地的比较利益;另外,许多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设置了重重壁垒,这极大地促动了中国企业选择其作为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规避这些贸易壁垒;同时,某些东道国是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国或是某些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缔约国,它们的产品进入其他成员国或缔约方市场时,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或不受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必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投资利用其出口的优势,突破发达国家的进口限制,实现“迂回进入”战略,以此进入更大的市场。

另外,从机遇要素来看,目前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仍在蔓延,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有一定效果显现出来,在2009年第一季度能够取得6.1%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也给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锤炼我国的企业,调整国家及产业的发展战略,更好地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中。还有自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外汇储备也节节攀升,这些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资金的保障,节约了投资成本,扩大了投资规模。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基于中国和各东道国的要素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作为投资母国要素基础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来自于国内外众多的要素优势,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雄厚的投资基础。我国可以发挥在部分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方面的生产要素优势,进行保持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利用适用性技术等相对优势进行实现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针对东道国拥有的我国急需的生产要素、市场要素和政策要素,我国可以选择寻求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按照我国的战略要素优势,再结合东道国的战略优势,我国可以开展培养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

下面,本书将对于目前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所持动机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与本假说提出的四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更加直观地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

在此,仍选取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驱动因素的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课题组从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选取符合关于国际化行为界定的297家企业进行集中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不同因素驱动下进行的各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占到企业经营数量的一半,尤其是我国企业更多地看好东道国的要素优势,积极寻求和使用东道国的优势要素,开展寻求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2/3.但是,我们也看到实现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很少,不利于我国12006年关于企业国际化驱动因素分类及频数分布的调查结果。

(47.8%)保持要素优势型产业在国内处于衰退阶段,在国外处于成长或成熟阶段6逃避母国政府的管制5母国市场的竞争压力。

(4.3%)实现要素优势型市场寻求179掌握技术和管理技能58获取外国市场信息45靠近关键的供给资源6保护原有市场10靠近出口市场66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12文化与习俗8刺激FDI的政策的颁布与实施5198①

(66.7%)寻求要素优势型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70国际品牌的塑造52根据母国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其他业务发展创造条件41便于企业实施进攻或防守战略7更多的财务管理权6分散金融风险5165②

(55.6%)培育要素优势型其他2注:①②因为企业有时会基于多个动因进入海外市场,本节在统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重复计算的问题,此处已经删除重复的企业。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40.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另外,即使在占有较大比例的寻求要素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中,仅仅是以市场寻求和靠近出口市场为两个主要的驱动因素,自然资源、文化与习俗、保护原有市场以及规避贸易壁垒等因素的驱动作用都不明显;其他两种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通过比较我们更加清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和东道国能够提供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条件,国内外的要素状况尤其是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又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确立了投资发展的方向,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来源。同时,对于要素状况的分析也点明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产业和地区选择等方面具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在进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具体研究这一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界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大小,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