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略
10493700000066

第66章 货真价实永远是生意场上的主旋律

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在商品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这句话可能有它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营销必须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保障才行。商人必须视产品质量为生命,才能赢得顾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提到手表,你可能会马上联想到瑞士。瑞士堪称手表王国。但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品牌却以一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跟瑞士手表进行了实力大比拼。通过争取奥运会计时权,这个日本品牌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瑞士钟表,并在其后的若干年内,将瑞士从“钟表大王”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成功地在鲁班门前耍起了大斧。

1891年,日本的金太郎创建了“精工舍”。当时“精工舍”是按照美国的样品来生产时钟的。4年后,金太郎和一位工程师合作,生产出一种安装在高楼上的直径达16米的钟塔,“精工舍”也因此名声大振。

1913年,金太郎又研制出了日本第一代手表——月桂树牌12型手表。从此,“精工舍”的事业蒸蒸日上,突飞猛进。

当“精工舍”正欲赶超“钟表王国”瑞士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情得粉碎了它的美梦。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精工舍”开始了新的创业行程。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过不懈的努力,“精工舍”已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企业——精工集团。60年代初,精工集团适时研制并推出了“马贝尔”手表。这种手表在国内钟表精确度的竞赛中连续3年夺标,成为全日本最畅销的手表之一。

在一片喝彩声中,崛起的精工集团开始了自己的“虎山行”计划,向钟表王国瑞士发出挑战。

瑞士是举世公认的钟表王国。提起钟表来,第一个跃入人们脑海中的国度准是瑞士。瑞士的钟表和他们国家那优美动人的湖光山色一样,在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异常稳固,要想撼动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精工集团并没有畏惧退缩。它暗中积蓄实力,悄悄逼近这个强大的对手,伺机对其发起攻击。

终于,机遇在向这位无畏的勇士招手了。

1960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日本东京举办1964年奥运会。听到这个消息,精工集团的员工群情激昂,决心借此机会加强广告宣传攻势,以显示自己的雄厚实力,并向瑞士的“欧米茄”发出挑战。

“欧米茄”是驰名世界的瑞士名牌钟表。“欧米茄”计时表曾有过17次独占奥运会计时权的辉煌历史。以它的权威和自信,瑞士“欧米茄”是绝对不会放弃东京奥运会计时权的。

为了摸清“欧米茄”的底细,精工集团秘密地组织了一支精干的考察队,前往当年奥运会的举办地——罗马。到了罗马之后,精工考察队的技术人员才感到,奥运会简直是“欧米茄”产品的展览会。且不必说马拉松等长跑项目,其他各类项目也几乎都是在“欧米茄”的指针下决出胜负的。可以这样说,从大的时钟到裁判员手里拿的秒表,在奥运会的场馆里随处可见。奥运会简直成了“欧米茄”的天下。

更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国际奥委会对“欧米茄”非常信赖。

然而,不久后,精工考察队的队员便心中有数了。因为,经过仔细调查,他们才知道,所有使用的“欧米茄”制造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的,而石英钟表只有几部。

这使得精工考察队的技术人员不再有畏惧心理,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能和瑞士机械手表相媲美的产品。当他们出发赶往罗马的时候,具有超常精确度的豪华精工表已经制造完成,并且受到国际的好评。此刻,通过在罗马的考察分析之后,考察队得出结论:日本钟表工业已经具备了和瑞士并驾齐驱的实力。

他们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回到日本,立即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是:“我们对于独家制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装置很有信心,精工集团必须生产出比目前比赛中使用的钟表更为先进的设备,而‘欧米茄’并不可怕。”

“让欧米茄见鬼去吧!”这是当时精工集团员工们的一致口号。

不久,为了在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上彻底取代“欧米茄”,精工集团从精工舍、第二精工舍以及诹访精工舍三家公司调来20名技术精英,组成了计时装置开发组。

他们首先提出了“制造比罗马奥运会还要先进的计时装置”的口号,然后拟订了精工集团这三个公司所负责的具体工作方案。

这的确是最高明的做法。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生产出最高水平的产品,这三家公司各自的优秀技术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开发组决定,由精工舍负责研制大型钟表和显示器,第二精工舍负责研制跑表。由于诹访精工舍的59A计划小组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石英钟表的开发,所以它负责研制东京奥运会所需的石英表。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59A计划小组果然不负众望,抢先研制出一部世界级的最新产品——石英表951二型。这种石英表主要用于马拉松等长跑项目。它平均日差为0.2秒,用两节干电池可以走一年;重3公斤,可以由裁判用一只手轻松携带。和以前一部小型卡车那么大的石英钟表相比,它不能不说是钟表业的一个重大进步。

据说,国际奥委会之所以确定在东京奥运会上使用日本制造的计时装置,就是因为石英表951二型的优良性能给他们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1963年1月,精工集团向奥委会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文件:精工集团希望为东京奥运会提供所有的跑表、大钟、精密的计时设备等。

同年5月,奥委会给出了正式答复:请全面加以协助。

就这样,“精工舍”终于战胜了“欧米茄”,争取到了奥运会的计时权。

接下来,在东京奥运会上,精工表大出风头,并因其精良的性能而备受赞誉,成了日本的骄傲。

奥运会的比赛计时需要精确到零点零几秒。一方面,一直垄断奥运会计时权的瑞士表无疑是行业的龙头老大,代表着制表业的最高水准,只有首先深刻地了解它,才有可能超越它;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夺得奥运会的计时权,那么,精工表无比精准的品质就可以名震世界了。这便是“精工舍”的诉求点。在与瑞士机械表的比拼中,日本“精工舍”的石英表用实力说话,击败了实力强劲的对手。

质量是理论数据,更是获得顾客认可的根本因素。如何保持并提高质量、使顾客满意是保持和争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手段。而具体的质量参数标准,往往是同行间对比的结果,这就要求商人多了解对手——特别是处于行业前沿的对手的产品质量。然后提高自己,以最高的质量来赢得更多的顾客。

在保证顾客满意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其固有的指标。一般而言,第一是安全性,安全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要求。第二是耐用性,消费者都较实际,都倾向于选结实耐用的产品。第三是新颖性,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新颖的产品能够使消费者产生美好的视觉效果。要想在竞争中超越对手,商人就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

总之,商人必须注重顾客的需求,以高质量为武器,使顾客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