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贴鉴赏及收葳
10493800000045

第45章 反映我国古代商业贸易的情况

在我国古代,反映商贸情况的碑刻也为数不少。如: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保存着一块由常州市北直街屠氏宗祠旧址(今北直街小学)移存过来的、刻于清嘉庆六年的《屠氏宗祠碑》。碑高1.98米,宽0.90米,厚0.30米;碑文内容记载了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二十九日江南布政司批发的武进、阳湖两县木行牙户屠明安等控告私牙(牙: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收佣金的居间商人)木商庄正裕等违例经营等一份查办词状。词状公布,经查办,查明当时武进、阳湖两县共有司帖官牙木行56家,无帖私牙木行120家。碑文的这一记载是江苏常州地区首次发现的清代木业贸易的史料,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清代中叶常州的木业买卖极为兴盛,此碑对研究常州木业贸易史和常州、乃至江南地区的商业史都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江苏镇江市五条街(中山东路)160号的“唐一正斋膏药店旧址”,存有多块有关店史的石碑。在药店大门两边水磨青砖墙上各嵌有一块方形刻石,一块石上刻有“起首一正斋唐家老店”9个大字,另一块石上刻有“工商部注册万应灵膏”9个大字。店堂内右侧墙上镶嵌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丹徒县正堂刻立的关于永禁他人假冒“一正膏”的《奉宪勒石永禁碑》,和民国初年“唐一正斋膏药店”店主的八世孙唐萼楼所刻立的店史纪要碑。根据碑文记载可以得知,一正斋膏药店系清康熙初年由唐守义开创,以秘制祖传主治跌打损伤等病症的“一正膏”而著名于世,其店史迄今已有330多年。康熙年间,由于治理黄河的民工、兵勇凡体亏和劳损者,帖用“一正膏”后病即痊愈,钦差大臣、河道总督陈鹏年于康熙五十年(1771年)特送“桔井流香”(“枯井”系一正斋内刚以秘制膏药的水井)匾额挂于店堂。清代以来,“一正膏”不仅享誉并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东南亚等地。“唐一正斋膏药店”遗存的碑刻,不仅是研究百年老字号“唐一正斋膏药店”店史的宝贵史料,同时对研究清代常州地区、乃至江苏和全国的药品贸易情况和中国制药史都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