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略
10493700000056

第56章 遇到“死胡同”要学会变换新思路

经商没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就难成大气候。创新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经商策略。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不断发掘新的财富落点,才能让自己的经营活动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经商中的创新没有必要完全独创。符合经济规律的模仿也是对创新的活用,而且有时也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经营奇迹。

世上没有打不开的门,也没有走不通的路。只不过开门的钥匙不是原来那一把,走路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老方法找不到路只能另寻新路。

凡事都有解决办法,当常规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常规之外寻求突破。

世人眼中有太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谓“不可能”,只不过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而已。一旦想到办法,很困难的事也许一下子就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所以,遇到难事时,切勿用“不可能”三个字来打击自己的信心,只有积极地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多年前,诺贝尔研制出硝化甘油新型火药,并创办了生产火药的工厂。当时的生产工艺很落后,诺贝尔的工厂多次发生爆炸,一些人因此死于非命,其中还包括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本人也伤痕累累。市民们向市政府请愿,要求关闭这家危险的工厂。市政府顺从民意,强令诺贝尔将工厂迁到城外不会对居民造成伤害的地方去。无奈之下,诺贝尔只能将工厂整体搬迁。但是,这座城市的周围是大片的水域,陆地面积很小,而且人口密集,根本找不到一个绝对不会危害居民安全的地方。看来只能迁往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但随之而来的昂贵的运输费用却是诺贝尔难以承受的。怎么办?诺贝尔进退两难。

经过苦思冥想,诺贝尔最终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将工厂建在水面上。具体做法是:用一条大驳船做平台,将工厂比较不安全的部分如生产车间、火药仓库建在上面,用长长的铁链将船固定在岸上;将工厂的其余部分建在岸上。一道难题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决了。

好主意常常装在别人的脑袋里,甚至装在一个远不如自己聪明的人的脑袋里。只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商人,是没有出息的商人。一流商人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智慧。然后他将发现,当他无计可施时,总有人能帮他找到一条出路。

有一个叫杜尔奈的商人,以低价购买了一家小得可怜的号牌制造厂。这家工厂只有四台老式机器,生产效率低下,根本无法跟那些采用自动化生产的大厂竞争,因此经营起来每况愈下。

杜尔奈无计可施,只得向全体员工求助:“请各位一起想想办法,看这个工厂还有没有救。否则我只好宣布倒闭了。”说罢,他给员工们送上纸和笔。

每个员工都想了一些办法,写在纸上交给杜尔奈。其中一位小学徒纸中的一句话触动了杜尔奈:采用新材料,是不是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杜尔奈想,以自己的实力,改进设备和技术都是不现实的,只有改进材料才是可行的办法。当时的电线号牌都是铝制的,价格比较贵,如果能找到一种比较便宜的替代材料,就能降低成本和价格,从而有能力跟那些大厂进行竞争。

于是,杜尔奈与员工们一起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在一种韧性很强的白皮纸刷上一层透明胶,它的硬度和柔韧度都跟铝制品差不多。

杜尔奈申请了这项发明专利后,很快生产出价廉物美的电线号牌,其价格比铝制品便宜2/3,于是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半年后,杜尔奈的工厂扩大了两倍,因完全采用自动化设备,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一举成为同行中最有实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