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略
10493700000029

第29章 想办法把冷门变成热门

一般说来,智慧不高的人是不可能果断的,而不果断的人做生意或者经商是不可能赚大钱的。

实际上,商场上并没有真正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两者之间是相对而言并且能够相互转化的。商人要想盈利,就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那些即将成为热门的冷门。

下面将要说到的这两个人凭借的就是他们的经营智慧,顶住了压力,力排众议,使别人看来险象环生、必死无疑的冷门决策变成了制造财富的“点金石”。

唐仲庚有着聪明的大脑和非凡的洞察力。他放弃了那些常人眼中的机遇,却在别人一无所知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蓝海”,从昔日的穷小子一跃而成为大亨。

1958年,由于现实的需要,唐仲庚开始筹建一幢百货大楼。他在新加坡纵深内陆的偏僻之地——乌节路买下一块地皮,准备盖楼。当时,唐仲庚被看成一个疯子,因为那时新加坡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人们都在那里投资商业,所以对于他要在乌节路盖百货大楼,很多人都充满了疑虑,认为他是把钱往水里扔。还有一些所谓的会看风水的人,更是对乌节路这块地皮看不顺眼,因为这块地皮面朝一个墓地,按照中国的风水之说是个不祥之地。面对着诸多的嘲讽和质疑,唐仲庚并未改变初衷,而是下定决心要在乌节路大干一场。其实唐仲庚并非痴人,他之所以下定决心要在乌节路这块地皮上盖百货大楼,是因为经过仔细考察,他发现乌节路是英国主顾们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如果把大楼建在这里,就相当于在无形之中把英国主顾们的购物袋拉向了自己的百货大楼。

由于位置偏僻,唐仲庚仅仅以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的价钱就买下了这块土地。后来,他排除了一切困难,盖起了他的第一座百货大楼。

情形正如唐仲庚所预料的那样,那些英国主顾们在上下班路过唐氏百货大楼的时候,总会自然而然地进去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时间不长,由于这个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乌节路很快就成了新加坡商业区的心脏地段,地价成倍上涨。原先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的价格,后来涨到了6000新加坡元。唐仲庚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大踏步前进和唐氏商场的发展,唐仲庚决定重新建造唐氏商场,位置就选在乌节路和史名士路的交叉路口。这又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大部分人不理解,认为唐仲庚是在胡闹。

这又是一场新的挑战,不过清醒的唐仲庚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他不迷信风水,只信奉经商之道。他大刀阔斧地作出了调整,然后正式作出重建唐氏商场的决定。当然,他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有人问他当初是怎么想的,他解释说:“史名士路是通往柔佛的各条路的汇集处(他的许多富有的马来西亚族顾客来自柔佛),而乌节路通往市区。”

多数人不愿意去赶冷门,但并不是说冷门就等于没“门”。如果能像唐仲庚这样看到冷门后面的热点,就能赚取更多的财富。这里“抓住机会”的本领非常重要,能够把冷门变热门是高明商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也就是当前最热门的“蓝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