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贴鉴赏及收葳
10493800000022

第22章 “至圣”孔子之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几千年华夏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夫子,可谓至圣矣!”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夏邑县志》、《归德府志》等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商代王室后裔,武王灭纣后,封王弟微子启于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微仲继位。微仲是孔子的先祖。微仲的四世孙弗父何本该继位为宋,但他却让位给弟弟厉公。从此,弗父何的后裔不再继承王位,而被封为世袭公卿,食采于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自弗父何五代传承至孔父嘉,开始以孔为姓,这便是孔姓的起源。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夷,夷生防叔,防叔为避战乱迁到鲁国。防叔生伯阳,伯阳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孔学专家们据此推测,河南省夏邑是孔子祖籍所在地,也是中国孔姓起源地。为了证实这一推测是否正确,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和河南大学先秦研究中心女博士、中原孔子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李玉洁教授,于1994年5月对位于河南省夏邑城北7公里处王公楼村西、当年人们为纪念孔子多次还乡祭祖坟而建造的“还乡祠”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了数方古碑,通过对这些古碑进行仔细的研究,最终答出了夏邑确实无疑是孔子祖籍的肯定结论。

孔子祖籍虽是河南夏邑,但根据史籍记载,其本人的出生地是山东曲阜昌平乡,该乡鲁源村北立有康有为1924年题书的《古昌平乡碑》。《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邹城)”,“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0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凹顶,指人的头顶四周高中间低),故因名曰丘云。”关于孔子的出生,民间传说比《史记》的记载更为详细而富有传奇色彩。相传,孔子父亲叔梁纥与孔子母亲颜征在婚后,很想早目生个儿子继嗣,为此多次上尼丘山向天神祈祷生个男孩,一次当他们同去尼丘山(在曲阜城东南25公里处)祈祷后下山时,颜母生孔子于山东崖一个名叫“坤灵洞”的山洞里。可是,由于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其父叔梁纥嫌其貌丑陋,就将他弃于山下。于是,一只雌虎便将孔子衔于洞中哺养,天热时有鹰用翅为之打扇,故孔子有风生、虎养、鹰打扇之说。后人为纪念孔子,为避孔子讳,将尼丘山易名尼山,将“坤灵洞”更名为“夫子洞”,并在洞前立了碑据元至元六年(1269年)《尼山孔子像记碑》记载,“夫子洞”内原来还有石刻孔子像,夫子几、夫子案,夫子床等。

另外,民间还相传,当年孔子母亲颜征在尼山生孔子后,口渴难忍,可是井深不好取水,她把井一扳,井竟然歪了过来,一股清水从井中流出,颜母便用手捧着井水喝了起来。这口位于尼山东南一山的井被后人称为“颜母井”俗称“扳倒井”,后人根据上述民间传说,还在井旁树立了一块石碑,上书“扳倒井”三个篆书大字,成为关于孔子出生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胜迹。

在古代圣人、先哲中,历代以来刻立画像碑最多的是孔子。例如:在西安碑林第四室西侧现存有《孔子像》刻石,石高295厘米,宽113厘米。该像是线刻画像,人物栩栩如生,碑额篆书“至圣先师像”,是清代果亲王(允礼),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途经西安时在碑林所立,据说此像是临摹“画圣”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而画。在山东曲阜孔庙中,有三块按“画圣”吴道子原画摹勒的《孔子像》刻石。一块为《孔子着司寇装像》,为大观元年米芾立石;一块为《孔子行教像》为元代所立,所刻孔子叉手佩剑而立,双目圆睁,炯炯有神而又有笑意,充分表现了古代圣人谆谆善诱、柔中有刚的生动形象;另一块是刻于宋绍圣二年(1095年)的孔子凭几坐像。这三块画像碑距今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甚为珍贵。在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人称“东南厥里”的浙江省衢州《南宗孔氏家庙》的思鲁阁前,也立有孔子画像碑,也是按“画圣”吴道子原画摹刻的。此外,在河南鲁山,甘肃武都县等地也都有翻刻的孔子画像碑。

