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10504000000043

第43章 说服之前,首先获取信任

在对别人进行劝说以前,首要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因为对方只有完全地信任你,他才会正确地、友好地明白你的观点和见解。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当作是一种依赖关系。卢曼给信任下了一个定义:“信任是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在心理学中,信任是社会影响概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一个人完全地信任你,那么影响或说服他是很容易的。因此好主管一定要学会掌控说服的技巧——获取信任。

信任是进行说服的前提,如果缺乏了这个基础,所有说服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样一个对公司发展很有利的方案,假如主管信任你,你就容易接受;相反,如果主管不对你不信任,那么,你就很难接受。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往往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在对别人进行劝说以前,首要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因为对方只有完全地信任你,他才会正确地、友好地明白你的观点和见解。社会心理学家们觉得,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的“过滤”。只有对方相信你,才能理解你友好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对你不信任,即便是你说服他的动机是友善的,也得不到对方的认同。因此说服他人时如果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使自己的说服能够更加有效,适当地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对于整个说服过程是否能够成功,往往能起到催化剂效果,尤其是说服的对象见解很固执时,单刀直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先将对方戒备心理消除,然后再尝试去说服他。

其实,把握时机地将对方的戒备心理消除,与之前所述的迂回战术很相似。就是说,先将对方的注意力从敏感的问题上转移开,绕个弯子以后,再返回正题上来,这样就可以将对方的戒心消除掉,以免陷入僵局之中。这就像卡耐基说的:“与人交谈,要想使对方同意你的观点,不要在双方不一致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要先强调,并且不断强调你们一致的事情,让对方一开始就说‘是’、‘对的’,而不要让对方一开始就说‘不’。”

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就个很典型的案例:

明武宗时,秦藩请求皇帝加封陕边地,而这个地方战略上十分重要,与江山社稷紧密相联,但是皇上受人怂恿,已经同意了,令大学士们起草一个加封的诏书。梁文康负责起草了这份诏书,他就非常巧妙地采取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劝阻皇帝、改变封地的意见。

他写道:“以前皇太祖曾诏令说:‘不能将这块土地封给藩王,其中原因并不是吝啬,而是考虑到它地大物博,藩王手缝以后,一定会那里蓄养兵马,也一定会因富庶而变得飞扬跋扈。如果这个时候有奸人挑拨引诱,就会产生不轨企图,对国家不利。’如今藩王既然请求得到这块土地,那么就加封给你吧!但得到这块土地以后,切不可在此收聚奸人,也不要在这里多养士兵马匹,不能听信坏人挑唆,图谋不轨,扰乱边境,危害国家。否则,那时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能保全了。请藩王在此事上多加谨慎,不要疏忽。”果然,明武宗看到诏书后很是担忧,自己也认为还是不将此地封给藩王为好。

说服别人,必须先要有诚恳的态度。诚恳,诚挚、恳切,其本质是将对方作为中心,一切都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当你作为一个主管,想要将一件困难的工作和任务交给他的同事或下属时,明明知道可能不被对方所接受,甚至还会遭到他的非难,但此事又太重要,确实非他莫属。要说服他就会显得十分困难,你可以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跟他说一句:“现在我要对你说这么一句话,尽管明知你不会很愉快!”对方听了以后,就不好意思拒绝或者非难你,因为你毕竟是主管。先行自责,就等同在对方的手脚上先加了一副枷锁,让他不能拒绝你,不能拒绝你的意见,从而接受你的难题,达到间接服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