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504300000098

第98章 熊伯龙的无神论著作:《无何集》

《无何集》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无神论的优良传统,集纳从春秋战国以来经、史、子、集中的无神论资料,从儒学立场出发,全面系统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世俗迷信的各种表现,冲击了神权。该书在理论上虽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无神论著作。

熊伯龙(1617—1669),清初哲学家。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取号“钟陵”,以示对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即钟陵)祖籍的眷念。汉阳人。

熊伯龙的父亲熊鸣盛,是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但他的个性似乎很强,不大适应京城官场的应酬,因与人政见不合,遂返回汉阳。

青年时代的熊伯龙生活坎坷,家中频遭变故。16岁时父亲去世,23岁时祖父去世。家中生活拮据,由母亲任氏艰难支撑。27岁时,正值张献忠起义军攻陷武昌,任氏在小女儿家避难,一日兵至,母女二人同死于乱军之中。尽管如此,熊伯龙也没有荒废学业。作为官宦世家子弟,他深知读书进仕的重要意义。

据说少年时的熊伯龙刻苦攻读,常至鸡鸣。他的母亲心疼儿子,一天晚上给他送去一盘包子,一碟糖,并嘱咐他趁热吃下,说完就走出书房。过了一会母亲又走进书房,一看包子吃完了,糖却仍放在书桌上,而儿子满嘴黑糊糊的,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熊伯龙只顾看书,在吃包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竟把砚池里的墨汁当作糖蘸着吃了。

青年时期,熊伯龙游学江汉,结集江汉地区诗文爱好者22人,组织“寻社”,朝夕磨砺,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一时名噪江汉。顺治六年(1649年),他以《廷试策》一文中进士榜眼。这除了他自身能力超群之外,还于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相关。他参加的是清朝统一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民族矛盾还很尖锐,一批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隐遁起来,这就减少了竞争的压力。熊伯龙没有“隐遁”,可能是因为他生逢明末乱世,父亲也是明朝“弃人”,对故明并无多少感情;母亲死于“义军”之手,他对“义军”也没好感。

熊伯龙的仕途基本是一帆风顺的。他历授国史院编修、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最后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任上去世。他还是康熙的老师,对康熙的成长,对康熙盛世之治都有一定影响。

熊伯龙的代表作为《无何集》。《无何集》,原名《论衡精选》。“无何”语出《荀子·天论》:“云而雨,何也?无何也,犹不云而雨也。”《无何集》一书初步写成于顺治十七年初夏(1660年)。这部书在熊伯龙生前一直没有刊行,只有朋友何省斋、刘子壮等人读过手抄本。熊伯龙编著《无何集》的宗旨在于劝世人不要受惑于神怪祸福。《无何集》可谓是自《论衡》后,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集大成之作。

宇宙是物质的,鬼神是不存在的

熊伯龙继承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唯物主义形神论以及批判神学迷信的观点,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互相产生及互相克制的关系,是其自然属性。否定鬼神的存在,指出:“精神升天,犹火随风而散;骸骨归土,犹薪火之灰在地”,“人生天地间,如电光、石火,随生随灭,灭后毫无知觉。”他还否认佛教的轮回说。

揭示鬼神观念的来源

熊伯龙揭示了有神论的认识根源,指出鬼神观念是“思念存想所致”或“疑心所生”。他依据天神天帝的图像状如古代帝王的事实,说明人们根据自己的形像塑造鬼神。他还概括了一条与有神论斗争的经验:“凡言神言鬼,姑勿辨其妄;就其说而诘之,其理必穷。” 同时,他还努力从神学产生的根源上揭露神学,说:“凡托鬼神敛民钱者,皆奸人射利也。”

专家点评

与熊伯龙同榜的状元、黄冈刘子壮说:“钟陵作《无何集》,千载而后,定当与仲任(王充)齐名。”

一代大师何省斋说:“读此数篇,则《无何集》一书,无怪乎当今之世无有称之者。虽曰择《论衡》之精华,又采辑群书以补仲任之不足,可谓千载之异书,书林之宝笈也;然生于今时,谁其肯信?”

著名学者阎若璩则说:“予上下千古,自汉以前是一大异人,曰王仲作;自汉以后得一大异人,曰熊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