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略
10493700000021

第21章 也要让别人借到你的力

在合作中,只追求自身的成功而导致惨败的例子太多了。追求双赢、让别人也得到好处才是高明的经商策略。

大数学家约翰·凡·诺曼发明了一种使用二进制的概率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若一方胜一方负,就称作“零和游戏”;若双方都胜,就称为“非零和游戏”,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双赢,结果就为双负。

在竞争中,一般是追求一方胜利的结果;在合作中,应该追求皆大欢喜的双赢结果。商人跟客户是合作关系,只需要携手,不需要战斗。如果卷入战斗局面,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

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的第一个软件产品就是为罗伯茨的微型仪器公司设计的,双方由此结成合作关系。根据合同,微软公司将按售出的软件数量提取版税;同时规定,微软公司不得单方面向微型仪器公司的竞争对手出售这套软件,而微型仪器公司有义务为微软公司全力推销这套软件。

罗伯茨是第一个开发出微型电脑的人。他的产品在当时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大发其财。两年后,成批的电脑公司跻身市场,生产出质量更为优良的微型电脑,罗伯茨的生意日渐萎缩。他不去考虑如何提高技术、改进产品,却想出了一个促销的损招:搭配销售。罗伯茨规定,顾客只需付300多美元,就可得到一台微型仪器公司的电脑外加一套软件;但是,如果单买微软公司的软件,则需付500美元。这明摆着就是不打算单独出售微软公司的软件。因为他知道,很多电脑爱好者想要的是微软公司的软件,而不是他的电脑。罗伯茨这样做,等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微软公司的利益。搭配销售的方式使软件的销量剧减,微软公司的版税收入也越来越少,降到每月3500美元,甚至不够支付员工薪水。而当时它又没有别的经济来源,照此下去,非倒闭不可。

于是,比尔·盖茨跟罗伯茨协商,希望罗伯茨许可微软向其他电脑公司出售软件。这对罗伯茨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能得到其中一半的收入。但他害怕竞争对手因此壮大起来,所以断然拒绝了盖茨的请求。盖茨跟罗伯茨据理力争。他做了许多努力,但罗伯茨就是不肯同意。无奈之下,盖茨决心通过法律手段,与微型仪器公司解除合约、断绝合作关系。这场官司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法庭判微软获胜。从此,他就再也不用受罗伯茨的牵制了。罗伯茨的电脑失去微软软件的支持,就再也不可能畅销了。他很清楚这一点。在官司结束之前,罗伯茨就把微型仪器公司卖掉了,转而经营一家农场。后来,他在一个小镇上当了一名医生。

在之后的岁月里,比尔·盖茨富甲天下、名扬全球,而罗伯茨却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假如他当初不损人利己,而是跟微软公司精诚合作,也许他还会名列大富豪之中!

有的商人把别人的收获看成自己的损失。他们站在私利的立场上,以对方的损失为代价,玩一种一方胜的游戏。结果呢,受损害的不仅是对方,也包括自己。

从纽约大学毕业后,马克·里奇在菲利浦公司当了一名职员,并很快得到了总经理杰塞尔逊的赏识。不久后,里奇被派到马德里办事处当主任。他勤勉敬业,为公司做成了不少大生意。

后来,杰塞尔逊决定从事石油贸易。他任命里奇为驻中东的主管,专门负责开拓这项新业务。为了激励里奇,杰塞尔逊表示,如果石油生意做成了,公司可按一定比例给他提取奖金。里奇非常高兴,不遗余力地拓展业务,最后做成了一笔巨额生意,使菲利浦公司大获其利。按杰塞尔逊当初的承诺,里奇能得到100多万美元的奖金。杰塞尔逊没想到里奇这么快就取得了重大突破,顿时觉得当初许诺的提奖比例太高了。于是,他打算只给里奇部分奖金。

里奇感到自己受了欺骗,于是愤然辞职,开创了“马克·里奇国际公司”。他利用过去的关系,从事各种商品贸易,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而且干得都很成功,很快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为了报复杰塞尔逊轻诺寡信的行为,他开始有意跟菲利浦公司较劲。

里奇以重金从菲利浦公司挖来了大批高级人才,又不惜重金收买菲利浦公司的人为自己提供情报。里奇还安排他的女秘书和女职员们找机会与菲利浦公司的要人约会,以获取情报,这样,他从菲利浦公司挖走了大批客户。里奇这些做法,使菲利浦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他自己的生意却蒸蒸日上,几年之后,实力就不在菲利浦公司之下了。后来,里奇的事业越做越大,在30个国家开设了40个办事处,每年的交易额高达100亿美元。

有远见的商人只玩“非零和游戏”,他们不是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吃独食,而是想方设法实现自己和合作者的双赢。事实证明,他们总能笑到最后。