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504300000047

第47章 成一家之言的《中论》

徐干的《中论》集其哲学思想之大成,书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在今天仍是可资借鉴的,并且对研究历史、研究儒家思想发展史而言,它也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徐干(170—217),东汉末文学家、思想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有学术著作《中论》传世。

徐干自幼受家教薰陶。14岁开始读五经,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至父亲担心这样会伤害身体而时常加以禁阻。20岁之前已能背诵五经,并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与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徐干生活的时代,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徐干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主要以儒家正统思想为基调,这从他在《中论》一书中对儒家仁义道德观念和政治学说的种种强调可以得到印证。但他最终辞官归隐,他的这种行为似乎也受有道家思想的影响。

天道观

在天道观方面,徐干持“天道自然”的认识立场。一方面,他对凌驾于人之上的自然和社会力量感到一定的神秘莫测、迷惘不解;另一方面,他也同样认为天是无目的、无意志的,并不能主宰人事。在徐干看来,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着“常道”和“变数”,事物的规律就由“常道”和“变数”构成,不能因“变数”而否定“常道”之存在及其作用,亦不能因为“常道”而否定“变数”的存在和作用。比如人的生命之长短与其性格、心理以及修养状态是有关系的,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应是一种“常道”,不能因存在着“颜渊仁而夭死”这一“变数”而否定“常道”之存在。

名实论

名实思想在《中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考伪》、《贵验》、《谴交》、《核辩》均涉及到了名实辩言问题。徐干认为,事物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才是可贵的。他主张不讲无益之言,像水、火、金石一样虽无言而人无不尽知其寒、热、坚刚之性。在《考伪》篇中他说:“夫名之系于实出,犹物之系于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斯无为而自成者也。若强为之,则伤其性矣,名亦如之,故伪名者皆欲伤之者也。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他主张以实为本,实立而名从之。他明确地指出“实名”与“伪名”的性质区别。以实为本之名属善,伪名者则属于恶。在如何对待名的问题上,他的这种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今天仍有十分可贵的现实意义。

人才观

讨论人才评价标准和如何选人、用人,也是《中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徐干提出了智慧重于德行的新观点。在徐干看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非徒空行也,智也”。圣人是最能“尽聪明”而发挥聪明才智的人。圣人并非是空有德行,而是有智慧才能。圣人最看重有特殊智慧的人,他们能立功、立事,有益于世,至于德行方面即使有些缺陷也不大紧要。相反,隐居独处的德行之士,虽有美行,但对社会却没有什么用处。在《智行》篇中,徐干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智慧能生财富民,能解救人民的苦难,最大限度地肯定了智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

学习论

徐干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治学》篇中专门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徐干认为,学习是君子修身养德、建功立业,从而达到“身没而名不朽”的唯一途径。

知识小百科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文学家,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经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作品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