《春秋》是由孔子整理编定的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编年史。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记载,春秋末年,周室衰微,“强乘弱”,“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兹起”。孔子为了推行王道,周游列国,拜谒了七十几国的国君,但都没有受到信用。因此,孔子决定通过著书立说来阐明和推行自己的主张。他西去观览了周室的图籍资料,研究历史的记录和旧日的传闻,然后“兴于鲁而次《春秋》”,在原鲁国史官记的史料的基础上,“约其文辞,去其烦义”,整理编撰成了《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获麟元年(前481年),共242年。《春秋》不仅是中国编年史的滥觞,而且是儒家的主要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总根源。它“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它的见解和评价,寓有褒贬之意。《春秋》文字极简,记载一事,最短的仅一字,最长的亦不过四十余字。由于有许多刺讥、褒讳和贬抑的意思不便用书面文字写出来,孔子向他的七十个弟子口授了他编撰《春秋》的旨意。后世讲授、阐发《春秋》大义,成为儒家诸学派形成的渊源。《春秋》是孔子最重要的著作,“春秋笔法”即源于此,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故后世对孔子编撰《春秋》之事极为重视,特在山东曲阜孔庙与颜子墓之间相传当年孔子作《春秋》处建造了“春秋台”,以资纪念,宋代建祠设像奉祀,在清乾隆辛卯年(1799年)又在此竖立了《孔子作春秋处》石碑,以供人们瞻仰和凭吊。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春秋时期齐国故城遗址所在地,相传这儿的齐都镇韶院村,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韶乐是距今4000年前舜时的音乐,春秋时期在齐国十分盛行。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为避祸乱孔子来到齐国,就在这儿听到了在鲁国已失传的韶乐演奏,不禁赞美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述而》对此事作了记载,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为了纪念这件事,清宣统三年(1911年)刻了一块石碑立于此处。这块石碑现镶嵌于韶院村门内北墙正中,碑上镌刻“孔子闻韶处”5个隶书大字。石碑的左右,分嵌两方比碑略小的石刻。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下刻两位美女,长袖飘带,翩翩起舞:上刻两人席子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浸沉于一种美妙的音乐舞蹈境界之中,此人无疑当是孔子。右边的石刻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碑文曰:“传说在我国远古虞舜时期,有一种叫‘韶’的乐舞,又称‘箫韶’或‘韶箭’。因韶乐有九章,故也名‘九韶’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由于《孔子闻韶处》碑是孔子的一个重要遗迹,如今已成为淄博市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享年73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死后“葬鲁城北泗上”(位于山东曲阜孔府北2公里)。但按那时的习俗,孔子的墓只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弟子们只是在他墓前砌了一个“方六尺、与地平”的祠坛,没有立碑,也没有造其他建筑。孔子的墓地“孔林”起初面积并不大,但是后来由于孔子子孙死后“皆附葬焉”,且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历朝历代先后13次重修、增建和扩充。现孔林共占地达200万平方米,孔林内约有坟墓10万余座,碑石3600余块,是中国最大的家族墓碑碑林。其中除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所立的《重修阙里林庙记》、清乾隆皇帝手书《谒孔林酹酒碑》等少数历代重修、增修孔林碑记及帝王拜谒孔林碑记外,绝大多数是历代衍圣公及族人墓碑,如孔子之子孔鲤的《泗水侯墓碑》、孔子之孙孔亻及的《沂国述圣公墓碑》、孔子第64代孙、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奉直大夫户部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墓碑》等。孔子墓位居孔林正中偏南,墓前立有两块石碑,一前一后。后碑阴刻篆书“宣圣墓”三字,系南宋淳祜四年(1244年)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为防止在动荡年代中金、元异族军士挖墓而立,在此前孔子墓并无立碑。前碑镌刻着由著名书法家黄养正所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8个篆书大字,系明正统八年(1443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所立。此碑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砸成上百块碎块。这些碎碑石被当地老百姓珍藏了起来。“四人帮”被粉碎后,孔子恢复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国家决定重修孔子墓,这时珍藏孔子墓碑碎石的老百姓,都将碎碑石拿出来献给国家,一块也不少。现在竖在孔子墓前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是用一百多块碎石重新粘合起来的,看上去几乎与原碑一样,只有细看,才能看出裂缝的痕迹。那么多的普通老百姓当年不畏政治风险,精心地保存了孔子墓碑的碎石,由此足见孔子这位象征中华文明的“圣人”,是何等地受到老百姓的崇敬,孔子的影响是如何的至深至广。

孔子影响深远,历代建庙祭祀,至今在我国山东曲阜还有举世闻名的孔庙,在江苏南京有著名的夫子庙,在湖南宁远、山西闻喜、福建安溪、江苏苏州、湖南岳阳、江西丰城、山西平遥、上海嘉定、北京、天津、云南建水、甘肃武威、河南襄城、江西萍乡、新疆乌鲁木齐、湖南永州、四川资中、黑龙江哈尔滨等地都有文庙。这些庙中都存有大量历代遗留下来的碑刻,许多孔庙中甚至碑石成林,其中存有碑刻数量最多、尤为壮观的是曲阜孔庙碑林。

曲阜孔庙碑林共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2200多块,其数量仅次于西安碑林,主要分别收藏在碑院、大成殿两庑和十三御碑亭内。据考,在中国众多的碑林中,在我国古代的四大碑林——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四川西昌地震碑林和台湾高雄南门碑林中,曲阜孔庙碑林是拥有御碑、汉碑最多的一个碑林。孔庙碑林内收藏的两汉碑刻共有23块,原散于孔庙各处,1978年这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过整理重新编排后,其中有22块集中陈列于孔庙东庑碑廊内,曲阜孔庙东庑碑廊由此而成为全国保存汉碑最多的地方,其中西汉碑刻有:《鲁灵光殿北陛刻石》、《五凤刻石》、《汉居摄两坟坛刻石》、《王陵塞石》、《舞雩台刻石》;东汉碑刻有《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宙碑》、《孔褒碑》、《孔谦碑》、《孔君碣》、《熹平残碑》、《孔彪碑》等。所有这些汉碑,都是汉隶的精品佳构,是学习研究汉隶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研究孔子世系、儒学、孔庙在汉代发展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曲阜孔庙碑林的碑刻,其中除部分碑刻是从其他地方移置来的汉、魏、隋、唐、宋、元各代书法碑刻外,大量的碑刻是历代祭孔、修庙的记载和颂扬孔子及儒学的诗文。例如,在孔庙大成门外、奎文阁后的十三碑亭院中,有十三座碑亭,这些碑亭排成两行,南面8座、北面5座,红墙黄瓦,是专为保存历代皇帝御制的石碑而建造的,统称御碑亭,亭内存放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所立的53幢碑石,多是历代皇帝追谥加封孔子、祭祀孔庙、修葺孔庙的实录,还有的是皇帝祈求孔子神灵保佑其封建统治。碑上所刻文字有汉文、八思巴文(老蒙古文)、满文等。十三碑亭均为木构,呈正方形,是从金明昌二年(1191年)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先后经过557年陆续兴建的,其中金代2座,元代2座,清代9座。南面5座碑亭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所建。北面8座中,4座为金、元所建,其中东起第3、6座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所建,是孔庙现存最早的建筑,东起第5座为元至元五年(1268年)所建,东起第6座为元大德六年(1302年)所建,其余4座为清代所建。在奎文阁前还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共有4座巨型明代御碑,碑高达6米,宽2米多,碑下龟跌高1米余。阁东南露天的《重修孔子庙碑》,亦称《成化碑》为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四年(1468年)所立。碑文极力推崇孔子思想,说:“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

自汉代以来,历代修建孔庙和孔庙中追谥、加封、祭祀、拜谒孔子的修庙碑、记事碑、诏书碑、祭文碑和诗词碑等数量众多。由于修建孔庙和祭祀、追谥、加封、拜谒孔子是极其庄严、隆重之事,立碑者都极为虔诚、恭敬和经意,因此,这些碑刻大多是精心之作。其中不仅有许多碑刻是书法艺术或诗文精品,而且还有许多碑刻较为深刻地阐发了孔子思想精义,或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述了历朝历代以来儒家学说及孔庙和祭孔的发展演变历史,更有一些碑刻两者兼而有之,既是书法艺术、诗文佳作,又是阐发儒家学说、记述孔庙及祭孔发展沿革历史的精辟之论。诸如:两汉时期最为著名的有《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鲁相谒孔庙碑》、《孔羡碑》(亦称《鲁孔子庙碑》);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仲璇修孔子庙碑》、)(亦称《东魏孔子庙碑》),《郑述祖修庙记》(亦称《北齐夫子庙碑》)等;隋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有《隋孔子庙碑》、《孔子庙堂碑》、《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鲁夫子庙碑》、《扶风夫子庙碑》、《曲阜孔庙记》等;宋代最为著名的有《扶风夫子庙堂记》、《吕蒙正撰重修文宣王庙碑》(亦称《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真宗孔子赞碑》、《孔圣手植桧赞》碑、《玄圣文宣王赞并加号诏》碑、《绛州重修夫子庙记》碑等;金代最为著名的有《大金重修至圣文宣王之碑》等;元代较为著名的有《元好问拜尊孔子庙林题记》、《杨奂谒圣庙碑》《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书碑》、《敕赐曲阜孔庙田宅之记》碑、《祀宣圣庙记》碑;明清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康熙甲子冬过阙里》诗碑、乾隆皇帝《杏坛诗碑》等等。

这些著名的修建孔庙和追谥、加封、祭祀、拜谒孔子的碑刻、大多都是既是书法艺术精品,同时又是诗文佳作或阐发儒家学说,记述孔庙及祭孔发展沿革历史的精辟之论。因此,深入地了解这些碑刻,不论对于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文学艺术、还是研究孔子思想、生平事迹、家族世系、儒家学说及其在中国的巨大深远影响,乃至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民情风俗、社会制度、封建礼仪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